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府城八大城门

时间:2019-08-25 21:45:28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146

   历史不会重复,这不是一句套话,每一代人的经历与演变都有自身的一种逻辑,《陈年旧事》作为一代人的生活记录,感受也是属于那个历史时期的。fff保山日报网

  昔日的永昌府城,在云南省乃至全国,都算得上是别具特色的一座。它不仅有“七十二条街,八十二条巷”、高耸厚实的砖城墙,高大雄伟的城楼与清彻流淌的护城河,而且还凭依一座青翠欲滴的太保山,是容山、水、城为一体的秀美城池,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拥有独具一格的八道城门。fff保山日报网

  《景泰云南志》记载: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云南前指挥使李观率领军民改筑的太保山上与太保山下的子母两座永昌砖城,总共有八道城门。其中,山下的母城有五道城门,山上的子城有三道城门。fff保山日报网

  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挥使胡渊率领军队和永昌民众扩建永昌砖城时,就仿照金陵城(今江苏南京城,当时的京城)包钟山的样式,将城西的太保山围在城墙之内,使永昌城原来的子城与母城合二为一,全城总共开了八道门。fff保山日报网

  在今天的保山城里,部分上了年纪的老保山,还传诵着一系列关于永昌城开城门的谚语“好一座永昌城,八道城门开六门。打开升阳门,东来紫气飘进城;打开镇南门,金银珠宝滚进城;打开龙泉门,地脉龙神涌入城;打开仁寿门,松毛柴草流进城;打开小北门,菜蔬粮食运进城;打开大北门,商旅马帮迎进城。还有两道门,随便打开万不能。打开了安定门,南方蛮子就会打进城;打开了永定门,老虎豹子就会跑进城”。fff保山日报网

  东城门fff保山日报网

  东城门又称“升阳门”或“青华门”。它是永昌城东城墙上唯一的一座城门楼,也是当时全城八大城门楼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其旧址在今天九龙路与保岫东路相交会处的九龙雕塑处。fff保山日报网

  当年,胡渊扩建好永昌砖城以后,东城墙正中所开的那道城门,就以方位来命名,被叫做“东城门”。这样,东城门就因此得名而被永昌民众传叫着下来。后来,人们发现,坐落在东城墙正中央高耸的城门和城楼,由于它的东面是一片开阔的田野,没有高大的树木和任何建筑物的遮挡,每天早上鲜红的太阳从东边升起,就会照到高高的城楼和城门上。天长日久,人们见到这一美丽晨景的次数多了,大伙就不约而同地把“东城门”改称为“升阳门”——初升的太阳照耀的城门。fff保山日报网

东城门.jpgfff保山日报网

  明洪武年间,永昌坝子东边的青华海是一片茫茫水域,今天的东海子、打渔村、画眉村、红花村一带都是水面泽国。当时,人们站在新建的永昌城东城门城楼上,向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绿水青山和碧海蓝天,不时还有荡悠的点点渔帆。同样,人们在青华海中的渔船上向西眺望,就可以见到永昌城雄伟高大的东城门。时间一长,人们又把“东城门”叫做“青华门”。从此以后,永昌城的一道东城门,就有了“升阳门”和“青华门”两个别称。fff保山日报网

  永昌城东城门,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胡渊扩建好永昌砖城以后,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与战火洗礼,也经过了无数次的重建与修缮,但它在永昌八大城门中,是消失最早的一道城门。1938年,滇缅公路西段通车以后,由于该公路从它的正前方通过,就已很不适应当时的交通需要。1942年5月4日的保山“五·四”被炸以后,东城门就已名存实亡了。滇西抗日战争的反攻期间,为了便于军队大卡车的入城所需,东城门大部分被拆除,但它真正消失是在滇西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保山民众恢复重建保岫东路的过程中,才将其完全拆除的。fff保山日报网

  如今,在保山的广大城乡,只有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们还能讲得出东城门的模样,有的还能叫得出“升阳门”与“青华门”两个别称,并能讲得出它的由来。fff保山日报网

  南城门fff保山日报网

  南城门又叫“镇南门”或“正阳门”。其旧址在今天正阳南路与龙泉路相交会处的北侧,即现在正南国际大厦的东南部。fff保山日报网

  据说,当年胡渊扩建好永昌砖城以后,位于南边的那一道城门,人们就以它所在的方位来命名,把它叫做南城门。这道城门得名为南城门以后,就被永昌民众传叫着下来。fff保山日报网

  清康熙年间,修葺一新的南城门城楼显得雄伟壮观、气势不凡。人们发现,每当天晴烈日当顶高照的正午时刻,南城门城楼上那尊用于计时的铜壶滴漏,就会光芒四射,景象蔚为壮观,是整座南城门最为耀眼的时段。天长日久,人们就把南城门改称“正阳门”——正午太阳照耀时最为耀眼的城门。这样,原先的南城门就有了一个“正阳门”的别称。fff保山日报网

  到了嘉庆年间,永昌府的协镇署就由原来的拱北门南段(后来的书院街)西廊迁移到永昌府城的南部(南门街西廊内),离南城门的距离很近。时间一长,人们又把南城门叫做“镇南门”——协镇署南面的城门。因此,永昌府城的一道南城门就有了“正阳门”与“镇南门”两个别称,人们就将三个名称同时并用着下来,只要提及其中一个,广大永昌民众就会人人皆知。fff保山日报网

南城门.jpgfff保山日报网

  在清朝的绝大多数年代里,永昌城南城门以里的南门街与南城门以外的南关街,都是商贾云集的热闹街段。康熙三十九年(1700)、咸丰四年(1854)与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先后三次对永昌城墙进行大修建的过程中,南城门都是重点修复和着力打造的一座城门,使该城门成为八大城门中最为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的一道。在永昌八大城门中,除现存的仁寿门以外,南城门是消失最晚的一道。它的完全消失,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都在其它六道城门之后。今天,保山城内与附近乡村五十岁以上的人们,都还回忆得起自己过去所见到过的南城门的雄伟景观。值得欣慰的是,“镇南门匾”已收藏进保山市博物馆,多少还给人们留下一点念想。fff保山日报网

保山市档案馆收藏的镇南门匾.jpgfff保山日报网

  龙泉门fff保山日报网

  龙泉门,原名“年丰门”。其旧址在今天易乐池北门的东北侧,也就是现在所能见到的原部队老大门的位置。它与太保山下永昌城西北城墙上现存的仁寿门是相对应的一道城门。fff保山日报网

  据说,当年胡渊扩建永昌砖城时,依然保留下了李观所筑砖城的城门——年丰门。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按永昌的传统说法,城西太保山的龙脉早年已被诸葛亮给切断,此城门是城西南黄龙山地脉的入城口,若将此门堵死,永昌城就没有活力与生机;二是龙泉门是永昌城内的居民到西边山上砍柴割草的重要通道,也是居民们出城到龙泉池周边观景郊游最为便捷的道路,如果将之堵死,就会给民众出入城带来诸多不便。所以,胡渊就顺乎民意,在扩建永昌砖城时,将这道城门给保留了下来。fff保山日报网

  胡渊将永昌砖城扩建好以后,在重新命名城门名称时,官员与民众都觉得,这道城门紧挨着龙泉池,就将原来的“年丰门”更名为“龙泉门”。改名以后的“龙泉门”就再也没有变更过名称,被永昌民众世代沿用着下来。在后来的数百年沧桑岁月里,该城门经历的战火洗礼次数最多,算得上是永昌八道城门中劫难最多的一道,虽然经历了多次的毁坏与重修,直到近几年才完全消失,该城门名称依然称为“龙泉门”。fff保山日报网

  1942年5月4日保山“五·四”被炸,据经历过那场劫难的老人回忆,一颗炸弹就落在“龙泉门”旁边,将城门局部炸塌。后来,人们在对古城进行恢复重建时,也就没有对其进行修复过。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人民解放军进驻保山城,龙泉门以里的大片空闲地就成为部队营房所在地。后来,驻保部队因为军事所需,就在营区周边筑起围墙,并在龙泉门的旧址附近建起一道营房大门。fff保山日报网

  进入二十一世纪,驻保部队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已由城内搬迁到城外,原来的部队营区所在地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建盖的住宅小区。今天,这里已寻不到古城门的任何踪迹了。虽然如此,至今还有部分对保山古城情怀难以割舍的人们,经常到“龙泉门”的旧址上去凭吊、怀古。fff保山日报网

  安定门fff保山日报网

  永昌城的城墙从“龙泉门”往西顺高耸的地势延伸将近一华里的地方,在太保山南侧半山腰的一个小山包上,又有一道永昌城的城门。对于这道城门,永昌民众历来称它为“安定门”。其旧址在今天子元房地产开发的住宅区西南侧,与太保山森林公园相连接一带,只有八十岁以上的部分老保山还能讲得出它具体的位置与大概模样来。fff保山日报网

  据说,在胡渊扩建永昌砖城以前,当地被称为蛮子的少数民族多次攻入永昌城内,就是以后来的安定门一带为突破口,居高临下攻进城。胡渊扩建永昌砖城的当时,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一带)及江南其他地方迁入永昌的大量汉族居民与当地世居的土著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还处在十分复杂和尖锐的情形之下。胡渊决定扩筑永昌砖城时,就从永昌全城安全的战略角度上考虑,特意在太保山西南半山腰的险要地段开了这道后来叫“安定门”的城门。fff保山日报网

  在这个小山包上,向下望去,能将大半个永昌城尽收眼底。同时,在这里还能观察得到南城墙以外的一切动静与情况变化。另外,站在该城楼向上瞭望,太保山南部的情况也能一目了然。fff保山日报网

安定门.jpgfff保山日报网

  这样,派重兵在这道城门上把守起来,能达到“进能攻”与“退能守”的良好效果,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古代筑造城防工程上运用得较好的典范。fff保山日报网

  “安定门”对整座永昌城的安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胡渊对此门非常重视,永昌砖城扩建好以后,在命名城门名称时,他就亲自将这道城门取名为“安定门”。同时,胡渊还严格要求守城官兵们,此城门是战备所用之门,平时千万不能随意打开,违者以军法惩治。fff保山日报网

  “安定门”得名以后,就被永昌民众世代传叫着下来,名称从没有变更过,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城门倒塌毁坏还是叫“安定门”。今天,上了年纪的老保山还在念道着关于“安定门”的歇后语,叫做“太保山上的安定门——有备无患”。fff保山日报网

  永定门fff保山日报网

  “永定门”原名“永镇门”,它是太保山(当时称寨子山)与西边宝盖山相连山梁上的一道山门,其旧址在今天动物园北侧的最高点西端上,只有部分八十岁以上的老保山还能讲得出它的模样和大体位置。fff保山日报网

  当年,胡渊扩建永昌砖城时,决定将整座太保山围在城墙之内时,就听取了永昌城内一位风水先生的指点:“太保山是一个金线吊葫芦,它与西边宝盖山相连接的那道小山梁是葫芦的把子,千万不能把它堵死。一旦要用砖石在山梁上砌起城墙的话,就会把此山的龙脉和风水给割断了,永昌城就会成为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fff保山日报网

  胡渊为了避免风水先生所言情况的出现,在修筑城墙时,就要求筑城工匠们在太保山西端狭窄的山梁上留下一道既不挖凿,也不用砖石支砌的门位,在上面建一道城门,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关闭,尽量使太保山与西边山上的风水相通,地脉流畅。砖城扩建好以后,胡渊就亲自给太保山西边这道城门取名为永镇门,使整座永昌城的地脉风水让这道城门给镇住,让整座城池随时充满活力与生机。fff保山日报网

  那个时候,由于永昌一带地旷人稀,今天的太保山以西的山上森林茂密,老虎、豹子、老熊等野兽太多,随时都会从不得关闭的“永镇门”跑进太保山的密林中,再窜入永昌城内伤害人畜。这样的事故多次发生以后,守护“永镇门”的官兵为了不违反胡渊的规定,也不让城内的居民遭灾受苦,就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永镇门”随时打开,用栅栏将城门给挡住,使野兽不能进入太保山。这样,永昌城就得以安定。时间一长,城内的居民就发现,“永镇门”把守的好与不好,对永昌城居民的安定息息相关。于是,人们就把“永镇门”改称为“永定门”——永昌城居民得以安定的城门。fff保山日报网

  “永镇门”改称为“永定门”以后,永昌民众就将两个名称同时并用着下来,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该城门消失时,还是两个名称同时传叫着。fff保山日报网

  胡渊当年定下不得关闭“永镇门”的规矩,但随时又用栅栏挡拦着的这一情况,在永昌城延续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数百年时间,直到清朝后期才不用。如今,保山城乡的老人们还在延用一句歇后语,叫做“太保山上的永定门——是开是关拿不真”就是从“永定门”很少关闭并随时用栅栏挡住的这一典故而来。fff保山日报网

  仁寿门fff保山日报网

  “仁寿门”是永昌城八大城门中唯一尚存的一个城门洞,也是保山城现存最为古老的一道城门遗址。现在的人们所能见到的这个用城砖拱砌而成的“仁寿门”城门洞,是清咸丰四年(1854)重修永昌城时所建造,已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风雨沧桑与刀光剑影,见证了保山近、现代的战乱和民族纷争的历史。fff保山日报网

  相传,明洪武十八年(1385),时任云南前卫指挥使的李观,在彻底平定了麓川思伦法的叛乱之后,率领军队和永昌民众在永昌土城的旧址上改筑永昌砖城的过程中的一天下午,身为指挥使的李观微服私访,到了筑城工地上与一位参加筑城的老者拉家常。李观问这位年逾花甲的老者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老农听了李观的问话之后,恳切地道出自己最大的心愿并不是要有高墙城池,只希望能安享天年,庄稼有个好收成,并能过上太平日子就行了。李观听了老农对自己的回答之后,便深受感悟。当永昌砖城改筑好以后,在命名永昌城西北城墙与西南城墙下两道相对应的城门名称时,李观就以那位老农的心愿为主题,将西北城墙上的城门取名为“仁寿门”,又把西南城墙上的城门取名为“年丰门”。fff保山日报网

仁寿门.jpgfff保山日报网

  “仁寿门”和“年丰门”得名之后,就被永昌民众传叫着下来。洪武二十八年(1395),时任永昌指挥使的胡渊,便在李观改筑的永昌砖城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地扩建,并仿当时的金陵城包钟山的样式,将城西的太保山围于永昌城墙之内。胡渊在扩建永昌砖城的过程中,依然保留下李观所筑砖城的两道城门,一道是西南城墙下的“年丰门”,另一道是西北城墙下的“仁寿门”。在重新命名城门名称时,胡渊便顺从民意,将西南城墙的“年丰门”改名为“龙泉门”。而西北城墙的“仁寿门”就沿用原名称。在后来数百年的时间里,“仁寿门”虽然经过多次的维修与重建,但名称一直没有变更过,今天还是称做“仁寿门”。fff保山日报网

保山市档案馆收藏的仁寿门匾.jpgfff保山日报网

  二十世纪中后期,在保山城大拆古城墙和古城门的岁月里,因为“仁寿门”所在的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对城区的交通无大碍,才得以幸存下来。如今广大的保山民众,不仅可以见得到“仁寿门”城门洞破旧不堪的容颜,还可以随时到它的旁边去凭吊与怀古;还可以看得到收藏于保山市档案馆的“仁寿门匾”。fff保山日报网

  小北门fff保山日报网

  “小北门”又名“通华门”。它是永昌城较为古老的一道城门,其旧址在今天八一路与玉泉路相交会处的南侧。现在的保山城内,六十岁以上的老保山,还能讲得出自己过去所见到过的小北门模样和建筑风格。fff保山日报网

  相传,小北门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云南前卫指挥使李观改筑永昌砖城母城时建起的一道城门,算是当时永昌砖城的北城门。因为李观改筑永昌砖城时,在北城门以里不远的街边,有一座十分讲究的楼房,该楼名为“华荣楼”。从北城门入城不远处,就到达华荣楼的脚下。北城门建好以后,在命名城门名称时,人们就把这道城门取名为“通华门”——通往华荣楼的城门。fff保山日报网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挥使胡渊扩建永昌砖城时,又在东边新扩建的北城墙上建起了一道城门,因新建的“北城门”与原来的“通华门”相比较要大得多。当时,胡渊为了规范城门的名称,将西边北城墙上原有的“通华门”叫做“小北城门”,简称“小北门”。fff保山日报网

  “通华门”与“小北门”分别得名以后,就被永昌民众同时并用传叫着下来。在以后数百年的岁月里,虽然该城门几经毁坏与修复,但他的名称始终没有改变,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该城门被拆除时,都还是“小北门”与“通华门”两个名称同时并用。fff保山日报网

  在今天的保山城里,说到小北门的消失,是老保山非常痛心的一段往事。上世纪五十年代,部分干部鼓励城内居民及外来拾荒者去挖城墙土坯卖。数年以后,城墙土挖完了,又觉得留着城门妨碍城区交通,就将剩下的城门也拆除。1958年,保山城的“小北门”消失殆尽了。fff保山日报网

  大北门fff保山日报网

  “大北门”又名“拱北门”。它是胡渊扩建永昌砖城时,新建的一道永昌城门,其旧址在今天保山城的兰城路与玉泉路相交会处的南侧,多数上了年纪的老保山还能说得出它的具体位置与大概样式。fff保山日报网

  相传,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挥使胡渊扩建永昌砖城时,使城东边的面积扩大了很多,原有的“通华门”已很不方便人们出城入城,就在新扩建的北城墙东段地势较拱(保山方言,高的意思)的地段新建了一道北城门。因为东边城墙新建的这道北城门与西边城墙原有的北城门相比较起来要大得多,胡渊为了规范两道北城门的名称,就把东边新建较大的北城门定名为“大北城门”,简称“大北门”,又叫“拱北门”。fff保山日报网

  “大北门”与“拱北门”相继得名以后,就被永昌民众世代传叫着下来,并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岁月与多次战火洗礼,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消失之时,都还是两个名称并用着。fff保山日报网

  上述八道城门便是保山古城历史上有名的永昌八大城门的前世今生,今天的人们只能见得到唯一幸存的“仁寿门”了。永昌八大城门在保山城的历史上曾经存在了五百多年的时间,它们见证和记载了保山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值得保山民众永远珍藏的一段美好记忆,希望今天的人们及子孙后代能够记住它们。fff保山日报网

  注:档案保存于保山市档案馆,参考文献:民国时期的《保山县志稿》,蒋怀洲撰写的《永昌八大城门》,馆藏档案。fff保山日报网

  [收集整理 杨永明]fff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