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四维” 提升“四力”
【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隆阳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突出“四维” 提升“四力”
隆阳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巍巍高黎贡山下,一个动人的故事在传唱:高黎贡山跨州市少数民族移民群众搬出大山,开始了幸福新生活,实现“一步跨千年”。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由傈僳族乡村干部组成的“黎新”双语宣讲队,穿梭于集中安置点之一的隆阳区芒宽乡黎新小区,用民族语言、方言土话传播党的声音,让党的春风吹遍少数民族村寨。
“要听党的话、跟党走,才能过上好日子!”聆听宣讲后,集中安置的傈僳族群众扬玉花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近年来,隆阳区聚焦干部群众“喜欢听、听得进、听得懂”,从四个维度入手,着力提升理论宣讲凝聚力、吸引力、传播力、感染力,紧扣“主旋律”、唱响“最强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突出凝心铸魂
着力提升理论宣讲凝聚力
隆阳区倾力选拔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党员干部群众,组成理论宣讲人才库,成立永昌理论宣讲团等30个区级理论宣讲团队,覆盖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各重点行业部门,广泛依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报告会、万名党员进党校和基层党员会、户长会、群众会等平台,深入工作一线、生产一线常态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2022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共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1100余场次,覆盖干部群众6万余人次。
突出丰富载体
着力提升理论宣讲吸引力
隆阳区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载体,举办“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学习强国·学习达人”知识竞赛等活动,带动全区各级各部门形成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良好氛围。组建芒宽乡“黎新”双语宣讲队、金鸡乡育德社区“德育”宣讲队、辛街乡邹里社区“梦想家园”宣讲队、兰城街道“沙河方言讲政事”宣讲队等基层宣讲队伍,以田埂会、火塘会、喇叭会、板凳会、文艺党课等方式,用群众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讲形象、讲生动。
突出守正创新
着力提升理论宣讲传播力
隆阳区有效整合全媒体资源,形成强大的线上宣讲优势,用好“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推送学习宣讲内容。2022年以来,区级全媒体平台先后策划播出“砥砺奋进新征程 喜迎党的二十大”理论宣讲线上学习20场(次),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工作推进,创新策划开设《理耀隆阳·宣流永昌》《理耀隆阳·学典道理》等系列理论宣讲栏目,目前刊播40期。利用已建成的1094套应急广播终端,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群众家中、田间地头,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突出立德树人
着力提升思政课程感染力
隆阳区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文化思政、活动思政、实践思政为主要内容,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实施“五环思政”育人模式,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博物馆、文化馆等平台,依托入队仪式、入团仪式、“童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国旗下的讲话、开学第一课等载体,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从课本课堂延伸到书外校外,推动思政课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机融合,促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目前,全区已创建思政课示范学校6所、培养优秀教师6名、打造精品课程6个。
隆组轩 隆 轩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