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金融活水润泽民营经济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人民银行保山市分行(以下简称保山分行)以开展民营小微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突破口,推动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落实落细,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服务机制,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方式,开展银企融资对接,稳步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末,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00.67亿元,同比增长32.5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9.73亿元,同比增长5.52%,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1.01亿元,同比增长15.56%。
构建金融机制,提升政策传导效率。保山分行牵头实施“保山市金融服务普惠小微企业三年提升行动”, 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制订印发了《保山市银企合作制度》《保山市普惠金融服务港湾建设工作机制》,依托保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统筹整合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常态化、多样化惠企服务工作,并会同工信部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深入各县(市)组织开展“一起益企”惠企政策行动,有针对性地为民营企业制定融资服务方案,合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堵点。在2024年中小企业服务月暨“三赋”专项行动中,保山分行与市工信局认真为企业开展金融政策宣讲及融资对接服务,部分企业与金融机构现场达成了业务合作意向。
创新金融产品,赋能民营产业发展。保山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了“云农养殖贷”“果蔬贷”“肉牛贷”“金叶贷”等创新型信贷产品,化解民营小微企业抵押品不足,担保困难等难题。其中,富滇银行保山市分行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成功发放“云农贷—肉牛养殖”肉牛活体抵押贷款3023笔,金额1.76亿元,解决了养殖户长久以来因缺乏抵质押物而难以融资的难题。保山分行还以产业链条为核心,立足石斛等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指导金融机构基层党组织与村党支部、企业党组织开展联合共建,通过建立“金融+产业协会+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全流程链式金融服务,创新推出“石斛贷”专属信贷产品,目前已发放贷款7552笔金额4.68亿元;工行保山市分行、农行保山市分行面向辖区内从事咖啡产业的民营小微企业推出了“保山咖啡贷”产品, 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实际资金需求以及偿债能力进行合理确定,单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对于咖啡种植面积较大的民营小微企业可实行“一项目一方案”批量化服务,做到了流程最简化、利率最优惠、期限最灵活。截至9月末,保山咖啡贷已对接咖啡企业15户、授信3户、余额1600万元。
运用融资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方式。保山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融资服务平台的应用与业务创新力度,将动产融资抵押担保品从“应收账款”扩展至活体抵押、收益权、专利所有权等多个方面,大力发展动产融资业务,有效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云南奥福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在得知该企业有融资需求,但受制于土地、房地产等传统抵押品不足,难以获得贷款支持的情况后,保山分行积极协调隆阳农村商业银行主动对接,拓宽先进制造业企业抵(质)押物范围,以公司的发明专利为质押,为其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200万元,年化利率5%,贷款期限3年。该笔贷款是保山市首笔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实现了保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零的突破。
设立金融港湾,优化金融服务方式。保山分行依托市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普惠金融服务港湾,对窗口平台工作人员进行普惠金融服务政策培训,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现场金融政策宣传,对有贷款需求的企业,现场指导其开展线上融资对接和咨询,或由窗口平台工作人员登记后转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跟进对接开展服务。同时,依托普惠金融服务港湾,创新打造线上“贷款码+普惠信贷产品电子书”服务模式,收集整理全市20家金融机构支持普惠小微企业的有代表性的贷款产品,通过中小企业服务窗口平台普惠金融服务专柜、金融机构网点等渠道布放“贷款码”,市场主体扫码即可线上了解,并比较不同信贷产品的准入条件、利率、额度、期限等,通过预留电话进行咨询,进一步畅通金融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范应胜]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