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山 > 新闻

保山全面推行河长制让河(湖)“长治久清”

发布时间: 2020-12-22 09:59:32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清华湖.jpg555保山日报网

   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河(湖)长按照“保障水安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总体要求,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统筹规划,各部门形成合力,水域岸线并治,从每一条河流治理拓展延伸到区域性综合治理,扎实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555保山日报网

  目前,全市共设置市、县、乡、村4级河(湖)长1905名,并逐级明确了各级河长责任,实现全流域河(湖)库渠河(湖)长制全覆盖。今年以来,各级河长开展巡河33488次,通过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创新工作机制,严格巡河督查,凸显了河(湖)长制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总抓手”地位,成为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引擎。555保山日报网

  如今,保山大地一条条河流变得更加清澈、一个个湖泊愈发碧波荡漾,干净、整洁、生态河(湖)正在成为幸福美好新保山的“靓丽名片”。555保山日报网

  按照云南省总河长会议明确提出的“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云南的每条河流都变成一道靓丽风景线”要求,2020年,我市重点推进3个湖泊、2条河流、8个水库和1个水利风景的美丽河(湖)建设的同时,抓好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净化中心城市水环境;实施右甸河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治理项目;编制4个县(市)以穿城河段为载体的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方案,项目通过河(湖)清障、清淤疏浚、生态护坡、水源涵养、水系连通,以及污染源控制、河(湖)管理等系统治理措施,解决农村水系存在的淤塞萎缩、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恢复河(湖)功能。通过实施“一河一策”方案,打好“截、清、治、修、管”的组合拳,实现标本兼治,水岸同治、城乡共治,全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提高。555保山日报网

  实施治污,完善的设施是提升治理水平的关键。一方面,保山中心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逐步推进,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不断提高。在建的第一污水处理厂治污提标改造工程已完成约80%的总工程量,第三污水处理厂完成19个建筑物主体、厂区回填工作及厂区雨污管安装等工程,目前两个厂都已进入设备采购阶段。另一方面,实施保山中心城市污水提质增效工程,启动小屯河、城北防洪河、吴安屯河、和平河清淤截污工程,完成投资约3650万元,并结合老旧小区水、电、气、路改造,实施污水管网混接错接改造、管网更新、破损修复、雨污分流等工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污水配套管网38.5公里,污水处理率达93.02%。555保山日报网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强化河(湖)管控,推动从“管”到“治”的转变。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要求,树立系统思维、全域理念,以怒江、澜沧江和伊洛瓦底江(云南段)三大水系重点流域整治为抓手,围绕东河、右甸河、南底河、北庙水库、青华海等重点全面推进我市美丽河(湖)建设,坚持河(湖)同治、水陆共治,大力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一是进一步融合省、市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做好与省级平台对接,推动河(湖)保护治理智慧化。二是督促所有水电站对取水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改造,安装生态流量下泄监测和监控设备,确保河道不断流。目前,我市132座水电站已全部安装生态流量下泄设施和监控设备。三是积极探索河(湖)管理保护综合执法模式,加大河(湖)执法监管力度,切实构建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协调推进的制度体系,为实现幸福河(湖)提供保障。555保山日报网

  农村水环境治理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就水谈水没有解决的出路,必须讲究它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我市在治理过程中,做到水和垃圾同时治理、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水源与供水水质协同改善、标准和管控因地制宜,农村水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全市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59.7%,改建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255921座、完成三年任务率100.4%;结合爱国卫生运动7个专项行动等,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减少农村污染源对河(湖)的污染。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2568.5万元,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和乡村环境综合整治。555保山日报网

  守一方碧水,建美丽河(湖)。以河(湖)长制推动河(湖)“长治久清”,我市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造福人民。555保山日报网

  [宁 玲]555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555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