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隆阳

保山市二院立足本职促创建

发布时间: 2021-03-29 10:56:28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a8578-3-1.jpgSSS保山日报网

   近年来,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任务,不断诠释医院 “诚信、仁爱、责任、担当”的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开展各种活动,推动民族团结工作稳步向前发展。SSS保山日报网

  小小“导医台”SSS保山日报网

  在医院,导医台虽小,却是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站,作为医院的服务站、接待点和引导台,它为寻求帮助的患者提供第一手服务。为了进一步为各民族就医患者服务,有效整合医院少数民族医护资源,市二院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导医台开展“双语服务”。SSS保山日报网

  上午9点左右,是导医台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的患者最多,在人流高峰期的档口,原本不大的大厅就显得更拥挤了些。家住杨柳乡的李先生,因肾上有结石来到市二院就诊,由于他是白族,又很少出远门,只会用一些简单的汉语进行交流,来到医院的他显得有些紧张,交流障碍和身体疼痛的双重困难让他有点不知所措。导医台的护士刘春梅见状,及时拨通白族医师吴艳艳的电话,请她马上赶到大厅,用当地的白族语言为李先生认真地讲解就医流程,并把他带到了诊室,经过医师的认真诊断后为其安排了住院。SSS保山日报网

  据市二院党总支书记宋华介绍,该院职工总数达950人,其中有白族、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87人,分布在管理、临床、医技等各个科室。偶尔遇到少数民族病人就医语言不通时,医院会调配掌握相关民族语言的职工,为病人提供帮助,进行翻译工作,解决了少数民族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语言沟通困难的问题。此外,在生活上和医疗费用上,医院也给予关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SSS保山日报网

  不久前,泌尿外科收治了一位从怒江州辗转而来的傈僳族同胞。之前,母亲一个人用背篓背着孩子辗转了怒江、保山多家大小医院,最后来到市二院泌尿外科就诊,段先忠主任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家庭情况后,立马收治了患者,及时为其安排了手术。了解到她的家庭困难情况后,段先忠主任和科室医务人员自发为其捐款,帮助母子俩渡过难关。SSS保山日报网

  近年来,市二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得到许多患者的青睐。除了隆阳本地的患者,怒江州、德宏州、昌宁、施甸等地的各民族患者都纷纷前来求医。SSS保山日报网

  特别的陪伴SSS保山日报网

  2020年12月25日,市二院中医科,一间温馨的病房里,医护人员齐声为一位饱经风霜的世纪老战士献唱祝寿。当医护人员给97岁的和爷爷戴上寿星帽、唱响生日快乐歌时,老人脸上绽放出幸福而又满足的笑容,病房里笑声不断,洋溢着温馨的气氛。和文翰爷爷是大理的白族,在青年时期他毅然决然选择投笔从戎、参加革命,经历过多次战斗,曾多次负伤。市二院中医科的医护人员始终坚持于细微处、于点滴间的悉心照料,让和文翰爷爷在医院这个“大家庭”里享受到了健康、温馨和幸福的氛围。SSS保山日报网

  市二院一直积极关心和爱护少数民族患者,这一精神遍布了每个科室。例如,结合医院的扶贫挂钩点瓦房乡水源村,医院200多名干部职工与扶贫户结成“亲戚”,凡遇“亲戚”需要看病就诊,医院的“亲人们”都会忙前忙后张罗着,从就诊科室到医师安排,从治疗到生活,都给予帮扶,让“亲戚”感受到暖意。水源村的左女士先后两次来到市二院看病,一次是自己身体不舒服,另一次是爱人生病。她在市二院看病期间,获得过挂钩“亲戚”的帮助,细致和耐心地照顾让她感动不已。离开医院时,她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有你们真好,以前来医院摸不着门路,现在看病方便多了,有你们前前后后的照顾,省心了。”SSS保山日报网

  2021年1月,水源村杨先生因左小腿酸痛到市二院就诊,院办杨艳作为他的“亲戚”,先后带他到疼痛科、中医科请专家为其看病。经过CT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硬膜受压所致,医生建议其住院治疗。但是,因家里有事,他无法住院,最后他选择到中医科做腰椎推拿,口服中药配合治疗。在这期间,“亲戚”杨艳帮他垫付了各种检查费、治疗费、药费400余元。离开时他感动地说:“小妹子,太谢谢你了,帮我垫付了这么多医药费。”SSS保山日报网

  为了加大对少数民族帮扶,市二院党总支还经常组织专家和志愿者服务队下乡巡回义诊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到少数民族聚集乡镇开展巡回医疗、义诊、健康咨询等健康教育活动。2020年以来,在瓦房乡水源村、西邑等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开展巡回义诊。每到一处,医务人员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发放宣传手册、宣讲健康知识、测量血压、问诊及免费发放部分药品等,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免费惠民医疗服务。杨柳乡的杨大妈开心地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请到专家看病,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党的政策好啊!”SSS保山日报网

  幸福的“蓝头巾”SSS保山日报网

  2021年2月9日,市二院肝胆外科住进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李大爷,入院时,一位头裹蓝色头巾的阿姨搀扶着腹痛的老大爷,肝胆外科护士看到腹痛的大爷和带着头巾的阿姨后赶紧迎过去问候。原来,戴头巾的阿姨是大理白族,能用汉语交流,但阿姨一直保留着白族戴头巾的习俗。住院期间,大家对阿姨的头巾感兴趣,经常入病房看望阿姨,阿姨也热心地给她们讲一些关于白族头巾、白族饮食等习俗文化,病房里其乐融融。阿姨开心地说:“有你们这些姑娘陪伴,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是在异乡。”SSS保山日报网

  在市二院,经常有“蓝头巾”的出现,保山乃至周边的少数民族妇女大都有戴头巾的习惯。医院职工也就多了一份“心眼”,对她们多一份关心。医院积极开展医德教育,把民族团结作为培养全院职工价值观进行教育,同时还落实在制度上,落脚在每个职工的行动中。除做好医疗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技能学习外,医院还倡导职工积极学习民族文化及其他社会学知识,岗前培训中还纳入保护患者隐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2020年下半年开始,按照《保山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测评指标》,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为基础,以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乡镇医疗卫生服务为重点,把工作深入到25家紧密型医共体成员单位中,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医院”活动,争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医院”。正如院长何丽芬所言:“我们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医院重要议事日程,并适时深入科室查看少数民族患者在院诊疗情况,形成创建工作及时跟踪、定期研究、迅速督办的工作模式。”SSS保山日报网

  据了解,该院在创建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一是线上抓氛围营造,利用电子屏、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媒介播放创建活动信息、图片、宣传标语,在医院营造浓郁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二是线下抓实践活动,利用到扶贫挂钩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世界卒中日、肾脏病日、爱耳日等特殊日子,开展慰问贫困村贫困家庭等活动,组建医疗专家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基层医疗队,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积极组织开展为贫困少数民族患者做好事、办实事活动;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强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医院引进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各族患者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和就近便利的诊治条件,有效地缓解了各族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四是创新载体,增强创建实效,为了给少数民族患者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医院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强导诊服务,对语言不通、行动不便的少数民族患者,导诊全程陪同检查,为少数民族患者开辟急诊、孕产妇绿色通道。医务人员在病情交流、医患沟通、药物禁忌等环节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提供优质服务。SSS保山日报网

  段杏花SSS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SSS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