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龙陵

喝一杯迎宾酒,醉在蛮旦

发布时间: 2023-05-22 10:32:07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LLL保山日报网

  本刊特约撰稿人 辉丽琴LLL保山日报网

  三月的蛮旦,大地复苏,山川叠翠。悠悠龙江水,一腔阿昌情!春天的序曲,从阿昌山寨唱响,拉开了龙陵蛮旦阿昌山寨“阿露窝罗节”的序幕。一夜之间,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山寨被“蹬窝罗”的激情点燃。蛮旦老寨子文化广场上,彩旗飘飘,身着民族盛装的阿昌人,翩翩起舞,用最热情的迎宾礼仪,欢迎远近宾客的到来。LLL保山日报网

  “一起跳起‘蹬窝罗’,日子越过越快活……”龙川江畔的阿昌山寨被节日的气氛渲染,山寨的内心被激情点燃。LLL保山日报网

  此次蛮旦之行,冥冥之中,兑现了十年前的一次约定,是我与阿昌人缘分的一种延续。再访蛮旦,我依然沉醉在“阿露窝罗节”浓烈的节日气氛里,被阿昌人简洁、朴素、美观的民族服饰深深吸引着。除了不失时机地加入“蹬窝罗”的大联欢,更多时间,我用镜头追踪着那些跳动的服饰。那些背筒帕、配阿昌刀的男人,那些戴大耳环、大手镯、银项圈,腰间系着长长飘带的女人。她们包头顶端垂挂的五彩绣球和蚂蚱花,还有腰带上的刺绣飘带,令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似一只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抓住了我的眼球,久久不愿放开,以致错过了好多精彩节目。而那群头戴向日葵花,来自芒麦阿昌民族完全小学的孩子,更是在人潮涌动的广场上格外醒目,她们不管走到哪里,总让人觉得有一束阳光照耀,那灿烂阳光下的一张张稚嫩笑脸,让我追随她们的身影按动快门,而每一次,她们都很配合地摆造型,这更让我的追拍“乐此不疲”。LLL保山日报网

  节日的鼓声越来越响,一拨又一拨的宾客到达,蛮旦民族文化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无论是在迎宾大门口,还是广场大树下,抑或是生活接待点,阿昌女人们头上那些美丽的绣球、簪花,还有朵朵鲜花,成了“跳动的音符”,灵动而优雅,亮丽而夺目。阿昌族青年男女包头上的这朵朵花儿,不仅是一种漂亮的装饰,还是他们视为“品性正直、心灵纯洁”的象征。在这花海里,在“蹬窝罗”的联欢中,没有一个人的情绪不被调动。我情不自禁卷入“蹬窝罗”的队伍里,一切的烦忧和不快,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此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LLL保山日报网

  夜幕降临,星星点灯。广场上越烧越旺的篝火,愈发点燃了人们的激情,“蹬窝罗”的队列,一圈又一圈,跟着节奏和舞姿变换,左右联动,前后穿插,逆圈转动……LLL保山日报网

  这样的氛围中,还有人坐得住吗?有,那就是沉浸在对歌情感中的人们。在村文化站的另一个院场里,是与“蹬窝罗”场面截然不同的另一场重头戏。围桌而坐的阿昌男女,正在开展形式多样的阿昌族山歌对唱,这边唱完那边起,女声唱罢男声接,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掌声此起彼伏,将蛮旦“阿露窝罗节”活动推向高潮。LLL保山日报网

  “阿昌生来犟,不哭就要唱。”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阿昌人,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能歌善舞的阿昌人,善于用唱歌和舞蹈来表达他们丰富的情感,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歌声。LLL保山日报网

  “知了三个,叫声满山凹;阿昌三个,唱得满山歌。”这就是阿昌山寨真实的写照。LLL保山日报网

  在阿昌人的对歌中,比较接近生活、最受人们喜爱的是山歌。阿昌山歌是阿昌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山歌对唱中,富有特质的音响声色,在质朴的阿昌族人中唱响,一句句山歌,在阿昌山寨飘出浓厚的文化味道。既是一种原生态的音乐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它反映了阿昌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感受,已成为阿昌族人民生活和劳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逢节必唱山歌也成了阿昌人不成文的规矩。阿昌人以歌助兴,以歌交流传情,场面轻松有趣,欢快热烈。相比城里年轻人用QQ、短信,甚至视频聊天这些现代化的通信方式,阿昌人对唱山歌的恋爱方式更让人觉得浪漫而直接。LLL保山日报网

  走在阿昌山寨,也随处可闻山歌的音韵飘来。LLL保山日报网

  “嗦嗦米唻呀、嗦米唻哆啦唻呀……”LLL保山日报网

  虽然听不懂歌词大意,我却被这原生态的歌声旋律感染,正痴痴地沉醉其中时,身旁的老友拍了我一把,问我在想什么,我说听歌。他又问听懂唱什么了吗?我摇摇头。他看着一脸懵的我,翻译道:LLL保山日报网

  “改革开放政策好,阿昌山寨换新装,惠农强农人心顺,科学种田粮满仓,公路修得金光亮,人畜饮水到村寨,彩电网络进万家,医保低保乐春光。”LLL保山日报网

  啊?听了他的翻译,我更是摸不着头脑了,这是阿昌山歌吗?他看出了我的疑惑,便说:“阿昌人对唱山歌,不仅仅是传承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是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近几年来,山歌中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与时俱进唱得响呢!”那语气和神情里,满满的都是赞叹和自豪。LLL保山日报网

  于是我想到了阿昌族人“阿露窝罗节”开启之前举行的祭祀仪式。LLL保山日报网

  在开节的前一天,寨子的领头人便组织人们选神树,搭祭台,扎青龙,立白象,供上祭品,吟诵《遮帕麻与遮米麻》,祝赞始祖开天辟地、创造人类、降妖除魔、重整天地的丰功伟绩,祈祷国泰民安、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庆贺民族团结,欢度丰收喜悦,祝福美好生活。而这些,都是为了让阿昌族子孙铭记阿昌史实,传承先辈拓疆建业、建立联盟部落的开拓创新精神,弘扬爱国忠臣“左孝臣”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创同“水稻之王”“户撒刀”一样的“史诗”。阿昌人用“阿露窝罗节”这样的形式,欢度节日、庆祝丰收、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商贸活动,不失为一种文旅结合的文化传承发展道路。LLL保山日报网

  夜色渐深,离开不知疲倦的节日现场,看着一路的星星点点,经过山路十八弯,我们一行来到山寨中好友的娘家住下,主人热情而周到的招待,给了我们一种回家的感觉。在阿昌山寨常见的杆栏式农家小院里,心,恢复了宁静,人,回归了自然。在山寨温柔的风声里,在偶尔传来的夜莺声中,我枕着龙川江而眠。迷糊间,见一背影驻足龙川江岸边,秉烛记录,上面写的全是阿昌族人依江居住,从事渔猎生产、亲水飘木、守渡口、渡筏子、顺流放排、挖沙建房等社会生产生活场景。LLL保山日报网

  而阿昌山寨,蛮旦制作阿昌服饰最好的手艺人王满,正在绣制阿昌服饰,把阿昌民族逢山开路、遇水修桥,无粮时开荒种禾、累了大树下乘凉,饿了舂碓踩米、制茶做饭的生产生活过程一针一线地用花纹和样式表达,用这种“穿在身上的历史”传承阿昌民族的信仰和文化;在另一户阿昌人家,一对新人喜结良缘,“长筷戏新郎”的节目引来宾客阵阵欢声笑语……而我,也身着美丽的阿昌民族服饰,跟着“阿露窝罗舞蹈”省级非遗传承人赵家忠老师一起,走村串寨,了解阿昌族村寨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语言、服饰、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新装穿起来,簪花戴起来,着一身阿昌服饰,我就是一名阿昌女人,跟随王满学习,挖地种麻,纺线织布,缝衣绣花,把最美好的愿望织进每一套服饰里,使其成为“行走的阿昌语言”,把阿昌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在这滇西南民族文化走廊地带之龙江河谷,在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阿昌山寨,体验阿昌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LLL保山日报网

  梦里,依旧山歌阵阵,舞姿激昂。而我,早已醉了!LLL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LLL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