上巷街的人文历史记忆

时间:2015-04-20 10:25:44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1022

上巷街的老房子vvv保山日报网
上巷街的老房子vvv保山日报网

  保山解放以后,上巷街成为地市政治中心,地委、行署、市委、政府和人大、政协等机关都设在这条街上。同时,又是保山城区最标准的绿色走廊,两边法国梧桐形成一道独有的风景线。vvv保山日报网

  回眸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巷街,足以使老保山引为骄傲,使人产生许多联想。vvv保山日报网

  原来的上巷街西起马里街口,东止下巷街西头,全长近200米,由于街面比较狭窄,所以街巷合称。这条街外貌很不起眼,但却有自己的特殊内涵。那时,街两廊下都有小水沟,终年清流不断,零零落落几株老柳树,在软风中婀娜摇曳。街面用鹅卵石砌成,中间一条青石板人行道,典雅而古朴。不仅如此,上巷街还发生过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vvv保山日报网

  街西端北廊有座观音堂,早已变为民居,住着一户蒋姓人家,兄弟二人,哥哥酿造的糖渣甜而不腻,入口即化,闻名于世,被人称为“蒋糖渣”,弟弟善做豆豉,得太和真传称美全城,人称之为“蒋豆豉”。蒋家对门,便是张姓裕和店,为来往于腾冲、缅甸和昆明的马帮服务,但在老保山心目中,树立口碑的却是店内附设的豆粉铺,生产的豆粉切成麻线粗细而不断,小铺子整洁、服务周到,顾客赞不绝口。街东头的几家手工作坊,则反映了早先保山县城的生产水平。这几家作坊是一家加工金银首饰的银旺铺、一家将缅甸翡翠毛料加工成玉器的玉石加工作坊、一家能印染印花土布的染布坊和一家油榨坊。vvv保山日报网

  上巷街更以人文历史鼎盛而载入史册。首先是观音堂下的赛家,在清代出过解元——乡试第一名。赛解元东邻则是孔夫子衍圣公后裔孔宪章家,1942年“五四”,日寇飞机轰炸保山时,孔府除孔宪章和其子孔庆余外出幸免于难,其他10人尽遭燃烧弹大火焚死。再往东即是颇负盛名的“一门三文魁”的张家,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张家连续出过三位举人,即张凤锦、张殿甲和张朝甲父子三人,其中张殿甲参加了康梁维新变法,其弟张朝甲则在留学日本期间,首批参加孙中山同盟会,并被日本友人称为“支那一杰”。更值得一书的是,三文魁住宅主楼檐下,有林则徐来保山解决汉回冲突时,为张凤锦之父张文炳题书的匾额,其文曰:“功褒履坦”,以表彰其修整水石坎通道的功绩。这块匾额和大门上的三块“文魁”匾额,保山解放初期尚赫然悬挂着。再往东走30米,则是清末举人段宇靖故居。段宇靖在清末,不仅反对英国人侵犯片马和据庚子赔款条约开采云南七府矿藏,并以咨议局代表赴北京慷慨陈词,全力抗争而名闻遐迩,他还是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议员,曾被任命为安徽省省长。vvv保山日报网

  从上述人文历史的演进,可以说清冷狭窄、户不满20、短短一条街,却是保山这个文化之邦的缩影,或称之为保山文化一条街。vvv保山日报网

  注:档案保存于保山市档案馆,摘自金齿张力著《古城情韵》,馆藏档案。vvv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