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小绿豆焕发新活力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近年来,隆阳区通过科学繁育保山透心小绿豆种子、推广全程机械化示范种植,推动小绿豆产业发展,让传统特色保山透心小绿豆产业焕发新活力。
连日来,孙文冲每天都要聘请几名村民来田里帮忙采摘小绿豆。为了推广种植小绿豆,作为辛街乡水眼村的村支书兼主任,他自己种了30多亩小绿豆。孙文冲说:“小绿豆产业在种小春这一季,相对于小麦、油菜来说,它的投入少,收入比起来算是比较好的。我种植的小绿豆每亩产量在200多公斤,总产量有5000多公斤,毛收入在4万元左右,对家庭收入这块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水眼村一共种植小绿豆2500多亩,平均亩产量为200公斤,亩产值为1300元左右,是村里小春种植的主打作物。
在汉庄镇云瑞村的云南丰耕农业有限公司基地里,经过改良的收割机这段时间开始下田收割小绿豆。只见它在田里转来转去,不一会儿就收割了一大片地块的小绿豆。这里种植的是制种小绿豆,区农业部门同时在这里示范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农业推广研究员张朝钟介绍:“我们在丰耕农业这里放种500亩,通过机械化操作、机械化播种、机械化防控、机械化收获,每亩可以节省成本500元左右。这500亩可以繁育透心绿豆种子75000公斤,可以满足7500亩的用种需求。”
据了解,保山透心小绿豆是隆阳区地方特有的稀有品种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已有250多年的种植历史。为了发展好这一传统产业,农科人员坚持选育良种,推广科学种植,机械化作业。
“我们在栽培技术选育良种方面,进行了育种示范推广的工作,每年原种和原原种繁殖1000亩左右,一级种繁殖5000亩左右,每一年要保证5万亩左右的良种更新。采取全程机械化作业,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采取绿色防控,在选择抗性好的良种外,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控技术,保证品质。同时,采取‘科技+基地+企业’的模式,把收储加工企业与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产品与市场结合起来,增加种植效益,增加综合效益。”张朝钟介绍。
在农科人员与种植户忙碌收获的同时,保山透心小绿豆加工企业也开足了生产马力进行成品加工、销售。
保山达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蔺说:“这几年保山小绿豆的势头很好,品质也越来越好,以前只是在保山或者云南省接受度高一些,现在全国各地都知晓了,公司每年专门跟老百姓收小绿豆,支付的资金达2000多万元。”
2024年至2025年度,隆阳区在板桥、瓦窑、辛街、永盛、河图、西邑、丙麻等12个乡镇(街道)推广种植保山透心小绿豆8万余亩,总产量达1.2万余吨。目前,隆阳区已有保山达湾食品有限公司、保山品滇商贸有限公司、保山同心食品有限公司3家小绿豆龙头加工企业,总年产值8000余万元,保山透心小绿豆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又一助力。
寸喜梅 赵春良 金 润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