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腾冲

走进腾冲三联村,感受指尖上的泥土艺术

发布时间: 2021-07-07 11:33:55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登临高黎贡山,极目腾冲大地,yyy保山日报网

  在青山绿水间,浪漫花海中,yyy保山日报网

  炊烟升腾处,流水古桥旁,yyy保山日报网

  一幢幢老宅飞檐,一座座古村土围,yyy保山日报网

  时隐时现。yyy保山日报网

01.jpg

  纯真朴实的田园风光,yyy保山日报网

  纤尘不染的山居美图,yyy保山日报网

  尽收眼底。yyy保山日报网

  疑似蓬莱仙境,分明腾冲人家。yyy保山日报网

  这就是腾冲别样的水暖山柔,yyy保山日报网

  这就是腾冲传统古村落的缥缈诗意。yyy保山日报网

02.jpg

  这些高黎贡山下的古村落是腾越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丰富深邃,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快跟随小编深入了解一下吧~yyy保山日报网

  腾冲马站三联村,也叫马站碗窑。你可不要小瞧这个村子,相传大约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孙、刘、蒋三姓祖先从湖南一路辗转将陶艺带到腾冲,又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搬迁至此。从此,碗窑土陶就在这里生根发芽了,如今,这个村子已经有570多年做土陶的历史了。yyy保山日报网

03.jpg

  在这个村子里,最出名的要数“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孙成宗老师了,可以说他是新一代碗窑土陶的代表人。孙成宗的土陶技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代代相传,到他这儿已经是第十九代了。yyy保山日报网

04.jpg

  今天,我们来到的就是孙氏碗窑土陶。乍一看,门面不是很大,但却是一个让你大开眼界的土陶小世界。这里摆满了花瓶、香炉、茶壶、酒壶、碗……yyy保山日报网

05.jpg

  孙成宗老师的儿子孙斌旺老师告诉我们最开始的碗窑土陶造型古朴,但是近几年在土陶艺人的努力下,碗窑产出的土陶产品种类繁多,涉及面广,集实用性与工艺性于一体。yyy保山日报网

06.jpg
07.jpg

  孙斌旺老师,是孙氏碗窑土陶的第20代传人。他告诉我们,他们全家11口人,三代人都做陶,秉承初心。因此,在日渐式微的传统手艺行业里,孙氏碗窑土陶也算小有名气。yyy保山日报网

08.jpg

  孙斌旺老师带着我们继续往里走,到了他们的工作区。这里半成品随处可见。yyy保山日报网

09.jpg
10.jpg

  孙斌旺老师说,碗窑土陶的原材料均为腾冲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留下的火山灰土,火山灰土矿物质含量高且土质细腻黏稠,因而经过简单调配后就可以直接做陶了。而且,三联产天然釉土,天然釉色健康无公害,这不得不说是大自然的馈赠。yyy保山日报网

12.jpg

  欣赏了众多土陶作品,我们去体验拉坯,用配好的黏土在拉坯机上手工完成一件作品,也就是从泥巴到有一定样式的过程。在正式上手之前,孙斌旺老师的爷爷孙宝顺老师先给我们完整地展示了一次拉坯。看着一块泥巴在孙宝顺老师的手里变成花瓶,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yyy保山日报网

13.png

  孙宝顺拉胚全过程yyy保山日报网

  拉坯,是最考验一个土陶艺人功底的过程,也是每一位游客最值得体验的过程。拉胚过程乐趣不断、惊喜连连,充满了儿时的回忆,一旦开始了就停不下“玩泥巴”的欲望,一会儿做一个水杯,一会儿做一个花瓶,一会儿做一个碗……yyy保山日报网

14.jpg
15.jpg

  拉坯成型后就是晾晒,但是晾晒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要注意在脱掉一部分水可以拿起的时候就是让粗糙的原坯改头换面的时候了——修坯。修坯后接着晾晒至干,然后就要上釉了,把事先配好的釉料(红、白、蓝、绿等色)放入适量大小的容器中,用浸、画、染等方法上釉,让土陶多了一件美丽的衣服,也更加的光滑。然后继续晾晒至干。yyy保山日报网

16.jpg

  土陶完全干了之后就可以放到窑炉里面经1200度的高温烧制,最终成形。yyy保山日报网

17.jpg
18.jpg

  远离城市的喧嚣,yyy保山日报网

  呼吸着马站碗窑的独特气息,yyy保山日报网

  安静的村落,yyy保山日报网

  只有作坊内的工具嗡嗡作响。yyy保山日报网

  找一个悠闲的午后,yyy保山日报网

  聚精会神地感受泥土带给指尖的触感,yyy保山日报网

  何乐而不为呢?yyy保山日报网

 yyy保山日报网

  责编:蒋建国 马子尾(实习)yyy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