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龙陵

小“仙草”的大能量

发布时间: 05-26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采摘。侯云鹏摄   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野生石斛资源的调查到保育;从把好鲜条上市前的市场准入关;从打造“庭院经济”到“云端经济”……近年来,有着“中国紫皮石斛之乡”美誉的龙陵县,正让一株株“小仙草”,成为联农带农富农的“新引擎”。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人工种植石斛,到如今全生产链的不断完善,龙陵县紫皮石斛面积及产量均超过全国的70%和全省的80%,不仅构建起“十百千万”的产业发展格局,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也突破了75亿元。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种业选育促产业发展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近年来,随着野生石斛种类和数量的急剧减少,做好石斛的保护和培育工作,迫在眉睫。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遗传资源有限,育种周期长。”是石斛培育中遇到的最棘手难题。龙陵县石斛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寸德仓告诉记者,石斛种类虽多,但可用于新品种培育且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资源有限,导致遗传多样性不足,限制了石斛的育种创新。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为有效解决石斛培育中遇到的难题,龙陵县石斛研究所在广泛收集不同地域、不同生态环境的石斛资源后,在建立起的丰富种质资源库中,用生物技术、优化栽培管理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来加速石斛生长发育和缩短育种周期,逐一破解了培育的难题。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种苗繁育。徐静摄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据了解,目前龙陵县已建成云南省石斛种质资源圃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石斛育种、制种专家工作站2个;新培育21个石斛品种,推广种植10个品种;收集并鉴定石斛种质资源202种,保存种质资源2866份;《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收录的国产石斛74种,其中龙陵原生种有42种;实施校企联合建成组培中心1个、年生产量3000万株;与中国农科院等30多个科研院校和业内企业合作,实施国家、省级科研项目30项,获国家认证专利64项;制定紫皮石斛中药材标准1个、国家林业行业标准1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3个、团体标准8个;2018年5月,由龙陵县石斛研究所起草的《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紫皮石斛》成为中国第一个石斛领域的食品标准,同时,龙陵紫皮石斛也成为全国首个“药食两用”准入的石斛种。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采样检测保石斛品质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每年的10月下旬至12月,是石斛采样员和检测员最忙碌的时刻。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寸德仓告诉记者,目前龙陵县共有6000余户2.5万余人石斛专业种植户,累计种植石斛4.6万亩,年产鲜条1.35万余吨,每年的石斛采样和检测工作要近两个月才能完成。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直播。徐静摄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如何精准高效地做好石斛采样工作,把好石斛采样关?龙山镇石斛采样技术员刘海莎告诉记者,因石斛采样要求非常高,每个样品总重量不得低于150克,作为采样技术员的她,必须在72小时内将新采摘的样品送达检测中心进行检测,这个过程异常考验耐心和责任心。刘海莎说:“龙山镇18个村(社区)中,种植石斛的就有16个,每年采集石斛样品约1000余个,每一个样品都不容出错。”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记者了解到,像刘海莎一样的石斛采样员龙陵县有40余名,石斛采样期间,他们两人一组,严格按照石斛产地采样标准要求开展工作,采样完成后,还需进行登记和签字确认。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石斛采样工作至关重要,石斛检测工作也同样重要。如何快速准确的检测出石斛样品合格与否,考量着每一位检测员的技术水平。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检测。徐静摄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龙陵县石斛检测员寸淑娟告诉记者,2024年是她第一次参加针对石斛中的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等方面指标的检测工作。由于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要求高,作为检测员的她每天大约要工作12个小时,3至5人的检测团队每天只能检测石斛样品200余个。寸淑娟说:“石斛检测很辛苦,但食品安全更重要,如果我们不把好这个关口,消费者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记者了解到,龙陵县从2012年开展石斛检测工作至今已有14年,在每年3500批次的样品检测中,合格率均达99%以上。保山市检验检测院食品和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杨艳告诉记者,每天检测结束后,他们会第一时间出具石斛检测“快检报告”,检测合格的石斛样品,由龙陵县石斛协会开具《采收证明》,批准种植户采摘石斛并进入市场售卖;检测不合格的石斛样品,则由龙陵县石斛协会将检测结果反馈到各乡镇进行监管,一个月后由种植户提出复检申请,直到检测合格后方可采收、运输、售卖,以此保证流通市场的石斛产品合格率达100%。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石斛+N”模式助农增收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龙陵县龙江乡蕨叶坝村赛缅小组,村民鲁大龙在政府“石斛+N”模式的推广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颗“小仙草”带来的“魔力”。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2007年种植石斛线下售卖鲜条,到2021年涉足石斛花销售,再到2024年12月尝试网上直播,鲁大龙的5亩18万盆(丛)石斛花,在每年暴花期通过互联网直播,每月能为其带来一万多元的收入。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仿生栽培。侯云鹏摄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今年是第二届中国(龙陵)石斛花卉节,相比第一届石斛花卉节,无论在参展量、交易量上都取得了新突破,今年石斛花卉节期间,我们公司交易额达400余万元,其中线上交易350万元,线下交易50万元。”龙陵县林源石斛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志华说。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寸德仓告诉记者,目前,龙陵县正在积极探索推行“石斛+N”业态新模式,现已建成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1个、石斛花卉主题公园及街区5个、石斛3A级景区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石斛庭院经济示范点12个、石斛花卉种植基地50余个、石斛花卉设施农业基地7个、电商直播基地15个;发展石斛花卉种植庭院经济户1100余户;组建电商直播团队300余个,石斛花卉及农特产品销售团队186个,年销售石斛花卉600万余盆,实现产值5亿余元。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庭院经济”到“云端经济”,从“单打独斗”到“联农带农”,近年来,龙陵县以石斛为媒,让“仙草”变“金草”,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龙陵方案”。截至目前,龙陵县约7.5万余人从事石斛产业,占全县总人口的24.5%以上,人均年收入达7600余元,带动3000余户1.2万余名脱贫人口增收致富,石斛产业名副其实地成了龙陵县联农带农富农的“新引擎”。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本报记者杨清华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