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新闻

保山市多校构建特色非遗课程体系

发布时间: 06-11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近期,我市多所学校积极推进非遗校本课程建设,将地方特色非遗引入校园,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跨学科融合,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传承非遗技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更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腾冲市腾越三完小以腾冲中成药制作技艺为核心,构建了“中医药文化认识、劳动教育、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课程从介绍腾冲中成药的起源与发展切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腾药厂、腾冲药王宫,让学生认识当地名特成药,了解炮制、配伍等制作技艺。学校还通过项目式学习开展跨学科研讨,各学科教师借助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领悟腾冲中成药制作技艺,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激发了学生对传统制药技术的浓厚兴趣。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腾冲市马站中学开展土陶制作技艺课程建设。学校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分享历史文化故事,体验制作技艺,并建立课程资源库。其“理论讲解—示范演示—实践操作—指导纠错—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最初的基础操作困难,到如今能熟练制作多种土陶器型并融入创意装饰,教学成效显著,学生技能掌握进步明显。此外,学校将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设置展示区、成立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保山市第八中学特聘国家级三级舞蹈演员担任动作指导,开发“德昂族民间传统歌舞”非遗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筹备阶段,学校组织了磨课、校内研讨、试讲等活动,不断打磨课程内容与教学环节,为学生搭建起学习德昂族民间传统歌舞的平台,推动了民族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创新。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保山市永昌小学剪纸项目组和美术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老师以《对称剪纸》为题说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将教学过程细化为多个环节,让学生掌握对称剪纸技巧。项目组后续还将开展“一课多研”活动,持续优化教学。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隆阳区孟官明德小学以“品、做、创、研”四位一体模式开发“桂香楼”糕点校本课程,整合多学科资源,实现传统工艺教学的科学化、体系化。学生在课程中品尝糕点、学习制作、创新研发并完成产品包装设计,深化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腾冲市界头镇中心小学围绕“古法造纸”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展开研讨,将多学科融入课程。六年级美术课程“花草纸工艺品创意制作”采用“文化溯源+科学实验+艺术创作”模式进行试讲,以项目式学习和分层任务策略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跨学科知识融合。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杨茜琨]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