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立体推进农业治污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推广绿色防控。洪 专 摄
2025年以来,昌宁县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的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
在保障全县粮食安全基础上,昌宁县适度增加水稻、烤烟、油菜等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种植规模。目前,仅在怒江流域增加种植烤烟290亩、油菜197亩。
该县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强化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基础工作,引导农户科学规范施肥,全县化肥使用量降至13120吨。同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融合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围绕草地贪夜蛾、小麦白粉病等,计划在柯街镇、卡斯镇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2000亩。以果菜茶优势区、粮食主产区为重点,举办“科学安全用药大讲堂”,培训150人次,并严格农药经营许可管理,检查经营门店及生产主体51家次。
昌宁县加快畜禽类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和验收,指导规模养殖场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鼓励养殖场(户)采用低成本、易操作的类污处理工艺。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安全生产、畜禽科学养殖等培训,压实养殖业主环保主体责任,不断提升畜禽养殖场(户)污染防治和环保意识。依托昌宁县2025年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2025年拟确定支持重要水源地和重点河流域养殖密集区养殖污染综合治理6个村,开展生猪散养户养殖污染治理407户。
同时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思路,积极引导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做好农田废弃残留地膜回收,科学处理利用,减少农膜环境污染。持续推进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目前,回收废旧地膜500吨,回收利用率84.46%。
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和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方式,促进秸秆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目前,全县农作物秸秆产生量10.79万吨,可收集利用量9.5万吨,综合利用量8.8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2.71%。
昌宁县紧盯年度目标任务,采取财政补助、群众自筹的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建设进度。目前,改建农村卫生户厕800座;自然村卫生公厕已开工9座。全县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4.43%。
[洪 专]
责编:刘自明
编审:杨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