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隆阳
亩均增收千元以上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隆阳区核桃低效林改造成效显

发布时间: 10-15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十四五”以来,隆阳区大力推广核桃低效林改造项目,改造后第三年核桃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根据测产数据统计,隆阳区2021年实施的2万亩核桃低效林改造项目,2024年干果增产达 2400吨,农户核桃增收2400万元,受益群众达7900人。ddd保山日报网

  隆阳区核桃种植历史悠久,从20世纪70年代对农户房前屋后铁核桃进行嫁接改造开始,经过数十年发展,全区核桃种植面积达130万亩,覆盖农户15.6万户,10万亩以上核桃基地乡镇6个,5万至10万亩核桃基地乡镇8个,核桃成为隆阳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业产业之一。但是,由于长期粗放式管理,核桃林郁闭度较高、树体高大、丰产性能差的问题日渐突出,导致核桃采摘难度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ddd保山日报网

  针对核桃种植存在的问题,隆阳区依托国家造林补贴低效林改造、省级木本油料提质增效和低效林改造项目,持续开展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十四五”以来,该区共投入资金1040万元,完成核桃疏密降冠改造3.5万亩,同时以乡镇为单位同步打造丰产优质示范基地,建成乡镇主要领导核桃提质增效样板林34块、面积3400亩,村级示范点105个、面积5250亩,示范带动农户开展疏密降冠改造面积达5万亩以上。ddd保山日报网

  经过低效林改造,核桃品质和产量得到大幅提升,改造后第3年每亩干果产量从改造前的60公斤提高到180公斤;树冠矮化进一步降低了采收成本,采收方式由传统的请工采收逐步转变为农户自采,每亩采收成本降低150元;低效林改造使林下空间得到释放,实现了“树上有果、树下有经济作物”的立体发展模式,林下作物每亩收入提高500元左右,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核桃品质、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效益的目的。经综合测算,疏密降冠改造后核桃和林下作物每亩增收1500元以上,综合产值达2000元以上。ddd保山日报网

  水寨乡水沟村吊水组的杨国明种植核桃15亩,低效林改造前共有180株,果小、产量低,每亩产值仅600元左右,加上林下冬小麦种植收益,每亩产值不到1300元。低效林改造后,杨国明在林下种植了万寿菊,仅此一项,亩效益就达1500元左右。加上核桃和冬小麦收入,今年的亩产值有望突破3000元。ddd保山日报网

  “我们水沟村有核桃总面积4800亩,前期纳入项目改造了2900亩,成效明显,2024年,我们又自行改造了1000亩。”水寨乡水沟村总支书记仇琳美告诉记者,由于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农户从一开始的不会改、不愿改变成了如今的我要改、主动改。ddd保山日报网

  “未来,我们将继续抓实抓好核桃低效林改造工作,对重点区域千亩连片基地实施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扩大项目覆盖面和受众人口,提高核桃产品质量和产量,巩固隆阳区优质核桃基地,努力做优核桃产业。”隆阳区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升良说。[傅华平]ddd保山日报网

微信图片_20240926114220.jpg

  责编:刘自明ddd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ddd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