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苑

粽香深处是故乡

发布时间: 06-03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本刊特约撰稿人 赵仁贤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端午节还没到,但老赵的家里已经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茶几上,鎏金礼盒堆叠成小山,水晶粽、火腿粽、黑松露和牛粽一应俱全,真空包装上的二维码闪着科技感的蓝光,仿佛在无声炫耀着高昂的身价。尽管二十年来,此番场景都会如期上演,但老赵却从未尝过一口它们的味道,而是在端午节前两天,将这些粽子全部打包带回老家,分发给乡亲们。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老赵的家在腾北边境的一个小山村,尽管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平房,路灯也通到了家门口,殊不知四十多年前,这里像被时光遗忘的褶皱。老赵的家蜷缩在半山腰,三间土坯房摇摇欲坠,墙缝里长出的狗尾巴草在风中瑟瑟发抖。每当暴雨倾盆,父亲就得踩着梯子,用稻草修补屋顶,母亲则在屋里摆满坛坛罐罐,接那滴滴答答的雨水。最揪心的是冬天,土坯墙挡不住呼啸的山风,全家挤在漏风的棉被里打颤。在同样四面漏风的教室里,老师讲述着城里的路灯、小汽车、带空调的楼房这些对于老赵来说陌生到无法想象的话题。每每那时,年幼的他只能把冻得通红的手缩进袖口,盯着黑板上歪歪扭扭的“未来”二字出神。被翻得发毛的课本边角,教室角落发霉的墙皮气息,成了老赵窥探山外世界的唯一窗口。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日子就这样在饥寒交迫中一天天过去,老赵甚至不知道粽子是什么味道。直到十五岁那年,他考上了县城的初中,成了村里第一个进入县城初中读书的人。第一次走出大山,教室里明亮的灯光,雪白的墙壁,还有同学们身上干净整洁的衣裳,都让老赵既新奇又自卑。课桌上刻着往届学生留下的涂鸦,他用指尖轻轻摩挲那些凹凸不平的痕迹,仿佛在触摸另一种人生。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端午节前一天,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屈原投江的故事:“百姓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包了粽子投入江中……”老师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所以每年端午,我们都要吃粽子,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我妈包的蜜枣粽可甜了!”“我奶奶包的鲜肉粽,咬一口直冒油!”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炫耀着,老赵却缩在角落里,手心攥出了汗。他盯着课本上粽子的插图,那三角形的模样,裹着翠绿的粽叶,脑海中一遍遍幻想着粽子的味道。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放学后,老赵一路狂奔回家。山路崎岖,他摔了好几跤,膝盖和手掌都擦破了皮,渗出的血珠混着泥土,在裤腿上晕开暗红的痕迹,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蜿蜒的山路上晃动,像一道孤独的剪影。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妈,老师说这个周末是端午节,要吃粽子,同学们也都说了要带粽子到学校去吃,你做给我。”他冲进家门,气喘吁吁地说。母亲正在灶台前做饭,几缕灰白的头发粘在汗津津的额头上。原本母亲想痛骂他一顿,可见到儿子膝盖上的伤口和眼底闪烁的期待,到嘴边的责备又咽了回去,随即淡淡地回复:“好的,我做给你。”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嘴上已经答应,可是又上哪去找粽叶包粽子呢?老赵的母亲暗自说:“自打嫁到这个村里,就没见过端午节有人家吃得起过粽子。”但为了儿子,母亲还是挨家挨户询问,结果跟她想象的一样,走遍全村也没找到一片粽叶。彼时,已经到了深夜,母亲累得瘫坐在厨房门口。山风掠过屋后的竹林,沙沙声里突然夹杂起细碎的“啪嗒”响。母亲恍然:“草果叶,对,就用草果叶。”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母亲重新点燃煤油灯,朝屋后的山洼走去。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第二天早上,母亲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食材,为了让孩子在同学面前有面子,她还特意安排丈夫到山里找了一些野生菌骨朵用来做陷。忙碌了大半天,一锅用草果叶包裹的“粽子”终于在灶台上咕嘟作响。母亲用筷子轻轻戳了戳“粽子”,确认熟透后,才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出,放在竹筛里沥干水汽。老赵数了数,一共6个。他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竹筛里的粽子,母亲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想法,说道:“我们不吃,你全都带去吃吧。”说着,母亲就把所有的粽子装进了一个已经被摔得坑坑洼洼的铝饭盒里。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山路蜿蜒,老赵把饭盒抱在怀里,像揣着个宝贝。平时七八个小时的路程,那天老赵仅用了六个小时就走完了。到学校时,尽管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但他还是强忍着,希望等同学到齐了与大家一起分享。等好不容易到齐的同学各自拿出粽子,老赵也不例外,满心欢喜地从枕头下掏出饭盒,再小心翼翼地打开。不曾想经过一路颠簸,原本翠绿的粽子已经彻底变成了古怪的斑斓色,彼时他心里已经涌上一股不祥的预感。可谁知,当他还在为到底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剥开里面可能早已面目全非的粽子而犹豫时,一个眼尖的同学突然喊道:“你家的粽子竟然不是粽叶包的?”说着,便把从家里带来的粽子拿给老赵看。“你看,粽子是要用粽叶包的。”原本就涨红的脸瞬间烧到了耳根,老赵的手指死死抠住饭盒边缘,铝皮冰凉的触感刺得掌心发麻。周围此起彼伏的惊呼和嗤笑像潮水般涌来,老赵硬着头皮解开了捆在粽子上的细线,那一刻,老赵在心里早已默念了一万遍“苍天保佑,保佑我的粽子是全班最好吃的”。可正所谓怕啥来啥,当他撕开草果叶的一瞬,显现出来的却是一个迷彩纹路的米团,模样可谓是说不出的潦草。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这是啥?发霉的石头吗?”“闻着像草药汤泡饭”“叶子都没洗干净吧?”同学的嘲笑像受惊的麻雀扑棱棱散开。虽然觉得颜面尽失,但老赵还是要强地说:“我妈说了,草果叶要比粽叶香几十倍。穷人都用粽叶,只有有钱人才能使用草果叶。”老赵声音发颤,强行送入口中的一小块粽子,瞬间让其尝到了野菌的泥腥混合着草果叶的涩味。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老赵攥着黏糊糊的饭团,喉咙像被草果叶的纤维死死卡住。他踉跄着撞开教室门,身后传来哄笑声与桌椅碰撞声,跌跌撞撞跑下楼梯时,铝饭盒“哐当”掉在水泥地上,迷彩纹路的粽子滚进排水沟,被浑浊的雨水瞬间吞没。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老赵跑回宿舍用被子捂住脑袋,豆大的泪珠打湿了大半个枕头。第二天天一亮,他便头也不回地往家跑,跌进门槛时,母亲正踮着脚修补墙上的裂缝,石灰粉簌簌落在她补丁摞补丁的蓝布衫上。“妈,这学我不上了!”老赵把书包狠狠摔在地上。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任凭父母怎么哀求,老赵躲在房屋里一言不发。父亲急得直跺脚,母亲抹着眼泪,可老赵依旧把自己锁在了自己那昏暗而又逼仄的世界里。老赵一直都是比较听话的孩子,突然这样父母也瞬间没了主意。无奈之下,母亲只能找来平日与老赵无话不说的三叔。经过三叔在门外苦苦哀求,老赵终于把门打开,并向三叔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三叔一边安慰老赵,一边若有所思地抽着旱烟说:“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我送你去学校。”遂出了老赵家。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当夜,老赵蜷缩在被窝里,听着屋檐下的雨珠啪嗒啪嗒地砸在青石板上,门缝漏进的微光里,父母的低语声断断续续飘来。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间,他又看见同学们指着变形的粽子哄笑,猛地惊醒时,枕巾已经湿了大半。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天还没亮透,院子里突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老赵贴着窗户张望,只见三叔右胳肢窝里夹着一捆粽叶,后面是村里的几个婶子。“二狗子!二狗子!二狗子!”三叔扯着嗓子喊,“赶紧出来给老子搭把手。”老赵推开门,堂屋的八仙桌上,婶子们已经忙活开了。王婶把糯米倒进木盆,清水漫过米粒时,泛起细碎的银光;李婶已经把鸡毛拔得干干净净,张婶正用井水冲洗粽叶,宽大的叶片在她掌心舒展,像一只只翠色的小船。“二狗子快来。”她抖落粽叶上的水珠接着说:“帮婶子把这些叶尖剪掉,包出来的粽子才周正。”老赵迟疑着走过去,指尖触到叶片的瞬间,清凉的触感让他想起了昨天草果叶粗糙的涩意。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灶台前,三叔把老母鸡剁成大块,金黄的鸡油在铁锅里滋滋作响。还没等老赵反应过来,一个个拳头大的粽子已经包好准备下锅了。老赵蹲在灶台边添柴,火光映得他脸颊发烫。柴火越烧越旺,大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起白汽。当第一锅粽子出锅时,整个屋子都飘满了甜香。三叔挑出最大的一个说:“婶子们包的粽子,可比学校那些娃强多了。”张婶用围裙擦着手,眼角笑出细密的皱纹。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晨光刺破云层时,三叔把装满粽子的竹筐系在老赵背上。“走吧!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了,老子杀猪帮你庆祝。”三叔的话音里带着暖意。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背着叔婶们的心意,走在离家的山路上,老赵深知身上背着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爱,更是全村人沉甸甸的希望。想着想着,鼻子就不自觉地酸了,他恶狠狠地扇了自己几耳光不由自主地说:“我就是个混账东西。”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待老赵走到校门口时,夕阳已经挂在了老槐树枝丫间,他攥紧书包带,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的痕。教室里飘来喧闹声,老赵刚跨进门槛,骤然安静的空气让他耳膜发疼。“这不是草果叶粽子哥吗?”刺耳的声音在寂静中炸开。老赵垂眸瞥见自己被磨破的布鞋,突然想起今早三叔挑着竹筐时,肩膀被扁担勒出的红痕。他唇角扬起个淡淡的弧度,像山间清晨的薄雾,不疾不徐地将竹筐放在讲台上。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都来分吧。”他的声音沉稳得惊人,而他则是默默坐回座位,从书包里取出卷边的课本。翻开练习册,铅笔尖悬在空白处顿了顿,落下的字迹比往常更遒劲——那些嘲笑像落在荷叶上的水珠,轻轻一滚,便坠入泥土滋养新的芽。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后来的一个周末,老赵回家得知,那天李婶带来的老母鸡原本是用来给正在坐月子的儿媳补身子的,但听说了老赵的事情后,她毫不犹豫地把老母鸡杀了给他包粽子。想起当天热闹的种种,此刻那些温暖的片段,都化作锋利的针,一下下戳着他的心。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当晚,老赵在煤油灯下翻开日记本,钢笔尖在纸上洇出墨团。“我拿什么还?”五个字被反复描粗,力透纸背。他还在周记里写道:“乡亲们给我的不只是粽子,是把心都掏出来焐热我。这份恩情,我要连本带利还给他们。”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就这样,老赵一路咬着牙往前奔,成绩一直在县里名列前茅,直到大学毕业,当同学们还沉浸在包分配工作的喜悦中,老赵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他深知对于乡亲们的恩情,不是他当个教师或者某个单位的小领导就能偿还的,他需要干一番事业,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乡亲们实质性的回馈。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多年以后,老赵有了自己的工厂,他也从当年的“二狗子”变成了实打实的赵总,但逢年过节,哪怕路途再远、工作再忙,他都会按时回到乡亲们的身边做回当年的那个“二狗子”。他把从城里带去的各种美食、漂亮衣服分给乡亲们,资助村里的娃娃上学,给老人们发过节费,把村里的劳力招进自己的工厂干活,为的就是当年乡亲们的那份恩情。功成名就后的老赵,吃遍了各种山珍海味,却唯独没有吃过其他人包的粽子,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他总会买一点或把别人送给他的粽子打包,带回老家分给乡亲们,乡亲们也心照不宣地杀下一只老母鸡等他回去一起包“土棕”,每次当他吃着乡亲们包的粽子,总会情不自禁地说声:“这就是家的味道。”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