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新闻

激活文化传承活力 ——腾冲传统民族文化“走”进学校大课间

发布时间: 2024-01-15 11:01:49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9421-21.jpg RRR保山日报网

  早上十点多,腾冲市明光镇自治完小,孩子们穿着蓝红相间、色彩鲜明的民族服饰,在冬日的暖阳下,伴着嘹亮清脆的“呜呜、哟哟”呐喊声、细腻而有穿透力的“唰唰、嘶嘶、滋滋”三弦声跳腾、旋转、踢腿、摇摆,笑容、动作、音乐和山间大自然的声音相互交织融合,形成一幅极具民族特色且震撼人心的画面。RRR保山日报网

  自治完小地处高黎贡山西北的明光镇自治社区,是腾冲市最北部,处于中缅边境的一所寄宿制口岸小学,始建于1952年,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306人,其中少数民族220人,202人为傈僳族。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多年来,自治完小结合自身边境民族小学的特点,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持续优化课间十分钟,把打跳、三弦等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大课间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继承、弘扬传统民族文化。RRR保山日报网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的角色也逐渐转变成文化传承的关键阵地,特别是对于明光这样历史悠久、传统民族文化深厚的抵边地区而言,把优秀民族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无疑是激活文化传承活力的关键一步。”自治完小校长曹发强介绍。RRR保山日报网

  回溯15年前,自治完小任教的赵雪梅老师在学校例会上说道:“傈僳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减弱,对于如何将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日常,是我们必须迈出的一步。”为了实现这一想法,赵老师连同学校其他老师,对傈僳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决定将傈僳族最具特色的民俗之一“打跳”融入学校大课间,并对傈僳族歌舞进行学习、改编,改变其以往简单的传统围圈打跳的方式,加入丰富的阵型变化,既保持“打跳”高度互动性,又保证动作场面的整齐划一,经过不断磨合、征求意见后形成大课间《瓜切切》。在教学过程中,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互动教学,使学生们不仅学会舞蹈的技巧,更能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让学生在每次跳舞时,都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邃与魅力,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RRR保山日报网

  如今,《瓜切切》已多次被省市级媒体采访报道。自治完小通过《瓜切切》这一文化符号,构建起学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桥梁,被外人所广泛熟知。同时,又衍生出《嘟哒哒》《林中爱在升腾》《玉米飘香》等优秀民族特色舞蹈,其中《嘟哒哒》登上央视三台《舞蹈世界》、央视少儿频道《全国新农村舞蹈美育工程展演》以及《全国小荷风采舞蹈大赛》等平台,让腾冲民族舞蹈在天安门广场、鸟巢、长城等地方得以绚丽展现。杨 昆 曹发强RRR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RRR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RRR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