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腾冲

腾冲西源:守艺人的篾帽情缘(守艺人)

发布时间: 2023-09-25 09:27:52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GGG保山日报网

  □ 张玉蓉GGG保山日报网

  篾帽是一种工序繁琐的竹编工艺品,属斗笠类,其工艺精良、工序考究、制作方法特殊,俗称要经“七十二道脚手”,是传统手工艺品中的鲜见品。规格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其中以小篾帽最为精致美观。篾帽的帽面用细篾丝精心编织,底层为花胎,中衬为塑料纸(古为油纸),轻便耐用,遮阳防雨,稍加清漆淡彩,又可做室内挂饰,集实用与装饰于一身。所以,腾冲的篾帽一度以它优良的质量和优雅的造型赢得人们的钟爱。GGG保山日报网

  早些年,一般的篾帽都是作为农民上山下田劳作时挡雨的雨具,天热时也可当扇子扇风、闲时当垫子垫坐。精致美观的篾帽则作为年轻女性的“太阳帽”,家家户户都缺不了。因此,在当时,编制篾帽成了大多数手艺人的主要营生。如今,随着各种简单轻便、实惠的塑料雨具的增多,篾帽市场逐渐萧条,大多数人都不愿再编制篾帽了,但在西源街道侍郎坝社区里仁小区,仍有一群热爱编制篾帽的“守艺人”。GGG保山日报网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走进了郭仙英奶奶家。在她家的小院里,她和几位“老姐妹”正弯头驼背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专注地编制篾帽,有劈竹片的、有扯竹丝的、有编帽面的、有扎帽胎的……在她们面前,堆放着几十顶已完工的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篾帽成品,几名幼小而淘气的孩童在旁边嬉笑追逐打闹。深秋的早晨,天气微凉,阳光柔和地洒在奶奶们和孩子们身上,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GGG保山日报网

GGG保山日报网

  道明来意后,奶奶们争相向我们介绍起她们的这门手艺来。慈眉善目的郭奶奶今年已81岁,据她孙女说,奶奶因常年弯腰低头编制篾帽,导致脊柱变形驼背了,眼睛也花了,但奶奶思路仍然清晰,她起身拿起一顶快要成形的篾帽向我们介绍:“篾帽是用荆竹、大竹等劈成的竹片和扯成的竹丝编制而成,荆竹编成的篾帽最好,因为这种竹子韧性好、竹丝细密,竹丝越细编出来的篾帽就越密实、越挡雨;荆竹还有莹润的光泽,编出来的篾帽是金黄色的,非常好看。”GGG保山日报网

  同样高龄的邵思仙奶奶手脚比同龄人更灵活些,她也是从未间断过编帽子。逢上赶集日,她都会带上自己亲手编制的帽子和一些干货去售卖,每次都能卖上10余顶,这样不仅不用跟儿女要零花钱,还锻炼了身体。她一边灵巧地编织帽面,一边告诉我们:编制一顶篾帽大体需要四道工序,一层帽面、一层防水布、一层胚子、一层帽圈。但每一层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各种“篾”——穿顶篾、戗顶篾、长把、短把、腰线、花胎篾、撬篾和扎边篾等等,每一种篾都各有特色、各有讲究,而且每顶篾帽都必须如此,绝对无法省去一种。帽子表面一层的主篾分为“长把”和“短把”,编“转”部分用“腰线”夹勒,“修边”部分用“长把”独编;中心部分由“起顶篾”“穿项篾”和“戗顶篾”编成;内里一层“花胎”由“花胎篾”编成,用五根“撬篾”五等分成放射状,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扎边”时用“扎边篾”包扎,“扎边篾”又有一根单篾和两根细篾。GGG保山日报网

  听完奶奶讲述完整个编制过程,亲睹了她们的每一步实操,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民间会有“一顶篾帽要经七十二道脚手”之说了。我们还了解到,这些奶奶都是七八岁就开始跟着自己的母亲或奶奶学习编帽子,年轻时她们不但学得快,动作也麻利,编好一顶帽子交到供销社能抵0.6元,可以换一些生活必需品补贴家用,成了家里的好帮手。直至后来长大成人,也一直靠这个手艺养家糊口。在长年累月的编制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方法,比如:制作篾帽的竹子最好选择荆竹,而且要选择直溜、顺滑且成熟的;因为竹子都是现砍的、水分太大,在腾冲的雨季,为防止霉变,她们会把篾片和竹丝放在大锅里面用小火烘干……所有这些,都是她们在几十年的编制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从选材、削片、扯成纤细的竹丝、一直到编制成一顶精美的篾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及其文化特质。GGG保山日报网

  如今,生活富裕了,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一顶篾帽从削篾到编好至少需要3天,而且也卖不了几个钱,再也没有人靠这个来养家了。这群年逾80的老人手脚已不再灵便,眼睛也花了,可她们依然会经常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编制篾帽,一坐就是一整天。每次编制篾帽,她们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几根竹子、一把削篾刀,在她们的手里如同魔法一般,眨眼间就变成了一根根纤细的竹丝,再慢慢变成一顶经几十道工序的帽子。GGG保山日报网

  郭奶奶说:“我大半辈子几十年如一日地编制篾帽,对它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年轻时靠这个手艺活赚钱养家,现在老了编制篾帽也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GGG保山日报网

GGG保山日报网

  坐下来慢慢地、细细地编制篾帽,是老人们几十年的劳动惯性。一根根竹子、一片片竹片、一丝丝竹丝终日与奶奶们的生活为伴,这个手艺活不仅是她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她们老年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如今,篾帽不仅是一件生长在乡村的艺术作品,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这些老手艺人一直坚守的见证。GGG保山日报网

  看着这群满头银发的奶奶们,我们不禁在想,篾帽的工序如此繁琐,而且市场又不景气、价格也不乐观,奶奶们百年以后,这个手艺难道就失传了吗?GGG保山日报网

  社区工作人员董艳花似乎看穿了我们的心思,“我自小就在这个村子长大,也是看着妈妈、奶奶们编制帽子长大的,深刻感受到了她们对这种传统手工技艺的深厚感情。在我们的呼吁下,村子里已有不少妇女掌握这个绝活了。下一步,我们也会不断优化编制工艺,严把原材料关,力争将篾帽产品做到更加精致美观,并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各领域的支持,从手工艺品、旅游伴手礼、装饰品方面着手,不断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销售量。我们绝不会让这项手艺失传!”董艳花坚定地说。GGG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GGG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