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昌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心共育千年茶乡“石榴红”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昌宁县创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概述
发布时间: 2022-07-18 15:08:42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FFF保山日报网

 FFF保山日报网

  欢度泼水节  昌 创 摄FFF保山日报网

  昌宁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澜沧江穿境而过,素有“千年茶乡、田园城市”之美誉。县内古茶资源丰富,种茶历史悠久,是全国唯一注册认定的“千年茶乡”。全县面积3888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共35.5万人,世居汉、彝、傣、苗、布朗、回、白、傈僳8个民族,有3个民族乡、5个散杂居乡镇、17个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4.4万人,占比12.4%。昌宁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同心共育千年茶乡‘石榴红’”为主题,纵深推进“六项茶乡”工程,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FFF保山日报网

  实施茶乡领航工程,全过程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保证,牢记“国之大者”。完善领导机制,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始终扛牢政治责任;落细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两个纳入”,大统战格局不断巩固深化,工作效能明显提升,扛实主体责任;构建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民族工作责任体系,制定出台系列政策,纵深推进工作落实,扛稳第一责任;不断强化保障,推进全域创建,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扛好直接责任。通过“四个责任”的落实,纵深推进茶乡领航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FFF保山日报网

  实施茶乡铸魂工程,全体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工程建设,弘扬文明新风尚,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校、校园等阵地作用,开展宣传教育1500余场次,受众达10万余人次,有形有效常态化宣传教育凝聚人心;涌现出“云南省道德模范”李燕、“中国好人榜”李德寿等先进典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坚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传承“崇仁亲礼”的中华茶文化,开展茶文化“五进”活动,出版《昌宁茶叶志》等书籍,创作《昌宁红》等歌曲。培养非遗传承人74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2项。拍摄《铁流西进》等党史纪录片,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全面普及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达85%以上,有效促进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语言互通、心灵相通、情感联通,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凝聚人心。坚持“四项凝聚人心举措”纵深推进茶乡铸魂工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精神伟力。FFF保山日报网

  实施茶乡筑梦工程,全方位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昌宁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滇西最美田园城市”初步建成,绿色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美丽家园;高质量建设“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一县一业”茶叶特色县,建成柑桔、中药材、茶叶、蔬菜4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基地,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3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866元、14278元,各项指标保持增长态势,共建共享富裕家园;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昌保高速公路分段建成通车,永昌、弥昌、昌链3条高速公路启动实施,农村公路列养里程达2048.9公里,碧桂园等知名企业落户昌宁,2021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160.2亿元,共建共享开放家园;全县88508人全部脱贫,省级脱贫成效考核“五连好”。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建设3个乡村振兴示范区、15个精品示范村、30个美丽村庄,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共建共享幸福家园。通过“共建共享四个家园”纵深推进茶乡筑梦工程,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FFF保山日报网

  实施茶乡同心工程,全领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始终坚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千人移民下坝,7000多名各族群众分四批深入枯柯坝、湾甸坝移民垦荒,将“瘴疠之区”变“富庶之地”,人口由移民下坝前的2000余人增至5.1万人。归侨侨眷安置481户2462名越南归侨,居民增加至1223户3426人。小湾移民搬迁,6760名各族群众举家迁往湾甸乡。易地搬迁发展,规划建设6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安置4251户17309人,实现易地移民促进互嵌融居;建成公租房小区6个,住宅小区34个,城市公园12个。增加城镇人口2.8万人,吸引流动人口3.4万人,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实现城市集聚促进互嵌融居;打造“霞客走廊、温泉走廊、古茶走廊”3条旅游环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景区9个、A级景区18个,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推动旅游发展促进互嵌融居;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与西南大学合作举办“昌宁西大班”,安排教师相互交流任教,相互借鉴学习。在漭水初级中学发起的“是光”诗歌,为省内外10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启人生第一堂诗歌课,彰显中华文化的思想凝聚力。输送学生576人到上海学习职业技能,毕业就业266人,推动青少年培养促进互嵌融居;深化沪滇、粤滇劳务协作,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5.38万人次,呈现了各族群众高频次、广空间、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局面,推动就业创业促进互嵌融居。通过“五项措施促进互嵌融居”纵深推进茶乡同心工程,各族群众交了知心朋友,做了和睦邻居,结了美满姻缘。FFF保山日报网

  实施茶乡平安工程,全维度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始终坚持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体系。开展全域普法宣传教育,“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100%覆盖,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整治行动,近三年,未发生涉民族因素案事件,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4位和第3位,推动以法治促和谐;组织110名科级以上干部“回乡”讲政策、讲发展、讲法治。整合“两代表一委员”、乡贤等力量,推进移风易俗。建成152支“群防群治队伍”参与基层“微治理”,推动以德治淳民风;完善《村规民约》和《组规民约》,推行“协商在基层”工作,全覆盖配强综治维稳员,充实124个治保会、144个调委会等基层治理力量,推动以自治激活力;在交通要道、重点部位、公共区域建设智能安防系统,形成环昌数字防控圈。研发“云宁哨”智慧治理服务App,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最快一公里”;动员群众自行安装监控设备3.2万套,实现县、乡、村、农户“四位一体”共同守护平安家园,推动以智治提效能。通过“四项治理举措”纵深推进茶乡平安工程,推动民族工作社会化、法制化、人文化、数字化。FFF保山日报网

  实施茶乡网格工程,全链条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坚守线上线下两块阵地,全面筑牢干部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用好“两台两微一端七号”的“大宣传”媒体矩阵,建设专业网评员队伍,壮大网上主流舆论,传播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强化风险教育无盲区;织密防控网格,实行“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共划分网格8161个,配备网格员8364名,构建县、乡、村、组四级网格风险排查化解责任体系。守住不发生非法宗教活动、不发生民族宗教类不良案事件、不发生涉民族宗教负面舆情的“三个不发生”底线,强化风险防范无疏漏;构建指挥调度有力、条块责任清晰、协调联动顺畅、处置及时高效的齐抓共管局面。建立涉民族宗教因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协作及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强化风险监管无死角。通过“三项强化措施”纵深推进茶乡网格工程,不断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昌创)FFF保山日报网

责编:姜维FFF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