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龙陵

传统古村添魅力 勐糯大寨今胜昔

发布时间: 06-13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大寨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古朴的人文风情,在这里找到了乡愁的记忆。”来自北京的魏先生夫妇,春节过后来到云南开始自驾旅游。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大寨村房车营地,还有很多像魏先生夫妇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开启别样的旅居生活,深度探索当地的风土人情。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传统村落展现新颜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大寨村坐落于龙陵县勐糯镇坝区,傣族风情浓郁,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这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村落,古朴的傣族民居高低错落排列开,与高大的古榕树交相辉映。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村落建设中,当地聘请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在保留傣族传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风貌治理,从墙体、道路、庭院、景观等方面统一整体建筑风格样式。同时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潜力,对大寨广场、傣韵古道等进行修缮,对遂愿古树、大寨佛寺、寨心楼、傣寨泉源等建档挂牌,使村落自然景观及建筑风貌得到较好的修复和保护。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基层治理中,推出“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治理机制,让广大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将村落保护发展事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对古迹、古树进行保护,维护村寨特色;倡导新时代文明新风,提升人居环境,传承好家训家规,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村民生活更加幸福和谐,村寨更加文明有序。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传统文化焕发活力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大寨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历史建筑、自然风光,更在于其蕴含的丰富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和煦的微风拂过,大寨村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赧文安家中,聆听悠扬的马腿琴声,探秘傣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在这个因文化体验而“活”起来的傣族院落,深入感受润物无声的文化韵致。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大寨村有汉、傣、彝等多民族聚居,其中傣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衍生了多姿多彩的傣族文化和独特的文化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出了累累硕果。其中, 傣族马腿琴弹奏及制作技艺、 傣族风俗礼仪传承、 傣族象脚鼓舞等上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2025年3月,勐糯镇傣族泼水节和傣族手抓饭入选保山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傣族传统文化?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当地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生产发展”的保护模式,从挖掘民间文化能人入手,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组建传承人才队伍,进一步拓宽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承路径,使传统技艺后继有人、代代相传。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同时不定期举办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引导青少年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常态化组织“剪纸、织锦、歌舞”培训班,鼓励本土文化工作者通过网络演绎传统技艺;结合本地节庆活动,开展文化演出,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蓬勃生机。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夕阳西下,大寨广场逐渐热闹起来。织娘们挥舞着梭子划出金色弧线,孩童们哼唱着新学的傣族歌谣,象脚鼓舞传承人杨有泽正与一群年轻人调试着音色,这里始终以“守正创新”的姿态,认真探索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之路。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民族文化助力增收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作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大寨有着丰富的傣族传统节日、传统工艺、民间技艺、民俗习惯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这些年,政府鼓励发展旅游业,我就制作傣族布包卖给来旅游的客人,有时候还供不应求。”作为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兴芬的傣族织锦技艺精巧,布包样式精美,很受游客欢迎,每年能带来不错的收入。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们通过市场反馈,创造性地将傣族传统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民俗体验、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让传统成为可参与、可体验、可消费的生活方式,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勐糯镇宣传委员杨黎莹介绍。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随着旅游热度的攀升,近年来,大寨村围绕傣族的文化、风景、美食、产业等,做大做强特色村寨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以“傣韵”为特色的发展之路,每年吸引游客15万余人次,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打造更丰富旅游业态,增加村集体收入,解决家门口就业”“推出更多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活动,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房车旅居目的地”……一个个小愿景串联起乡村旅游全面振兴的大图景。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赵丽苹)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编审:杨冬燕mmm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