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云南

我省首建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方舟” 云南蓝果树、富民枳等实现从几株到种群恢复

发布时间: 2021-08-19 10:05:26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走遍整片山林,经过两期调查,除了百姓家的房前屋后,在野外没有发现新的植株——富民枳2003年被发现时,研究人员仅在昆明市富民县境内发现9株。hhh保山日报网

  富民枳、云南蓝果树、毛枝五针松……这些极小种群物种在野外几乎灭绝情况下进行保护,尤其不易,但是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人员从来没有放弃努力。hhh保山日报网

  寻找、保护、繁育、种质资源保存,最终让濒临灭绝的极小种群物种重返自然界,并与生态系统协同发展,这是他们一直在做的工作。hhh保山日报网

  如今,野外的富民枳已经有150亩7800余株;云南蓝果树从一开始的8株到如今建成240平方米的种苗繁育温室大棚……经过10多年的保护,我省67种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hhh保山日报网

  我省率先提出极小种群保护倡议hhh保山日报网

  2005年,我省率先提出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倡议,以个体数量为“个、十、百、千”计的物种为抓手,启动拯救保护行动。hhh保山日报网

  极小种群物种是指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长期受到外界因素胁迫干扰,呈现出种群退化和数量持续减少,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种群,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hhh保山日报网

  2010年,由省林草局与省科技厅联合编制,省政府批准实施《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62种植物和50种动物为保护对象。2011年底,国家林草局印发《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确定了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包括国家保护对象在内,云南省纳入保护行动计划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共计77种。hhh保山日报网

  2019年起实施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特别规定:对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物种实施抢救性保护。通过实践与探索,云南省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集综合保护体系(资源调查与监测、就地保护、近地保护、迁地保护等)、“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会公益组织—当地社区”多渠道筹资合作机制、保护技术培训与试验示范、科普宣传与知识传播为一体的极小种群野生物种保护模式。hhh保山日报网

  10余年来,全省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项目100多个,系统调查极小种群植物80余种,较全面地掌握了调查植物受威胁状况;建立了30个保护小区(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突破了36个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共迁地保护61种10余万株,回归定植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16种3万余株,云南蓝果树、巧家五针松、华盖木、滇桐、云南金钱槭等67种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hhh保山日报网

  云南蓝果树保护成为全国样板hhh保山日报网

  穿长筒水鞋,用纱布将头和脖子裹起来,用胶布将脚腕以上的地方全部缠住,在进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调查之前,云南省林草科学院研究员杨文忠和团队在行头上做足功课,尽管如此,还是有人被蚂蟥和蚊蚁咬伤。hhh保山日报网

  他们不停地在热带雨林中穿梭、记录。当蹚过一条河到达对岸后,河边的一棵树让杨文忠两眼放光:“这就是云南蓝果树!”他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随行的同事立刻停下脚步观察,拿出工具开始测量、记录。hhh保山日报网

  这种不断重复的工作,他们持续了一年。hhh保山日报网

  经过一年的调查走访,他们在西双版纳发现仅存的8株云南蓝果树,对云南蓝果树的抢救保护和种群恢复工作正式开始。hhh保山日报网

  云南蓝果树是我国云南热带北缘的特有种、国家I级保护植物,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年)》中优先拯救保护的“双二十”物种之一。hhh保山日报网

  云南蓝果树主要分布于海拔800—900米的低山沟谷,对水湿条件要求严格,仅在阴暗潮湿的沟谷溪边或水塘边生长。hhh保山日报网

  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但该如何保护却成了他们最棘手的问题。经过野外连续3年的调查,他们发现8株云南蓝果树中有3株挂果结实,但在结实量较多、林下有种子散落的情况下,却没有新幼苗长出来。hhh保山日报网

  经过大量实验,他们发现云南蓝果树植株存在“自毒效应”,即出现的落种无幼苗现象,由于树下没有幼苗生长,导致自然更新能力不足,无法自然繁育,需要人工进行环境因素调节,采取采种育苗。hhh保山日报网

  因为缺乏经验指导,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规划、实施,再规划。hhh保山日报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实验,他们终于培育出幼苗,并在西双版纳建立“云南蓝果树保护小区”,为云南蓝果树回归自然和人工种群重建提供种苗保障。hhh保山日报网

  后期,经过大量投入和研究,基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中心苗圃,通过扩建和修缮改造已有温室大棚,建成云南蓝果树种苗繁育温室大棚,逐批繁育种苗,在云南蓝果树的现有种群内开展种群恢复复壮的同时,在邻近地区建立3个近地保护种群,种群规模均超过最小可存活种群规模,且目前已能自然繁育和天然更新。hhh保山日报网

  目前,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树木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园和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珍稀植物园开展迁地保护,收集保存云南蓝果树种质资源。hhh保山日报网

  2013年,云南蓝果树种群恢复工作的成功,成为全国极小种群植物保护样板,并通过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现场会向全国推广。hhh保山日报网

  富民枳重返原野hhh保山日报网

  富民枳,又名野桔子,属云南特有种,仅分布在昆明市富民县,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昆明市唯一以县市名称命名的野生植物。作为珍贵的柑橘育种种质资源,其果实可入药,当地人称“止咳树”。hhh保山日报网

  2003年,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在调研时发现,除了村民的房前屋后有几株外,野外已经完全灭绝。hhh保山日报网

  为什么会灭绝?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张珊珊博士表示,有自然因素,也存在人为破坏。富民枳多生长在山脊附近,因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原生地常有村民放牧,牛羊啃食导致其数量锐减。hhh保山日报网

  拯救富民枳,迫在眉睫!hhh保山日报网

  2009年12月,富民枳被列入亟待开展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物种名录。hhh保山日报网

  2011年起,昆明市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开始开展拯救与保护工作。经过两轮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多次专项调查发现,昆明市境内仅保留有从野外移栽的富民枳12株。hhh保山日报网

  随后几年,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组培繁殖等技术研究,攻克了富民枳育苗技术,初步掌握了富民枳繁育技术和规律,培育富民枳容器苗2万余株。种子繁育成活率可达90%,扦插成活率达50%;嫁接成活率70%以上。hhh保山日报网

  张珊珊说,如今,在各相关部门不懈努力下,昆明市建成富民枳种质资源收集圃20亩,并且在原生地回归基础上,研究人员还在尝试开展近地保护工作,通过对富民枳的生长量、耐受性、病虫害等进行监测,与就地保护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富民枳保护的有效途径,推进建立就地保护与近地保护等相结合的保护模式。hhh保山日报网

  如今,通过迁地保护、种质保存等工作,云南不少极小种群植物已经有了“备份”。不过,杨文忠仍然认为回归自然不可替代,“建种子库保存种质,在树木园、植物园开展迁地保护都很有必要,但不让植物回归其自然生境,植物的生态生物学功能就难以实现。”杨文忠说。hhh保山日报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云南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将翻开新的篇章,目前,正在组织遴选《云南省第二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101种)》和编制《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规划(2021—2030)》,有望在年内全面启动第二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行动,引领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作。hhh保山日报网

  云南法制报 记者 谢盛梅 实习生 安雨辰hhh保山日报网

责编:蒋建国hhh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