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腾冲

封家人的寨子

发布时间: 2020-04-20 15:43:31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封家雷响茶 俞 匀 摄ZZZ保山日报网

封家雷响茶。俞 匀 摄ZZZ保山日报网

  像许多人一样,我是先听说了封家茶的名声,才知道腾冲芒棒,有个叫窜龙的寨子。及至后来真喝了封家茶,那种用封家人的方式,围在火塘边水滚声动的“雷响茶”,那时候,我知道,无论如何,我都要到窜龙看看。趁着唇舌间还有着雷响茶的回甘,走进封家人古茶树掩映的寨子里去,成了我为数不多的行程计划之一。ZZZ保山日报网

  受友人相邀,我们去窜龙那天,冬至已过。车道两边是连绵群山和层层梯田,山是绿的,轻薄的晨雾中,一株株野樱桃花云霞一样在开,梯田大多荒着,稻子收割后,留着短短的谷茬子,偶尔也有零星的油菜花,像一匹明黄缎子掠过,显得格外晃人眼目。有时会遇上一股山泉,抛荒的梯田不需要灌溉,山泉也只那么咕咕地兀自流着。ZZZ保山日报网

  山居的人们似乎不大需要土地了,因为觉得土地养不活他们。一层层的梯田,一层层的谷茬子,从车窗外一闪而过时,似乎要把人心那么“呲”地戳一下。ZZZ保山日报网

  好在到了窜龙后,那种谷茬子戳在心上的不适感,逐渐得到了缓解。ZZZ保山日报网

  与想象中不大一样,这个小小的寨子,与腾冲大多数传统的山寨相似,坐落在竹木之间,房屋鳞次栉比,黄泥墙,黛青瓦,坑洼漫坡的土石巷道上,偶尔镶嵌着几道青石台阶。行走在宁静而普通的寨子里,很难把它和名声远溢的封家茶联系在一起。ZZZ保山日报网

  寨子所在地势很高,显得比别处寒凉点,四围一簇簇群山深壑,高低错落、远近层叠,恍然让人生出些林泉之思。我在寨子里寻觅了半日,没有看见预期里难以合抱的古茶树。贸然闯进一两户人家,倒是见到几个老人守在火塘边喝茶,就是我喝过的那种雷响茶,把茶叶放进土罐里,在炭火中炙烤后,迅速注入沸水,只见土罐中翻滚沸涌,水声雷动,雾气蒸腾中霎时茶香四溢。喝一口,汤浓茶酽,带着烤茶独特的糊香,记得第一次喝的时候,是用土陶的小茶碗,每一盏里放入了一朵随手摘下的鲜茶花。或许,就是那朵漂在浅黄茶汤里的小白花,把我引到了这群山深处吧,谁知道呢。ZZZ保山日报网

  我向寨里人问起封家茶,那些传说中千年、百年的古茶树,他们随手指向凭高可望的一簇山,或者是一片密林,“喏,在那边,到处都是。”可我放眼四望,除了满目滇西秋冬的深绿,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山茶不比野樱,樱桃花只要开了,就是一片云,一片霞,而山茶即使在花开满树的时候,也是不显山不露水。想要看古茶树,不用说,免不了一场跋山涉水了。ZZZ保山日报网

  我遇到了两位老人,一位八十四岁了,一位七十八岁,精神矍铄,穿戴整洁,银发塞在深色的绒线帽里,鬓边佩着小小的豆青种翡翠饰花。她们从姑娘时候嫁来窜龙,做了六十年的老姊妹。一辈子采茶揉茶晒茶,她们,是真正的封家茶人。ZZZ保山日报网

  在日子艰难的那些年,封家茶好喝,但不值钱,几角钱一斤,一竹篓一布袋背到集市,刚够家里添点酱油盐巴。有人慕名来到寨里寻访,也是平常茶叶价钱相卖。有时家里揉了新茶,更多的是馈赠亲友——都知道窜龙是专出茶叶的。说到底,封家人每家几十上百棵的茶树,在经济上起的作用,实在也是聊胜于无。ZZZ保山日报网

  当然,除了茶叶,近几年封家茶果也很抢手。十月间采摘以后,三两元一斤,经常有人来收购。可剥茶果是个功夫活,褐色的硬壳,指甲抠不动,要用牙齿轻轻嗑开,再小心把籽剥出。不知方法的人,倘或直接用锤或者石头敲砸,茶籽就不会再发芽了。用封家人的说法,那是锤和石头“惊了茶籽”。封家人对茶叶的情感,我在寨子中行走时看不出,在封家人的言谈笑语中,也不大看得出,却从这个含有怜惜的“惊”字上,突然就窥见了。ZZZ保山日报网

  我遇到的老人说,“人老啦,牙也不好,剥不了茶籽,年年由它掉得一地都是。”地上的茶籽,在某个天时地利的时候,会自己发出芽来,长成一棵新茶树。古树茶要爬到树上采摘,有时还需借助一只长木梯子,对于老人来说,也是个问题。幸好这些年,封家古树茶声名鹊起,只要有茶,不愁卖,固然也不愁摘。ZZZ保山日报网

  茶叶的价钱,厂家收购时,不像外界说的那么“黄金叶”,干茶二三十来块一斤,每家一年几千块进益,像寨子边林中的谷工鸟,饿不死,也长不大。然而,寨中人说起这一项进益,都是安贫乐道的平和态度。茶性易染,人茶互养的结果,是使封家人把日子往前看的同时,不忘随时回头取一点今夕云泥的知足。要是与附近村寨相比,那就更无须多说,早些年三山不抵一坝,风水轮流转后,守着一片茶山,不知比拥有几亩水田强出多少。ZZZ保山日报网

  两位白发盈巅的老人,原本想陪我们去看古茶树,同行的人劝阻住了,毕竟七八十岁还翻山越箐,终归是使人悬心的事。ZZZ保山日报网

  我们穿过寨子,走过有芭蕉围埂的菜园,顺着山箐一路向下,在雾气氤氲中,摇摇摆摆走上独木桥,过了一条从高黎贡深处流出来的溪涧,爬上对山的半坡,看到了几株三百年的古茶。——这茶树依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它们不过汤碗粗细,枝叶繁密舒展,开着一朵朵细碎的小白花,在高大的松木、栗木包围下,显得很不起眼。ZZZ保山日报网

  我有点失望,不过一转念,也就释然了。这可能就是封家茶的特点吧,和封家人一样,低调、隐忍、含蓄、深沉。ZZZ保山日报网

  站在百年老茶树下面,呼吸中似乎都有湿翠弥漫。封家茶的品质,全来源于终年雾气不散,无疑,那是龙川江和高黎贡无数溪涧赋予的。ZZZ保山日报网

  我们站了许久,古茶树的枝条从我上方延展出去,似乎把花开在了我头上。我和好友说起第一次喝封家茶的事,说起那一盏茶汤里漂浮的白茶花。好友心生向往,不由得随手从茶树上摘下几朵,想在我们下山后,喝茶时投一两朵到茶杯里尝尝。ZZZ保山日报网

  坡太陡,路又滑,我们没有继续往山上走。我和好友还拾了一根干柴当拐棍,一步三小心地折返回去。我俩和一位封家大哥慢慢落在了后面,大哥一边走着,一边教我们辨认大叶种茶和小叶种茶。最让我惊异的是,他随便往路边一指,即使只有手腕粗、半人多高的茶树,算起年龄来,也在二三十年以上。ZZZ保山日报网

  好友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握着满把的茶花,她时不时停下来,摊开手掌看看,怕不小心把花弄蔫了。到了山下,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把花放进了茶杯里,看花骨朵在茶汤中慢慢绽开。当然,我们喝的,不是外间传闻千金难买的“封家黄金条”,而是封家人自己做的地道揉晒茶。ZZZ保山日报网

  见了封家人,逛了封家寨子,看见了封家的古树茶,在封家老宅和友人家里,喝了最正宗的封家茶,吃了最正宗的封家菜……ZZZ保山日报网

  至此,我算是完了一桩夙愿。ZZZ保山日报网

  可是,相比去的时候,我又平添了一桩心事,这心事,依然是和封家茶有关,和封家人、封家的寨子有关。ZZZ保山日报网

  □ 杨 敏ZZZ保山日报网

责编:蒋建国ZZZ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