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云南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傈僳族“鸟导”走上生态致富路

发布时间: 08-04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新华社昆明8月4日电 题:傈僳族“鸟导”走上生态致富路hhh保山日报网

  新华社记者曾维hhh保山日报网

  “早观察、午投食、晚监测……”近日,在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德宏专场,来自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太平镇石梯村的傈僳族村民蔡伍分享了自己做“鸟导”的脱贫故事。hhh保山日报网

  “我的家乡石梯村与缅甸山水相连,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出境的重要通道,因在陡峭悬崖上开凿阶梯出行而得名。”蔡伍说,他们寨子有85户363人,均为景颇族或傈僳族,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贫困发生率曾达50.5%。以前的石梯村交通落后,贫困程度深,想改善生活的村民们只能依靠打鸟和狩猎,过着守着大山饿肚子的穷日子。hhh保山日报网

  2015年2月,有一群人翻山越岭来到村子,跟他们交谈的时候,蔡伍才第一次听说“观鸟”这个词,自那时起他对“观鸟”有了初步认知。后来蔡伍才知道他们是专门来考察生态及鸟资源的科考队。hhh保山日报网

  科考队走了,但“观鸟”致富的路子却在蔡伍心里面埋下了种子。一次偶然的机会,盈江县观鸟协会的老师们来到村子与大家宣传交流“观鸟”知识,蔡伍这才知道自己所在的村有400多种鸟,其中还包括灰孔雀雉、林雕鸮等珍稀鸟类。之后蔡伍跟随老师去保山学习,“回来后我们也决定试一试。”他说。hhh保山日报网

  说干就干,2016年,在政府和县观鸟协会的指导下,蔡伍参加志愿者,学习鸟类知识,当起了“鸟导”。村子里还建立了鸟类观察点,早观察、午投食、晚监测……慢慢地他们开发了全国第一个双角犀鸟、灰孔雀雉和猛隼监测点,当年就吸引了300多人来观鸟,蔡伍第一次尝到了保护鸟的甜头。hhh保山日报网

  很快,蔡伍把经验分享给了更多村民,邀请大家一起干。目前,石梯村里建立了45个鸟类监测点,村里30个人当上了“鸟导”,20户人家开起了旅馆,25个年轻人考了驾照、买了车。hhh保山日报网

  蔡伍说,如今到石梯村“观鸟”的人一年比一年多。2017年以来,村里年均接待各地观鸟人2万人次,在县观鸟协会的指导下,村民们为观鸟人提供导游、交通、背包、送餐等服务,每次可获得服务费200元至1500元不等。村民蔡四全家齐上阵,家里开客栈,自己当“鸟导”,丈夫是志愿者,儿子负责接送观鸟人,儿媳提供送餐服务,全家都吃上了“观鸟饭”,短短几年来,全家收入增加了40多万元,走上了一条生态致富路。hhh保山日报网

  在发布会上记者还了解到,目前,盈江县按照“一个‘鸟点’一种明星鸟”的思路,建立双角犀鸟、红腿小隼、灰孔雀雉等各具特色的“鸟点”,并陆续开发了大盈江国家湿地公园、太平石梯、铜壁关乡、那邦镇等12条经典观鸟路线,发展农家客栈200余间、农民“鸟导”200多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观鸟’旺季,给我们带来的收益相当可观,而‘观鸟’‘鸟导’也已成为我们盈江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词。”蔡伍说。hhh保山日报网

责编:蒋建国hhh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