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山 > 新闻

高黎贡山兰科植物考察散记

发布时间: 2021-08-11 09:26:55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高黎贡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同时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连接着世界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的3个地区,即中国西南山地、东喜马拉雅、印缅地区,具有“动植物种属复杂、新老兼备、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特殊格局,被誉为“哺乳类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重要模式标本产地”。在高黎贡山近6000种高等植物中,兰科植物是最有代表性的类群。全世界兰科植物约有700属2万余种,均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即将出台的第二批国家保护植物名录将把所有兰科植物列为一二级保护植物,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高黎贡山是中国兰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记载的兰科植物种类达98属433种及变种,占云南省国土面积8.8%的高黎贡山,分布的兰科植物种类占云南总数的55.5%,在植物地理上是一个奇迹。笔者作为保护区科研人员,20多年来,一直关注兰科植物,多次参加野外考察,调查过程中发生的许多故事,让人难以忘怀。NNN保山日报网

  杏黄兜兰的回归NNN保山日报网

  我对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最初的了解来自书本资料,一直没有在野外发现过,只知道这种令人神往的植物首先由张敖罗先生于1979年在高黎贡山发现,陈心启、刘芳媛教授1982年发表定名,是兜兰属较迟发现的物种,因其花色纯黄而被誉之为“金兜”,是兜兰中最引人注目的种类之一,多次兰展会上夺得大奖,是兜兰中著名观赏种。20世纪80年代,杏黄兜兰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曾达到上百美元一株,受高利所诱,野外种群被过度采集,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近年来生长环境被破坏,野外种群的濒危程度加剧,急需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开发。第一个开展杏黄兜兰回归实验的是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首席专家刘仲健教授研究团队。作为原产地,高黎贡山保护区管理部门,积极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林业厅争取项目,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胡红研究员指导下,于2010~2016年期间,组织实施了“高黎贡山杏黄兜兰回归管理及监测”项目,分别在高黎贡山东坡坝湾(海拔1100米)、百花岭(海拔1600米)和西坡的林家铺(海拔2100米)建立了3块回归实验地,回归种植了1100株杏黄兜兰,开展土样检测、放置环境自动记录仪,记录温度、湿度、光照等资料,持续开展回归管理及监测活动。研究表明,杏黄兜兰自身具有较强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能力,杏黄兜兰不会因自身的生物学原因而濒临灭绝,就地保护种质资源,人工繁育及回归扩群,能够实现杏黄兜兰有效保护。NNN保山日报网

  山顶上的红门兰NNN保山日报网

  8月的高黎贡山烟雨蒙蒙,经历了漫长的山路和蚂蟥毒蛇的侵袭,我们这群筋疲力尽的考察队员来到山顶上,突然间看到草甸上大片广布的红门兰(Orchis chusua),蓝紫色的花瓣是那么鲜艳夺目,令人精神振奋。全世界共有80多种红门兰,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亚洲亚热带山地以及北非的温暖地区。中国有28种,除南部炎热地区外,南北均产,尤以西南部高海拔山地为多,高黎贡山就是其中的主要分布地。从拉丁名可以看出,西方植物学家建立兰科植物(Orchidaceae)源于红门兰(Orchis),与中国人喜爱国兰优雅含蓄之美不同,西方人更喜欢红门兰这样热烈绚丽。红门兰花色漂亮,而且全草入药,具有强心、补肾、生津、止渴、健脾胃的功效。NNN保山日报网

  空谷幽兰——大理铠兰NNN保山日报网

  高黎贡山第一次发现大理铠兰(Corybas taliensis)在保护区之外,2007 年夏天,我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金效华研究员为编写《高黎贡山原生兰科植物》收集资料,来到腾冲猴桥狼牙山区,在槟榔江畔布满苔藓的松树林下发现了这种约5厘米高的细小植物,只见单朵紫红色花的中萼片直立,呈匙形兜状,先端近圆形并有细尖,犹如铠甲卓立在地面上。此后10年间,我们一直没有在高黎贡山其他地方发现大理铠兰,难道这个物种如此稀少?2018年传来一个喜报,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过程中,腾冲调查队再次发现两个大理铠兰野生居群,总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大理铠兰是高黎贡山新纪录物种,分布点分散,对生长环境高度依赖,极易受到人为干扰,离开原生境几乎不能成活,若环境被破坏,将面临高度灭绝的风险,已被《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濒危(EN)”物种,急需开展极小种群植物的科学研究和拯救保护。NNN保山日报网

  奇特的藓叶卷瓣兰NNN保山日报网

  2004年,保护区组织调查队沿着垂直海拔梯度开展植物样地监测,当我们从南斋公房翻越高黎贡山,下山途经西坡山腰上的撒马坝时,在草地边一株枯树上看到一种奇特的兰花,只见伞形花序具多数花,花瓣黄色带紫红色的脉,花苞片狭披针形,先端渐尖,整个花序形成圆盘状。通过查阅资料,才知道这是藓叶卷瓣兰(Bulbophyllum retusiusculum),生长于海拔500~28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此后的考察中,我们又多次在猴桥、大蛇腰、板厂、林家铺等多个地点发现这种形态各异的美丽兰花,百看不厌。NNN保山日报网

  林中仙草串珠石斛NNN保山日报网

  许多时候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兰花是在地面上捡到的。有一次,我们非常枯燥地走在密林中,正以为不会有什么好的发现时,忽然看到前面地上掉着一束漂亮的花草,捡起一看,原来是串珠石斛(Dendrobium fakoneri)。抬头环顾四周,只见高处一丛串珠石斛悬垂树干,细圆柱形肉质茎中部的节间膨大,多分枝的节上肿大而成念珠状,总状花序侧生,紫红色的花呈卵状菱形,在幽暗的密林中显得十分美丽。石斛是一种著名的药用植物,被誉为林中仙草、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受到历代医家和医学典籍的推崇,具有养阴益胃,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于流行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食欲不振。NNN保山日报网

  得来全不费功夫——泸水拟槽舌兰NNN保山日报网

  2013年,我们和深圳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专家们联合开展兰科植物野外考察,来到保护区中段的片马,当一天的考察任务即将结束,大家坐在路边休息时,我不经意间抬起头,看到不远处树干上有一丛长条状植物开着鲜红色的花朵。随手采下观察,我只能确定是兰科植物,无法判断是哪一种。刘仲健教授接过去一看,神情严肃地告诉我这应该是一个新种。果然,带回去分析研究之后,确定了这个新的发现,大家共同在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办的《Novon》发表一个新变种——泸水拟槽舌兰(Pendulorchis gaoligongense var.lushuiensis)。这次的发现应该是我植物调查生涯中最轻松的一次收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施晓春NNN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NNN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