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昌宁

昌宁:诗画秘境 心灵故乡

发布时间: 2021-03-24 09:51:20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1樱花道 (3).JPG444保山日报网

  这里,是没有边界不用门票的公园;444保山日报网

  这里,是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景区;444保山日报网

  这里,是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回来的地方……444保山日报网

1李花和小鸟  (8).JPG444保山日报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仲春时节,滇西澜沧江畔的昌宁,满眼春意扑面而来,山水田园满眼皆春色,无处不花香。大山小山上,杜鹃花、木莲花、油茶花,同各种知名的不知名的花携手,把莽莽林海开成绚烂花海。村村寨寨里,桃花、李花、梨花,与依然盛开的油菜花一起,将质朴乡村扮成世外桃源。城里城外,海棠、樱花、碧桃,与生机盎然的田园连成一片,给居民游客造就缤纷公园。沐浴暖阳,乐享春风,品味“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444保山日报网

2春到龙潭2 (3).JPG444保山日报网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竞相绵延的云岭、怒山,在这里握手言和;并流而来的沧江、怒水,从这里奔赴两洋。山的脊梁、水的灵气,把高山坝谷之间的3888公里土地,孕育成一个诗一般的名字“昌宁”,寄托着对山水的敬仰、对未来的希望。相依相伴的每一座山、每一道水,构成了一幅幅唯美图画,抒写出一篇篇瑰丽华章。在这里,静听大自然的妙韵,静享空灵般的感觉,品味“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清新、自然、舒畅。444保山日报网

2祥云2 (2).JPG444保山日报网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敬畏山水、热爱田园的昌宁人,在一个个坝区保护住了一片片农田,在一座座大山里开凿出了坡坡梯田,形成了家园与田园相连的自然和谐画面。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笔下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依然如初,伴着鸟的欢歌、水的吟唱,犹如走进陶渊明意境中的世外桃源诗意栖居。曾经的右甸小城在成长,田园风光依旧在相伴,山水田城相融的城市,春来“一畦春韭绿”,秋到 “十里稻花香” 。444保山日报网

4公园人 (17).JPG444保山日报网

  “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昌宁扼澜沧江流域优质茶区上游,境内古茶树资源丰富,冬天的晨雾、夏天的雨雾,在这里滋润出了远近闻名的千年茶乡。走进昌宁,在野生古树茶的自然、栽培型古树茶的厚重、现代生态茶的清香里,聆听碧云仙茶、土司贡茶、昌宁红茶、古树普洱的传说。烦了,静坐于古茶树林间小憩,风中茶仙子的问候能让人神清气爽;饿了,寻一户农家,采一把茶叶做一顿茶餐,在苦尽甘来中品味生活;乏了,于火塘边煮一壶小罐茶,或泡一杯绿茶、红茶、普洱茶,在慢慢的品味中找到力量。悠悠茶香,用一杯茶 “解渴咽仙茶,涤烦沃甘露”,让心回归宁静,人回归自然。444保山日报网

10海棠花下 (1).JPG444保山日报网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昌宁之名,既来自设县里划地为名,更来自这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虽然设立县治晚,但境内出土的大量新石器和青铜器,却无言地证明人居历史的漫长。从3000多年前筑城、种稻开始,这里就成了人安身之所在,安心之故乡。田园依旧,乡愁悠悠。虽然没人理得清,3000多年前的人是从何而来;没人理得清,现在的人都来自何方。但一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用脸上的笑容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若问昌宁好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444保山日报网

17灯光桃花 (7).JPG444保山日报网

  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知道不同的事,感悟不同的人生。快节奏的生活,让现代人染上了一身尘埃一身劳烦,都想找个能够放松身心的地方。昌宁,如一方静土,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热门景区的拥挤,自然的山水、自然的田园、自然的茶香,能让每一个人都如杨升庵般感叹: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是故乡!444保山日报网

10一杯昌宁红 (8).JPG444保山日报网

  图/文 吴再忠444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444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