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椒记 (一线讲述)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玉米辣椒套种现场。孙继敏 摄
讲述人:朱亚纯 (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挖沙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为推进挖沙村工业辣椒种植,我们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前期可没少下功夫:邀请辣椒收购老板进村讲市场前景;请种植专家入社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村干部和驻村队员则挨家挨户做宣传……通过铺垫,最后终于敲定:由驻村干部和群众一起,集体耕种八亩工业辣椒做试点。
经过讨论和筹备,在专项会议上我们确定了种植方案:承租村委会旁的土地,在播种玉米时套种辣椒苗,既不浪费土地,也能促进集体经济增收。该决定迅速得到村民的响应。
试种当天,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田埂上时,我们早已聚集在挖沙村口的工业辣椒种植地。望着眼前平整好的土地,干部和村民都摩拳擦掌,干劲十足。
“老刘,你负责带领几个人在这边开沟,注意沟的深度和间距要符合标准!”“李嫂,那边的玉米种子分发由你负责,一定要保证每个地块的用种量。”“小朱,辣椒苗移栽要紧跟玉米播种节奏。”主任和副支书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工作。在大家的明确分工下,田间地头很快就热闹起来。
开沟盖膜的村民手握锄头,弓着身子,一锄一锄地在土地上划出整齐的沟壑;撒种的村民则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上;浇水盖土的村民紧跟其后,用铁锹将土壤轻轻覆盖在种子上,动作轻柔而娴熟。大家一边劳作,一边说笑,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丝毫不觉得疲惫。
最令人感动的是村里的“老把式”们,他们主动发挥经验优势,在田间来回巡视,不时给年轻人们指导技术要点。“小姑娘,你这水浇得有点少,这几天天热,水少了辣椒苗后期难活。”刘大爷耐心地向我传授种椒的经验。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大家的种植技术越来越熟练,耕种效率也不断提高。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头顶,气温逐渐升高,但大家的热情丝毫未减。村里的后勤人员将准备好的饭菜、凉茶送到田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分享着劳作的快乐,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上空。短暂的休息过后,大家又迅速投入到紧张的耕种中。
经过两天的共同努力,八亩工业辣椒顺利完成套种,看着这片承载着大家希望的土地,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等这批辣椒丰收了,咱们村的集体经济肯定能上一个新台阶!”“到时候,我们跟着种,收入也能增加不少,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孙继敏 整理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