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昌宁

昌宁访古茶

发布时间: 2022-08-29 09:43:12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XXX保山日报网

  昌宁县漭水镇茶山河的茶王XXX保山日报网

  □ 许文舟XXX保山日报网

  自以为走完了云南所有的古茶山,结果还是遗漏了昌宁。当我来到离昌宁县城16公里的漭水镇黄家寨,突然感觉上苍总是把最古老的茶树安排在让我意想不到的山里。放眼,沿着陡坡生长的古茶树不分年龄递次,不按辈分排列,有的老得秃了顶,仍然不甘落伍地发芽;有的置根乱冈杂石,却总是旺盛地生长。很显然,又是茶旅的路子,除了每棵古茶树腰间的挂牌,就是离古茶树不远处的建筑,茶一出名,就得交给人们层层盘剥。XXX保山日报网

  清晨,平时俯瞰就可以看到的漭水镇政府所在地完全笼罩在浓云密雾里。同样,置身黄家寨古树茶厂,也见不到十米开外的一切。厂长罗兴华告诉我,黄家寨云雾期长,空气湿度大,降雨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此地所存之大叶种茶是昌宁保存最好的古树群落,被列为国家级地方茶树群体良种。罗厂长的话,我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茶树种资源的系统鉴定评价》研究结果中找到依据。XXX保山日报网

  黄家寨古树茶厂坐落在古茶树原产地黄家寨,2003年创厂,十多年过去,表面上看,茶厂不大,仍然是初制加精制模式,却已名声在外。在刚过去的一年,昌宁县茶叶质量评比中,该厂的普洱生饼“云一号”获普洱生饼类银奖,“漭水源头”获普洱生饼类铜奖。煮山泉洗茶净器,话题自始至终没离开过黄家寨天赐的古树茶。第一泡是 “漭水源头”。闻香,清逸的香气扑鼻,再喝,是满嘴的圆润与回甘,几泡过后,才觉得除了上述特点,霸气是“漭水源头”最值得总结的特点。如果一款茶有如此味道特点,就应该回过头去,细细梳理一棵古茶与它相依相生的环境了。XXX保山日报网

  “漭水源头”不仅是一款普洱茶的名字,还寄托了黄家寨古树茶厂董事长董林更深的一层寓意。2003年,董林第一次从昆明回到昌宁,没有急着回到老家勐统,而是到了漭水。他要找的茶源就在这里,从此,他在此扎根,现在虽然没建规模宏大的厂区,但他在精益求精,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打工的历练让他没有在2007年“茶叶大战”的冽风飓浪里被卷得找不着北,当然那一年他也损失不小,好在他能立马掉转船头,浴火重生,而救命的稻草则是他对自己的把控,不求利多,只求价稳。十多年的打工生涯,除了上班就是读书,既尝人间烟火又仰望星空,才有胆识直奔离家近百公里的他乡的古树茶,让默默无闻的漭水镇,因为一片叶子披上了光亮的外衣。后来的几十年间,昌宁县漭水镇茶产业的较好发展,与彼时董林对古树茶的推波助澜无法撇开关系,而董林的黄家寨古树茶厂,似乎就是源头,但他并没有满足于取得的成功,在继续和超越的博弈中,有人改弦更张,在挫败感的冲撞中选择放弃,董林则更加投入,走得既稳又实。XXX保山日报网

  董林认为,昌宁县作为中国首批“千年茶乡”,又是“中国四大名优茶县”之一,整个茶叶产业的发展和周边地区相比还是稍显滞后。他说,只靠个别单一的茶企或者政策是带动不了产业发展的。不久前,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沈柏华教授在考察昌宁漭水黄家寨古树茶厂时,评价“厂虽小,但实在,也适合继续发展,做出更好的普洱茶”。由此看来,叫响云南茶叶产业的愿望并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把品牌打造出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促使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让真正爱茶之人品上“珍茗”,让云茶产业走出云南,走向世界。XXX保山日报网

  接着喝古树青茶“云一号”,感觉就像喝到了老家祖传的制茶法,让人感到亲切而温馨。难怪,昌宁人也习惯把这款茶称为“口粮茶”。该茶采用古法石磨生产工艺,传承先祖制茶工艺,收集黄家寨之原生乔木古茶,全厂同仁本着诚信自律,优质为先,以茶会友的原则,力求为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为广大普洱茶爱好者奉献古茶之乡的普洱珍品。茶厂掌门人董林经营茶叶20余年,从绿茶普洱茶原料型晒青毛茶到普洱茶成品的生产经营,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业界享有“诚信仁义”的赞誉,立志以茶会友,与天下茶人携手共进,为天下爱茶者提供质优价廉之古茶珍品。XXX保山日报网

  好茶必有好的资源供利用,才能有所成就。黄家寨古树茶厂的产品好,除了做茶人精益求精,同样,还要感谢黄家寨上天恩赐的古树茶资源。《昌宁县志》载:明洪武年间,右甸碧云寺的“碧云仙茶”曾作为贡品上奉朝廷;明景泰年间《云南图经志书》载:“孟通山(今勐统)所产细茶名湾甸茶,谷雨前采者为佳”;民国《云南行政纪实》载:昌宁境内,百年老茶树触目皆是。黄家寨古树茶群落,是漭水镇古茶树最多的古树茶群落,有古树茶4523株,其中野生型古树茶2株,栽培型古树茶4521株,根部径围在50cm以上的有1802株。当然,这些资源仍然不够黄家寨古树茶厂的正常生产,董林把目光投向全镇,甚至全县。XXX保山日报网

  离开黄家寨前夕,董林带我颠簸30多公里,来到茶山河看昌宁茶王。XXX保山日报网

  漭水镇茶山河野生古树茶群位于昌宁县漭水镇沿江村茶山河村民小组,茶树品种为野生型,基本是大理茶种为主,大理茶种最适合做红茶,“茶王”古茶树根部需要4人合抱,树龄约达 1600年。然而,让我惊奇的是,“茶王”周边生长着无数与茶王差不多一样古老的茶树,自然地组成了古茶林。勤劳的先辈在土壤中埋下的茶果子抽芽、开枝、散叶,这棵传说中1600年的“茶王”与周围的环境经过了千年的磨合,在许多生命无法抵达的时空里,将生命延续到了现在。但凡到场的人,无不怀着恭敬之心抬头望着这棵“茶王”。XXX保山日报网

  昌宁种植茶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出土的商周时期形式茶罐的陶器推断,早在3000多年前的昌宁先民就有喝茶用茶的习俗。昌宁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公元1639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佑甸(今昌宁),还专门探访了茶马集市。在昌宁的村寨中,如今还有很多因茶而得的地名,如茶山河、茶山坡、茶铺岭冈等。XXX保山日报网

  这几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昌宁县的大部分茶企遇到了不小的困难。面对冲击,外地茶商不能进山收购,黄家寨古树茶厂的产品却依然能够逆市飘红,这当然与董林对茶市的评判和算计始终是理性而科学的有关。做茶先做人,董林充分考虑到了茶企与茶农的关系,恰当地找到二者利益的平衡点。只有调动茶农的积极性,茶企才有“活水”,发展才有后劲。XXX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XXX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