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腾冲

光明日报:欢迎来到佤寨司莫拉

发布时间: 2021-02-02 09:17:23

来源:光明日报   

 TTT保山日报网

佤族老汉赵家海站在自家小超市前。本报记者 任维东摄/光明图片TTT保山日报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TTT保山日报网

  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腾冲市清水乡的司莫拉村,是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村寨。在佤族话里,“司莫拉”意即“幸福的地方”。TTT保山日报网

  然而,很长一个时期内这里并不像寨名那样幸福。2014年,全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7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3.4%。TTT保山日报网

  从2019年开始,司莫拉发生变化: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2020年,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33.32元,比2019增加5975.5元,是2014年的7.2倍。TTT保山日报网

  2021年1月16日,当记者来到这个被绿树环抱的小村寨时,看到的是一幅脱贫后的景象:旅游大巴开进了村寨,村小学新建了标准的运动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防疫抓得有条不紊,村民们高兴地迎接着游客……TTT保山日报网

  在村口一个爱心超市里,记者见到了超市主人——66岁的佤族老汉赵家海。TTT保山日报网

  赵家海家里有6口人。个子不高也不善言辞的他,至今还清楚记得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司莫拉看望乡亲们的情景。指着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微笑着告诉记者:“我家的收入增加了,希望总书记能再来看看。”TTT保山日报网

  是什么让这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腾冲市委书记赵碧源对记者说,为实现“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目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市委市政府在司莫拉村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双推进。TTT保山日报网

  依托腾冲旅游优势,司莫拉创办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将寨里的全部农户吸纳为合作社社员,向外对接市场,组织群众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利益链将群众有效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发展大米粑粑、生态研学等乡村旅游产业业态,实现集体和群众“双增收”目标。如今,共有62户合作社员通过入股分红、资产租赁、产业经营、就近务工等方式,获得了多份收入。TTT保山日报网

  为此,村里共开展技能培训11期484人次,仅2020年,开展民宿、农家乐、茶艺师、种养殖、农民画创作、导游等培训253人次,主动同周边的机场、茶园、景区联系,为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寻找就业岗位。目前,全村外出务工超过130人,实现工资性收入308万元,是2014年的1.6倍。同时,选聘旅游讲解员、保洁员、景区秩序管理员12人(卡户3人),村内务工22人(卡户5人),让村民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TTT保山日报网

  走进因车祸致残被纳入低保的建档立卡户李发顺家,老李外出办事去了,其妻杨彩芹正在忙里忙外招呼客人。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过后,我家的粑粑更好卖了,最多时一天就能卖1000多元。”她家去年卖了27头猪。如今,她大女儿在北方民族大学读书,儿子在部队当兵,去年全家仅大米粑粑销售收入就已达12万元,日子越来越好过。TTT保山日报网

  司莫拉的村道小巷整洁干净。以建设5A级景区为远大目标,着眼于提升全村人居环境,司莫拉成立了美丽村庄建设管理委员会,健全村庄保洁、卫生管护及“最美庭院”评比等机制,大力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活动,以积分兑换的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等。请来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对佤乡建设项目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围绕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购物、管理、资源环境8个方面谋篇布局。将“民族文化示范村”“美丽乡村”等项目一一整合,建设佤寨陈列馆、文化活动广场、农耕文化观景台、寨中休息厅、佤族特色寨门等,并通过统一定制传统佤族服饰、种植寨花、再现传统佤族酿酒工艺等方式,着力让佤族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TTT保山日报网

  近年来,司莫拉人在村里设立了“爱心脱贫超市”,推选产生了“自管组”,推行“巷长制”,落实“十条村规民约”,深化“门前三包”和“最美庭院”评比,不断激发内生动力,人居环境整治形成自觉,家家户户争创“最美庭院”,村内公园、游客中心、停车场、洗手台、旅游导览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一一落实,村庄始终以干净、整洁的形象呈现在游客面前。尤其是以往村里的“老大难”厕所问题,如今彻底得到了解决,村内62户农户现已全部完成庭院硬化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污水统一收集。TTT保山日报网

  在2017年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基础上,2019年司莫拉获批为国家3A级景区,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合作社集体收入突破了32万元,现已经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TTT保山日报网

  (记者 任维东)TTT保山日报网

责编:蒋建国TTT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