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经济

小早市温暖大民生

发布时间: 2023-11-13 09:03:54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深秋的早上,太阳还未升起,位于隆阳区板桥镇青莲乡好善营的早市已是一片喧哗。早市里人头攒动,前来购物的村民络绎不绝。绿油油的蔬菜、热腾腾的包子、白花花的大米、亮闪闪的厨房用具……唤醒了村民一天的生活,集市里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KKK保山日报网

  早市位于穿村而过的大保高速公路与老320国道交叉处,充分利用了高架桥面遮风挡雨的优势。据说最先的早市在路边,只是本村村民售卖一些自家种植的、吃不完的小菜而已。20多年来,赶街的人越来越多,卖的东西也越来越齐全,不仅有猪肉、蔬菜、水果、大米、调料等,还有厨房用具、早点、服装、花草,全方位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KKK保山日报网

  早点摊位上,10多层蒸笼正冒着一股股白色的烟雾,一个个白胖的包子不断地从老板手中递到村民手中。“他的包子又便宜又好吃,我每天都要买一个。”一位大爷看到拍照的记者,忍不住夸奖。卖包子的老板叫张宝国,是好善营的村民,已在早市卖了6个年头的包子。张宝国说,夫妻俩年轻时赶集卖服装,近年来改行回家卖包子了,一天的早市能销售四五百个包子,生意还不错,虽利润有点薄,但天天都能见到收益。KKK保山日报网

  包子铺的另一端,一群人围着肉摊,等着买肉。摊主赵有洪手拿菜刀,按照村民的要求,熟练地操作着手里的工具。赵有洪是和睦郎的,离早市约10多分钟的车程。“我在这里卖了一年多了,每天销售200多斤,比之前在这里的肉摊生意还好。” 记者发现,才9点过几分,赵有洪摊位上的肉几乎就卖完了,仅剩3只猪脚。“一天能赚两三百块,就是集市有点小,要是再大点,能多卖些,就能赚得更多了!”赵有洪说。KKK保山日报网

  走出铁皮摊,早市东面的地摊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一两个小瓜、一把青菜、几朵菜花、一袋豆子、两三个茄子……一个个小摊拼接成两条地摊长龙。这里摆放的蔬菜数量虽不多,但挑拣得非常干净。“都是自家种的,吃不完就拿来卖,这都是今早刚拔的。”一位卖菜的大娘向记者介绍。“是呢,这些都是自家种的,买菜就要跟他们买,这里没有摊位费,价格便宜。”刚买了一把小菜的老人,以为记者要购买,主动当起了“推销员”。KKK保山日报网

  “真想不到,这街子说赶就赶起了,还吸引了那么多人。”好善营村民小组小组长陈会生说,这个早市大约开始于2002年,从最初的两三个人偶尔卖菜,到现在上百人的商贩,这与大保高速公路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是分不开的。KKK保山日报网

  “原先的早市在路边,人多车多,不安全。2019年才搬到这个高架桥下的。”在陈会生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在修建大保高速公路时,需要架桥从好善营通过,村民搬走建桥后,这里就成了一块空地,但这块空地,被一条直达西山边的水泥路与一条水沟分成了大小不等的两块。高速公路通车以后,这里杂草丛生,时常有垃圾,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影响着村民的出行。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中,村里投入3万多元,用两个多月时间,才把荒地改变成了早市与村民休闲娱乐的地方。KKK保山日报网

  “这是改路的,这是硬化地面的,这是盖厕所的 ,这是修停车场的,这是搭摊位的……”在陈会生的手机相册里,一块荒地向一个早市的变迁历程,一点点呈现在记者的眼前。KKK保山日报网

  从无到有,从路边到大桥下,从地摊到货柜;从几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村到几个村,早市犹如乡村的缕缕晨烟,让人感受乡土生活的味道。KKK保山日报网

  据了解,早市一公里范围内有陈家庄、柳上村、和睦郎、青莲村、木家庄、中坝等七八个村庄,附近村庄的村民早上都喜欢来这买菜。谁料到,这个700多平方米、不足30个摊位的农村早市,竟成了周边村民的半小时经济生活圈。KKK保山日报网

  “咋个现在才来,我们逛了要回去了!”早市入口处,一位70多岁的大娘正与迟来的同伴打招呼。她告诉记者,她们的家离早市也就走10多分钟,老姐妹们约着,几乎天天来,路也走了,身体也锻炼了,街也逛了。KKK保山日报网

  几位大娘是陈家庄的,离早市有一公里多路。“我们就爱逛这里,想买什么有什么,菜还多,好买。 虽然自家村子边就有早市,但还是喜欢上这里。”大娘的一位同伴举着买到的水瓢和小锄头说。KKK保山日报网

  米摊前,一位大娘正在打电话。“老头子,赶快骑车来好善营,我买了一袋米,拿不动。”大娘打电话的声音,好似跟周围的人分享着她买米的快乐。看到记者,她笑了笑说:“我今年74岁了,不行了,拿不动了,让你大爷骑自行车来拿。”KKK保山日报网

  杨雪梅是好善营的村民,自打早市开始,就一直在这卖菜。“我可以算是早市最先卖菜的人了,那时修大保高速公路,修路队总喜欢来村里买菜,尤其喜欢吃丝瓜,我就一篮一篮买回来再卖给他们,赚点差价。那时孩子小,不能外出打工,觉得做菜生意也能赚点,就试着在村里卖菜了,想不到,一卖就卖了20多年。” 如今的杨雪梅,孩子们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可以享福的她还在卖菜。“从前卖菜是养家糊口,现在卖菜是个人兴趣,管它赚多赚少,动着就好,健康就行。”摊位上摆放着40多种时鲜蔬菜的杨雪梅一边照看生意,一边跟记者交谈,言语中透出对这份职业的喜爱和对早市的依恋。KKK保山日报网

  上午10点多,早市的人群逐渐散去。“晚上7点,这里还有老年人来跳舞。早上方便村民免费摆地摊,晚上方便村民健身娱乐活动,一举两得。”陈会生说。KKK保山日报网

  走出早市,离开桥洞,明媚的阳光让人眼前一黑。我想,夜幕中,灯光下,早市里,定有一群老年人踏着音乐的节拍,欢快地舞动着。本报记者 杨 桦KKK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KKK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