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龙陵

美了村貌 淳了乡风 乐了农民——龙陵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村(站)见闻

发布时间: 2020-07-15 09:59:19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麻家寨傈僳族村民麻林生家的读书角.jpguuu保山日报网

麻家寨傈僳族村民麻林生家的读书角uuu保山日报网

  仲夏时节,记者来到龙陵县碧寨乡中寨村采访,沿着穿越莽莽林海的盘山公路前行,路外沿上一行行樱桃、桃、李、三角梅等果树花卉英姿勃发,蜿蜒的溪流潺潺流淌;一行行依山缠绕的核桃、茶叶、八叶瓜(水果)等生机盎然,山坡上,一群群黄山羊在悠闲地吃草;一个个白墙黛瓦的村落时隐时现,进入村寨,村庄道路清爽整洁,看不到畜粪和垃圾;农家小院里,卫生厨、厕、圈配套,“富强”“平等”“和谐”等墙体涂画和村庄相得益彰;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和满满获得感的笑脸,构成了中寨村的美丽新景象。uuu保山日报网

  中寨村辖11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545户2353人,有6个党支部97名党员,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村核桃种植面积达1080亩、豌豆1800亩、重楼300亩、红皮大蒜500亩,黄山羊存栏2200头、肉牛存栏950头、毛驴存栏640余头,各个自然村通了水泥路和宽带,有文体活动所5个,农民业余文艺队3支,开通了村域内灵山寺、万源泉瀑布、黑燕洞等10余个景点的旅游路线,成为广大游客的打卡地。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2019年,全村从贫困中出列。uuu保山日报网

  今年伊始,中寨村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村(站)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五进农家”为载体,开展了清除庭院垃圾搞绿化、清除鞋架摆书架、每户院里10盆花、村庄道路一幅画(文化墙)的活动,引导村民把鞋架移到卫生间,每户上架图书30册以上,由村民自购或社会各界捐赠书刊,以“小手(学生)牵大手”的形式,培育农家庭院读书角,鼓励农户间相互交换阅读,3至5户(网格)选一个文化中心户户长,村“农家书屋”以“流动书箱”形式,为农民“读书角”定期无偿配送置换图书,提高阅读量;每户村民院里建一个花坛,种植花卉10盆以上;每个自然村寨都要建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党建文化”为主的文化墙,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见贤思齐;打造书香、花香、稼穑香的“三香”美丽庭院,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村“两委”通过“一事一议”群众投工投劳(资)的方式,打造村域内20公里主干道花果大道,在公路外沿已种植5个品种的花果树6000余株,其中农户上山找的花果树苗3700余株,每间隔4米种1株,长势茂盛。目前,实现了全村96%的农户有书架(外出打工户、五保户等除外)、院里有花坛、自然村有文化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提振了广大群众的“精气神”。uuu保山日报网

  “土墙土瓦、红砖黛瓦是乡愁记忆的一部分,不应该轻易进行涂装;一正两厢带照壁是滇西民居传统的建筑风格,是传统村落的重要展示体,保持传统特色,打造宜居、居业、宜游为目标的美丽乡村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乡党委书记赖永文告诉记者,中寨11个自然村美丽乡村都保有原有风貌,在此基础上改造提升建设,而中寨域内植被丰富,河溪纵横,山林密布,是天然的“绿肺”和氧吧。交通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创业投资发展种养加工业,龙陵县黑燕山山泉水厂、冷水鱼养殖场建成投产,重楼、八叶瓜、红皮大蒜种植,及黄山羊、毛驴、肉牛养殖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景观农业和休闲农业渐成气候,而农家庭院读书角的兴起,更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硬核”支撑。uuu保山日报网

  坐落在山坳里的麻家寨是个有22户傈僳族的小山村。一条条硬化的村庄道路将一栋栋农家小院串联在一起,一户一院的民居建筑保留着傈僳族特色。村民麻林生家的庭院里,正房左廊沿上依墙立着一个高约1.8米、宽约1.2米陈列着50余册书刊的书架,一张木桌上放着几件芦笙、三弦琴、篾弦等乐器,院场一角摆放着10多盆花卉清香扑鼻;厢房一隅有个火塘,火塘上一壶水“唱”着欢快的歌,一陶罐烤茶热气氤氲芳香四溢。这是一个镌刻着傈僳族文化元素的院落,年过五十的麻林生和妻子都是寨里的“歌头”,麾下有一支30多人冠名为黑燕山文艺队的“草根剧团”,坚持常年开展演出活动,带动了附近山寨群众性打歌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uuu保山日报网

  在他家,只见麻林生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曲谱展开,把妻子唤到身旁,拨响三弦琴,他说:“明天晚上要和小水路寨村民搞联欢,有咱夫妻俩的合唱节目,得排练一下。家里有个书架真好,两个上小学的孙子的书有了‘家’,咱们的一些演出资料和科技书刊也有了‘窝’,随看随取,挺方便的。”夫妻俩合着三弦琴悠扬的旋律唱出心中的歌:“麻家寨的泉水哟,为啥这样甘甜?是共产党凿开的泉眼,阿傈僳的生活哟,为啥一天比一天红火?是人民政府为阿傈僳建起了美丽家园……”uuu保山日报网

  “五进农家”活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观意愿,把广大农民“求富、求美、求乐、求学、求孝(和)”的美好愿景转化为改造家园,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统筹整合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家庭文化建设、家庭道德养成等,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利用这一载体,大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拓展新途径,更广泛、更有效地凝聚动员广大家庭投身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uuu保山日报网

  村党总支副书记许海生介绍,活动聚焦富进农家看增收、美进农家展新颜、乐进农家爽精神、学进农家强素质、孝进农家促和谐,实施了农村实用生产技术培训,使每户村民有1至2名掌握1至3门实用生产技术的劳力;以生态宜居宜业宜游为抓手,大力开展“七改三清”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相继开展了“平安家庭”“善行义举榜”“最美龙陵人”等系列创建活动,丰富了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内涵。传统文化的厚植,文明创建的深耕,在春风化雨中滋润群众的心田,提升了百姓的素养。uuu保山日报网

  我们走进大羊场寨村民陈金兰家小院,挂在门楣上的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牌子分外醒目,屋里彩电音响一应俱全,厨房窗户洁净无烟尘,厕所清洁卫生无异味,户外畜禽圈舍通风无积粪,院子里书香伴花香。陈金兰年过七十的父亲戴着老花镜在读书角里看《三国演义》,正在整理图书的杨金兰说:“以前家里乱糟糟的,搞‘五进农家’很对咱们的口味,生活环境变好了,生产条件改善了,致富本领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家庭和睦了,书香气浓了,真是赶上了好世道。我家上架书刊有100多册,大部分图书是上高中的女儿和读初中的儿子购买的,文史哲经、理工农医类书籍都有,不少邻居到我家借(换)书看,中老年人占多数,年轻人主要看电子书了,我还被推选为文化中心户长哩。”uuu保山日报网

  陈金兰和丈夫是“夫妻档”致富能手,养殖着10多头生猪、100多只土鸡,种植了60多棵核桃、5亩红皮大蒜,每年创收10多万元。“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不假,近几年来,我家种植的红皮大蒜亩均产值达1万多元,全得益《蔬菜种植技术指南》这本‘致富秘笈’,咱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科学种植获得稳产高产,赚到了钞票。我把种植技术传授给乡亲,全寨14户村民家家种红皮大蒜,增加了收入,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蒜村’。”陈金兰丈夫说。uuu保山日报网

  中寨村副主任李兴全告诉记者,自从开展“五进农家”和打造“三香”美丽庭院活动以来,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农家文化角成为人气最旺盛的地方,村民们到这里看书学习、做健身操、排练文艺节目,或交流致富经验,成了农民的精神栖息园,促进了百姓道德养成。村里酗酒赌博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扯皮闹事的少了,和睦相处的多了;信奉迷信的少了,崇尚科学的多了;讲文明、树新风、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出现了少在墙脚蹲,多在田间干;少喝一斤酒,多买一斤肥;少空一片地,地角多种一棚瓜的新气象。uuu保山日报网

  本报记者 雷 华 通讯员 李荣顺uuu保山日报网

责编:蒋建国uuu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