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村的幸福生活(■身边人身边事)

发布时间: 2023-07-31 09:50:25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HHH保山日报网

  沧荣移民村远眺HHH保山日报网

  整洁宽敞的移民村大道HHH保山日报网

  本报特约撰稿人 赵仁贤HHH保山日报网

  “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越搬越富。别看我们这里是山洼洼,但家家户户吃穿不愁,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们感谢共产党,感谢移民局。”仲夏时节,在隆阳区潞江镇坝湾村沧荣小组,小组长包明先兴奋地对从北京前来做社会调查的几个大学生说。HHH保山日报网

  沧荣位于潞江镇坝湾村,是坝湾村的一个村民小组。由杭瑞高速潞江收费站下,沿六曼公路往怒江方向继续行驶10多分钟,即可进入这个在潞江集镇靠公路左侧的第一个村子。HHH保山日报网

  进入沧荣,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气却不失精美瓦蓝色一间二柱石牌坊,牌坊中央嵌有“和谐沧荣”四字。同行人告诉笔者,这个村子是2008年建小湾水电站时,从3个乡镇多个村民小组搬迁到这里的。前后分四个批次,累计搬迁了113户528人,掺杂了汉、彝、白、傈僳、景颇、傣等多个民族,取名为“和谐沧荣”。HHH保山日报网

  如今的沧荣一派欣欣向荣。村里全是一排排外形统一、规划有序的小洋楼。问及今日移民的感受,从水寨乡搬迁过来的一位大叔感慨道:“当初政府动员我们从老家搬迁出来,死活不肯搬,为了这个事情,那段时间我是寝食难安啊!不仅跟前来做工作的政府人员大打出手,还差点患上了焦虑症。现在你看,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HHH保山日报网

  沧荣移民村内,几乎每家每户大门口都有一辆小汽车,甚至有的人家还有两三辆。村民刘军告诉笔者,这种现象很正常,在搬迁至此的113户人家中,已经有60多户人家有了10万元以上的小汽车,最差的也是一辆农用三轮,还有一户人家什么都没有,那是因为娃娃在上大学,家里没人会驾驶。HHH保山日报网

  刘军今年38岁,一眼看上去就是个实在人,他是从瓦窑镇坡脚村搬迁过来的。他说:“从老家搬过来,感触最深的就是自己的受益增多了,姑且不说每人每年600元的生活补助,就拿产业这一块来讲,来到这里我办了个养猪场,去年出栏肥猪200多头,纯收入达到了70多万元,还有潞江坝的气候种啥有啥,现在种了2.5亩的火龙果,哪怕价格再低,每年也有一两万元的收入,还有9亩芒果,每年保底也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另一方面就是交通,客运站就在村门口,外出的时候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学校也在集镇上,从家到学校也是一眨眼的功夫,菜市场、卫生院样样方便,总体来说搬迁过来可以用百利无一害来概括。”HHH保山日报网

  村民刘玉花也是从瓦窑镇搬过来的,今年41岁。她利用自家临街的优势,开了个小餐馆,他们家的特色是手撕鸡。她之前跟丈夫是靠打零工过日子的,生活算不上苦楚,但也没现在这样安逸,现在仅她的这个餐馆每年就能赚个五六万元,还有火龙果和芒果等种植收入每年保底也有三四万元,比起村里很多农户算不上富裕,但至少比之前要好很多。HHH保山日报网

  小组长包明先说:“在我们沧荣,年收入10多万元根本不算什么!年收入四五十万元以上的大有人在。”据介绍,在113户移民中,养猪大户有18户,现在又有3户正在搭建圈舍;养牛大户有5户;养羊大户2户;还有不计其数的芒果、火龙果、蔬菜种植大户。HHH保山日报网

  包明先感慨:“要不是因为修建小湾水电站把我们搬迁到这里来,有的人一辈子都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据了解,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标,在移民的后期扶持过程中,国家不仅给移民们做了种植培训、养殖培训,还为他们带去了数以千万计的项目扶持,农户种植火龙果,每亩每年有400元的补助 就拿集体经济来讲,现在沧荣村建成了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一个、占地面积20亩的水果交易市场一个、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的水果仓库一个,就以上三项村里的集体经济年收入就达到了12万元,还有在建的800多平方米的集体商铺,一经建成,沧荣村的集体经济将年超30万元。HHH保山日报网

  夜幕降临,炎热退去,坐在小组活动室外的芒果树下,广场上跳舞的人越来越多,不时飘来阵阵芒果熟透的香甜——那是移民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幸福味道。HHH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HHH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