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昌宁

大田坝:林下中药材绘就致富新图景

发布时间: 06-09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近年来,昌宁县大田坝镇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其中冰球子、毛慈姑等珍稀中药材的种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引擎”。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冰球子,学名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毛慈姑则为杜鹃兰的干燥假鳞茎。二者均为兰科植物,在中医药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等病症的治疗。大田坝镇凭借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100毫米的优越自然条件,为冰球子和毛慈姑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既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走进新寨村,村民张宗全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随即映入眼帘。一片片黑色遮阳网下,冰球子和毛慈姑长势旺盛,生机勃勃。2017年,张宗全踏上了中药材种植之路,起初,他尝试种植天麻、重楼,在积累了丰富经验并进行市场调研后,他将目光聚焦到了冰球子和毛慈姑上。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总的来说,种植这个草药的前期投入是比较大的,以现在的市场行情看,一亩投资达到6万元,效益以3年来算,基本是在30万元到40万元左右一亩。”张宗全说。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种植冰球子和毛慈姑并非易事,它们对土壤、湿度、光照等条件极为敏感,需要精心呵护。张宗全夫妻俩每天都要到地里管护,除草、施肥、浇水,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其种植技术日益成熟,周边村民也被他的成功所吸引。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开始多数人不认识不了解,到现在,大家在网上也搜寻过相关知识,然后开始种植,我也带动了周边10多户人家一起发展,现在发展起来的面积大约在15亩左右。”张宗全说。如今,大田坝镇的冰球子和毛慈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已达20亩,产值有望突破百万元。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当地还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种苗、技术指导、销售产品,为农户解决后顾之忧。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大田坝镇新寨村工作人员张海燕说:“张宗全是新寨村一个林下种植中草药的致富带头人,他从2017年开始种植中草药冰球子和毛慈姑,现在规模大概已经扩大到20亩,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就近务工。” 除了经济效益,林下中药材种植还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种植过程中,不破坏原有森林植被,反而通过对林地的合理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中药材的种植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生态保护,为大田坝镇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刘子安 杨晓华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555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