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昌宁

湾甸帕旭:团结花开新傣寨 乡村振兴幸福来

发布时间: 2022-06-23 09:36:24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航拍2_副本.jpgfff保山日报网

  “帕旭”在傣语中意为白露花盛开的地方。帕旭自然村是一个傣族特色村落,位于昌宁县湾甸乡上甸社区西南部,距湾甸集镇3公里,自然村下辖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4户362人,傣族人口340人。近年来,湾甸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统揽引领作用,以提升治理效能为重点,通过四个措施,将帕旭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美丽宜居的“新傣寨”。fff保山日报网

傣家农闲_副本.jpgfff保山日报网

  党建引领推动村庄品质提起来。为切实保护帕旭自然村傣族传统村落,补齐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短板,按照“三步走”思路,推动村庄品质全面提升。党组织协调推动,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采取乡党委统筹、村党总支牵头、自然村党支部配合的“三级联动”模式,结合傣族民居、民俗、文化等特点合理规划风貌,逐户征求意见和全面思想动员。项目落地带动,在尊重原山、原水、原生态、原格局和党员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全面整合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保护、危改、环保等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因户施策改造民居,全方位改善基础设施。群众参与联动,在项目统一规划基础上,动员群众利用零散土地和庭院种植果树、花草绿植,投工投劳参与清杂物、拆围栏等村庄风貌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民族特色得到充分彰显。2013年,帕旭自然村成功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fff保山日报网

辣椒采摘_副本.jpgfff保山日报网

  集中治理推动人居环境好起来。为解决帕旭长期以来人畜杂居、垃圾乱扔、雨污混流等问题,探索“三个集中”模式,推动人居环境持续向好。畜禽集中养殖优环境,在帕旭建成集中养殖小区2个204格2800㎡,实现人畜分离,有效改善村内环境卫生,农村集中养殖规范化探索初见成效。卫生集中整治靓村寨,探索“1个标准收费、6户编为一组、3天定期清扫、1人专门清运”的“1631”垃圾清扫清运模式,杜绝了垃圾无人清扫、无人清运的现象。污水集中处理解难题,乡党委通过试点先行方式,在帕旭投资300余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系统1座,全面加强村庄污水治理,实现雨污分流。经过集中整治,帕旭自然村先后于2018年、2019年成功创建市级AAA级美丽乡村和AA级旅游景区。fff保山日报网

志愿服务活动(人居环境整治)_副本.jpgfff保山日报网

  产业引路推动群众口袋鼓起来。为解决帕旭自然村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综合效益不好的问题,走好“三条路子”,推动群众收入水平全面提高。党组织“铺路”,发挥土地、气候、交通等优势,围绕全乡“优质冬早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定位,村组两级党组织结合实际确定帕旭“冬季蔬菜、春季西瓜、夏季林果、秋季粮食”的产业发展思路。党员“带路”,村组两级党支部每年组织种养殖技术培训4期以上,累计培育致富带头人25人,并由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组建“产业振兴组”,积极引导和指导群众发展蔬菜、西瓜、粮食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群众“上路”,经过乡村组三级党组织的努力,2021年帕旭种植蔬菜1240亩、产值超900万元,种植西瓜400亩、产值超160万元,种植粮食1260亩、产值超100万元,种植其他林果100余亩、产值超30万元,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360元。fff保山日报网

辣椒采摘_副本.jpgfff保山日报网

  管治结合推动文明新风树起来。为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抓实“三个方面”工作,全面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宗教治理“抓到位”,结合傣族南传佛教信众较多实际,落实党支部书记“四查看一报告”和2名宗教联络员“月查周看一报告”制度,进一步织密工作网格,强化问题预测预警。矛盾纠纷“管到底”,按照6户一组划分14个网格,选聘14名由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网格员队伍,按照“网格发现、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思路,构建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社会治理格局。村规民约“落到人”,党支部会同两个村民小组从如何加强村寨治理入手,结合实际修订完善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全面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水平,构建了秀美、整洁、稳定的“和谐傣寨”,帕旭村民小组与全乡同步于2020年成功创建为省级第一批民族团结示范单位。fff保山日报网

民族团结_副本.jpgfff保山日报网

(于彪)fff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fff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