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要闻

古迹寻踪:永昌道的文化茎脉

发布时间: 2023-03-27 09:09:03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ccc保山日报网

  摩崖石刻ccc保山日报网

  江顶寺的牌坊ccc保山日报网

  石马山古道马蹄窝 本版图片由范南丹摄ccc保山日报网

  本报记者 刁丽俊ccc保山日报网

  从秦开五尺道始,由古蜀商人开辟的民间秘密商道就逐步进入官方的视野。公元前135年和公元前126年,汉武帝两度大规模开凿西南夷道,特别是第二次,即公元前126年派汉大赋名士司马相如开通了灵关道,两道并存并入了永昌道,一条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通商大道由此诞生。随着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永昌郡的设立,古永昌——南方丝绸之路上大汉版图的最后一个国内的大型商品集散地和中转站亮相,让永昌道的道路文明和商业文明辉煌了两千年。本期古迹寻踪,让我们走进——ccc保山日报网

  有学者认为,古代的永昌道应该包括永昌郡的大部分范围。永昌郡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永昌道直线上应该从五尺道的末端到伊洛瓦底江以东的广阔区域。只是后来因为行政区划的变化,人们将大理永平一段称为博南道,霁虹桥以西称为永昌道。ccc保山日报网

  全长2000公里的“西南丝绸之路”国内段从四川成都出发,所经之地全是高山峡谷,激流险滩。这条中国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进行贸易、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横穿了岷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几大水系,翻越了大小凉山、博南山、高黎贡山等几大山脉,文化带也不断从中原文化向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及异域文化过渡,马帮在来往跋涉的过程中,使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让古道中处于枢纽地位的古永昌的经济文化形态受到重大影响。ccc保山日报网

  时至今日,当写满传奇的古道被现代高速公路取代的时候,蹄印深深、苔痕累累的古道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迹存留在我们的视线中。古道文化衍生出的马帮文化、驿站文化、桥梁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摩崖石刻等诸多文化在保山旅游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在一带一路构想实施的过程中,这种文化精髓将成为与经济开放相辅相成的内驱力。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南方丝绸贸易之路,就没有今天的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蓝本。ccc保山日报网

  大理—保山,“觉路遥远”的文化符号ccc保山日报网

  古代马帮从五尺道或者灵关道进入大理,离永昌城郡城或者府城就越来越近了。想想这个“金银宝货之地”的繁华,客商们忍不住就心情舒畅。只是且慢,还有一座山和一个天险要过——博南山和澜沧江。ccc保山日报网

  在马帮时代,翻博南山要一天时间。博南山既为花桥至杉阳的必经之路,其艰险是必然的。水经注曰:永昌郡有澜沧水,出西南博南县,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置。博南,山名也,县以名之。其水东北流,经博南山。汉武帝时,通博南山道,渡澜沧津,土地绝远,行者苦之,歌曰:“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ccc保山日报网

  到达杉阳,在岩洞村如诗如画的田野中攀爬至江顶寺,就到了永平与保山的分界线。山顶的这个牌坊,正面是“觉路遥(远)”,背面是“兰关耸(峙)”,只是在风雨剥蚀中,“远”和“峙”已然残缺,但丝毫不影响牌坊成为一个经典的文化符号。ccc保山日报网

  在艰辛艰险的马帮时代,也许行程太过遥远,所以行路之人,才在这沧江之顶,立了这个牌坊,以抒在这耸峙的兰津关卡觉得道路遥远的感慨。ccc保山日报网

  保山—腾冲,高黎贡山的千年绝唱ccc保山日报网

  南方丝绸之路从成都平原出发,所经之地全是高山峡谷,激流险滩。在永昌城修养补充了食物和体力,下一个目的地——腾冲。而高黎贡山,将会使多少跋涉在深山峡谷、雪地荒郊的赶马人欲归不能。ccc保山日报网

  马帮路上传唱千年的“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奈穹赕热;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就是赶马人的无奈和艰辛。ccc保山日报网

  当然,翻高黎贡之前,先要翻越保山的西山梁子到达怒江。汉唐以前,马帮入西山,始由板桥西庄上一碗水梁子,再沿二道桥、瓦房、汶上至勐古渡口上北斋公房。南昭永昌古城建成后,古道线路又基本沿仁寿门、磨坊沟、老鼠山、青岗坝、乌头塘、大海坝、阿东鱼塘、河湾、联合至双虹桥,上南斋公房。明清时期,古道又沿冷水箐、蒲缥、惠人桥、坝湾、磨盘石上蒲满哨。ccc保山日报网

  以南、北斋公房为界划分高黎贡山的登山走向,是人们后来为了方便而采用的方式。事实上绵延数百公里、横亘怒江之上的高黎贡山,古道的分布有北、中、南三条。北线为最早开辟的线路,马帮或经勐古渡、栗柴坝至北斋公房,或经芒宽西亚村后的八箩田开始上高黎贡东坡,经青木坡、灰坡、小松山、茶铺、一碗水、北风坡、马面关、北斋公房下山,再经朝阳店、黄泥坎至山脚的黄家寨,最后入界头。ccc保山日报网

  北线路途遥远,唐代以后马帮逐渐开辟了中线,即现在称之为南线的南斋公房线。从百花岭往上经二台坡、大风包、岗房到达顶端的南斋公房,然后从雪冲垭口下山至撒马坝、林家铺子、江苴。ccc保山日报网

  元明时代,官方又开辟了磨盘石、蒲满哨、城门洞、太平铺、竹笆铺、大栗哨、龙江桥这一线路进入腾冲,之后入缅甸。据考证,徐霞客公元1639年翻越高黎贡山时,走的就是此道。以此为基础,清道光以后至民国初年,又开辟了惠人桥、香树、红木树、象脖子、大风口、黄竹园、太平铺一线,过江仍归于龙江桥。ccc保山日报网

  从地图上看,南斋公房与北斋公房差不多均匀地分布在高黎贡山的左右两端,后来人们习惯以南北斋公房为界分为南线和北线。ccc保山日报网

  腾冲—密支那,丛林的太阳从苍茫中升起ccc保山日报网

  太阳永远在丛林中升起,翡翠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伊洛瓦底江流淌着无边的浩瀚……这是我每一次在丝绸古道行走时对密支那毫无目的的构想。在以往的文章里,多次提到马帮进腾冲,出缅甸,隐入茫茫丛林中的“夷方”。至于“夷方”是天堂还是地狱,就没有交代了。在构想中密支那只是一篇文章的终结,似乎到了“出缅甸”,下文就该是一个遥远的省略号。以至于我多次穿梭在雨雾笼罩中的缅北丛林,才觉得有关密支那的续集向我张开意韵朦胧的翅膀。ccc保山日报网

  在《阳温暾小引》里,“夷方”特指缅甸、泰国等东南亚一带。明清以后,在腾冲和顺,男人们无一例外地穷走夷方急走厂,“厂”则指缅甸北部的孟拱、帕敢、抹谷一带的玉石、宝石矿山。到夷方做生意赚大钱,到玉石厂挖宝赌石一夜暴富,那是旧时代腾冲和顺男人义无反顾的选择。据密支那云南同乡会的统计,约50年前,腾冲籍的旅缅华侨就有30万人,加上已入缅籍的华人和华裔总数就超过40万人。仅在密支那,目前市区的10万人口中华人就占三分之一。ccc保山日报网

  直至2007年6月,腾密路开通,腾密路成为丝绸新路的通商大道。2015年前后,好几家中国大公司到缅北做替代种植,总面积达30多万亩。ccc保山日报网

  保山市驻密办工作人员说,缅北密支那地区中缅农业合作项目是“一带一路”及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一部分,对于缅方而言,缅甸联邦政府、克钦邦政府、地方政府均受益,增加了税收、创造了就业,活跃了地方经济,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2018年,克钦邦中缅农业香蕉种植产业解决了缅甸2万多人务工就业,缅方获得的关税及地方税收达到人民币3000万元左右。缅甸商务部、计划经济部、克钦邦政府都表示支持双方进行农业合作。ccc保山日报网

  2019年4月15日我在密支那的时候,正碰上在密支那做生意和种香蕉的中国人召开首届密支那中国商会第一次会员大会筹备会,50多名会员中90%是种香蕉的,来自北京、浙江、广东、海南等地,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资源共享、团结发展;同时成立基金会,出资资助孤儿及老弱病残,希望能以自己微弱的星光为某一片孤寂点亮一盏心灯。ccc保山日报网

  腾冲—八莫,中缅边境一条隐秘的商道ccc保山日报网

  较之于和顺男人(乃至腾冲男人)走夷方的习惯线路腾冲—密支那线,腾冲—八莫线也是他们的重要选择。ccc保山日报网

  华侨称八莫为新街,明朝属孟密土司辖地,清代属蛮莫土司辖地,为腾冲人、盈江人入缅经商的重要驿站,明清以来就聚居了数万闽广江蜀的“居货游艺者”“三宣六慰被携者亦数万”。近人张相时在《华侨中心之南洋》中说,“1835年,八莫共2000户,华人占1200户,人口一万数千,云南人居其大半”。中国玉石商人很多云集八莫,他们将玉石运回腾冲加工,又将做好的手镯、挂件等饰品返回缅甸销售。2019年八莫人口3万多,主要有掸、缅族和华侨、印侨。ccc保山日报网

  八莫是缅北军事要地,也是伊洛瓦底江向北航运的中段,水路南通曼德勒、仰光,北抵密支那、勐拱;公路北经密支那抵达片马和孙布拉邦。ccc保山日报网

  从腾冲去八莫,有四条路可走。北线,往密支那方向——过了中缅六号界桩(即甘拜地),就是昔董,从昔董横过去就是八莫。中线,往陇川章凤方向,是腾冲人去八莫的首选线路,因为路途最短。只要到了章凤,出去六公里左右就是洋人街。洋人街一半在中国,是章凤口岸;一半在缅甸,是拉允口岸。有意思的是,洋人街中间有一棵大青树,树西是缅甸,树东是中国。从拉允到八莫,只有80公里,2020年修通了二级公路。南线,从瑞丽出关到南坎、八莫。当然,这条线对腾冲人来说绕了一些,不是首选。相反,更多的人,选择了更隐蔽的一条——洪崩河口岸。ccc保山日报网

  洪崩河在哪里呢?最初我去洪崩河,其实是与拍鸟的朋友跟着定位导航去的,我并不清楚这里就是百年前通往缅甸八莫的马帮要道。ccc保山日报网

  腾冲—盈江—芒允—洪崩河—八莫这条线,对于今天的更多人来说实在过于隐秘,但它却是百年前从滇西切入缅甸中部曼德勒极为重要的一条。过去,马帮进入盈江坝,沿着浩浩荡荡的大盈江,经过太平、芒允、雪梨村,就到了洪崩河口岸。ccc保山日报网

  当我站在洪崩河山地俯瞰洪崩河口岸,它安静地藏匿在苍茫的绿色中,八莫地界的群山层层叠叠,狂野,荒凉,似乎藏匿着无数外人无法知晓的命运。ccc保山日报网

  洪崩河口岸是芒允古镇往八莫方向的国内最后一站,也是两岸边民自由往来、自由贸易的地方。街子只有一条直街,看不到什么高大的建筑,街两边的商铺多为铁皮顶、石棉瓦顶的低矮房屋,街面是水泥地,基本找不到过去作为古关(隘)口的沧桑感。百余户商家分别从事饭店、客栈、超市、药店、户撒刀具、缅甸食品批发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行业。做生意的老板,有福建的、腾冲的、盈江的、缅甸的,操着各自口音做着各自的生意。街子五天一赶,附近的石梯、大谷地等寨子的村民就会把家里该卖的都背到这里交易,再把需要的东西带回去。买东西的人除了远近几十公里内的村民、八莫的边民,还有很多电站的工人及家属。一个缅甸姑娘与她的奶奶来洪崩河五六年了,批发零售一些很便宜的食品和化妆品,她的愿望是能找到合适的人嫁在这边。铺子里的货卖完了,她就搭摩托回八莫进一些过来,顺便把这边的日常用品带回去卖。一来一往,就奔波在洪崩河与八莫40公里的山路上。ccc保山日报网

  我曾与边民一起踏过悬挂在洪崩河的竹桥,去到对面的小村,二三十户人家,均是低矮的空心砖铁皮顶房或是木板房,但爱美的女人都喜欢在门口种茉莉和栀子,香蕉一串一串地挂在门口。ccc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ccc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