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威胁对华动武,中方强硬回应两句话揭示真相
发布时间:
2025-10-17 08:04:15
来源: 保山日报网
近期,南海局势因菲律宾的大规模挑衅而骤然紧张。美国不仅公开禁止中方反击菲律宾,甚至威胁要对华“动武”。然而,就在美方言论刚落,中方以两句话强硬回应,直指问题核心。那么,美方究竟做了什么?中方又回应了哪两句话?
10月中旬,菲律宾在南海发起了一次大规模挑衅。上百艘菲方船只集群闯入黄岩岛及铁线礁附近海域,试图通过数量优势制造既定事实。中国海警迅速响应,通过警告、管制、水炮驱离等手段展开应对,现场记录显示,菲方船只因危险操作导致船体撞伤后,反而倒打一耙。
对峙结束后不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13日发表声明,公然谴责中国在南海用水炮攻击并撞击菲律宾船只,声称中国的主权主张和“胁迫性行为”破坏地区稳定,违反和平解决争端的承诺。更引人注目的是,美方特意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四条适用于南海地区,这无疑是不许中方反击菲律宾,甚至公开威胁对华“动武”。
但事实真如美方所言吗?回顾近期事件,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从未停止。
2025年1月24日,菲律宾3003号、3004号船在海警力量支持下,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铁线礁附近海域,企图登礁进行采样作业。中方舰机依法拦阻管制,挫败其图谋。菲海警随后发布片面宣称被“骚扰”,但中国海警局1月26日公布的完整证据显示,是菲方船只以舰艏冲撞等危险方式干扰中方正常航行,严重威胁航行安全。
10月8日,菲律宾又派出海警9702舰、渔政3005等多艘船只组成的编队侵闯仙宾礁,同样被严阵以待的中国海警5202舰、5205舰等力量在半天内驱离,连礁盘外围都没能靠近。
仙宾礁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作为中国南沙未被侵占的最大岛礁,其84.2平方公里的礁盘面积相当于两个美济岛,距离菲律宾巴拉望岛仅155公里,既是南沙东北部的天然屏障,又紧邻油气资源丰富的礼乐滩。这样的地理位置让菲律宾长期觊觎。2024年4月17日,菲方将9701号船“坐滩”至仙宾礁潟湖,随后持续补给炒作,直至当年9月14日才撤离,整整滞留半年之久。
但2025年的局面已截然不同。随着美济礁大型基地建成,中国海警快艇从美济岛出发不到一小时即可抵达仙宾礁,这种距离优势让中方完全掌握了实控主动权。海军直-9型舰载直升机低空盘旋协助执法的场景,更释放出明确的威慑信号。
美方在声明里刻意回避菲方这些侵权的前置行为,单方面将中方的正当反击定义为“破坏稳定”,这种双重标准恰恰是地区紧张的重要诱因。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着坚实的历史法理依据。
从历史维度看,南海问题的根源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相关勘探报告揭示南海丰富油气资源后,菲律宾等国才开始通过修宪、立法等方式提出非法主权诉求。2016年所谓“南海仲裁案”的最终裁决,曾将局势推向高点,但中国坚持“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的立场,使裁决成为一张废纸。
从法律层面讲,“东经118度线”这条被视为菲律宾国界西线的法律红线,明确将黄岩岛、仁爱礁、中业岛等争议区域排除在菲合法领土之外。若菲律宾承认该线,其所有主权声索将失去法理基础;若不承认,则等于撕毁本国西部边界的法律依据,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再看看美方拿来威胁中国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这本来是冷战时期的产物,美方却把它当作介入南海事务的工具,刻意模糊“武装攻击”的核心定义,将菲方的非法挑衅行为纳入协防范畴,这种解读本身就充满霸权色彩。
实际上,这个条约第四条有着明确的前置条件,规定在受到武力攻击后,双方“可宣布依据本国宪法程序采取行动”,这和《北大西洋条约》第五条款中约定的“立即采取必要行动包括使用武力”相去甚远。同样都是触发条约,北约是“立刻采取行动包括使用武力”,美菲则只是“启动国内程序”。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军并不愿意为南海承担真正的军事成本,其高调重申协防承诺,更多是为了给菲律宾撑腰打气,维持自身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
面对美方这种罔顾事实的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月1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给出了明确回应。
他首先指出,各种事实和证据都表明,菲律宾侵权挑衅在先,是制造海上危险的肇事者、破坏地区稳定的责任方。这句话直接点破了事件的本质,把菲方的真实面目公之于众。
紧接着,林剑强调,美方罔顾事实,恶意抹黑指责中方正当合法维权行动,还妄图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相威胁,再次暴露美方蓄意挑动对抗、搅乱南海的不良居心,再次表明美方才是破坏地区稳定的最大风险源。
这两句话既还原了事实真相,又揭露了美方的真实意图,立场鲜明,掷地有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南海的维权策略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2025年9月,中方宣布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划定保护区的同时保留北部具备填海潜力的退潮区域。
中国坚定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坚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涉海争议,这一立场从未改变。美方试图通过军事威慑阻止中方反击菲方挑衅,本质上是在纵容侵权行为,违背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国际共识。
事实已经多次证明,任何威胁挑衅都是枉费心机,不可能得逞。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海域安宁,也始终愿意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但前提是菲方停止挑衅,美方放弃霸权思维,真正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参考资料:
外交部:中方坚定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任何威胁挑衅都是枉费心机——新华网
10月中旬,菲律宾在南海发起了一次大规模挑衅。上百艘菲方船只集群闯入黄岩岛及铁线礁附近海域,试图通过数量优势制造既定事实。中国海警迅速响应,通过警告、管制、水炮驱离等手段展开应对,现场记录显示,菲方船只因危险操作导致船体撞伤后,反而倒打一耙。
对峙结束后不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13日发表声明,公然谴责中国在南海用水炮攻击并撞击菲律宾船只,声称中国的主权主张和“胁迫性行为”破坏地区稳定,违反和平解决争端的承诺。更引人注目的是,美方特意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四条适用于南海地区,这无疑是不许中方反击菲律宾,甚至公开威胁对华“动武”。
但事实真如美方所言吗?回顾近期事件,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从未停止。
2025年1月24日,菲律宾3003号、3004号船在海警力量支持下,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铁线礁附近海域,企图登礁进行采样作业。中方舰机依法拦阻管制,挫败其图谋。菲海警随后发布片面宣称被“骚扰”,但中国海警局1月26日公布的完整证据显示,是菲方船只以舰艏冲撞等危险方式干扰中方正常航行,严重威胁航行安全。
10月8日,菲律宾又派出海警9702舰、渔政3005等多艘船只组成的编队侵闯仙宾礁,同样被严阵以待的中国海警5202舰、5205舰等力量在半天内驱离,连礁盘外围都没能靠近。
仙宾礁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作为中国南沙未被侵占的最大岛礁,其84.2平方公里的礁盘面积相当于两个美济岛,距离菲律宾巴拉望岛仅155公里,既是南沙东北部的天然屏障,又紧邻油气资源丰富的礼乐滩。这样的地理位置让菲律宾长期觊觎。2024年4月17日,菲方将9701号船“坐滩”至仙宾礁潟湖,随后持续补给炒作,直至当年9月14日才撤离,整整滞留半年之久。
但2025年的局面已截然不同。随着美济礁大型基地建成,中国海警快艇从美济岛出发不到一小时即可抵达仙宾礁,这种距离优势让中方完全掌握了实控主动权。海军直-9型舰载直升机低空盘旋协助执法的场景,更释放出明确的威慑信号。
美方在声明里刻意回避菲方这些侵权的前置行为,单方面将中方的正当反击定义为“破坏稳定”,这种双重标准恰恰是地区紧张的重要诱因。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着坚实的历史法理依据。
从历史维度看,南海问题的根源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相关勘探报告揭示南海丰富油气资源后,菲律宾等国才开始通过修宪、立法等方式提出非法主权诉求。2016年所谓“南海仲裁案”的最终裁决,曾将局势推向高点,但中国坚持“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的立场,使裁决成为一张废纸。
从法律层面讲,“东经118度线”这条被视为菲律宾国界西线的法律红线,明确将黄岩岛、仁爱礁、中业岛等争议区域排除在菲合法领土之外。若菲律宾承认该线,其所有主权声索将失去法理基础;若不承认,则等于撕毁本国西部边界的法律依据,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再看看美方拿来威胁中国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这本来是冷战时期的产物,美方却把它当作介入南海事务的工具,刻意模糊“武装攻击”的核心定义,将菲方的非法挑衅行为纳入协防范畴,这种解读本身就充满霸权色彩。
实际上,这个条约第四条有着明确的前置条件,规定在受到武力攻击后,双方“可宣布依据本国宪法程序采取行动”,这和《北大西洋条约》第五条款中约定的“立即采取必要行动包括使用武力”相去甚远。同样都是触发条约,北约是“立刻采取行动包括使用武力”,美菲则只是“启动国内程序”。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军并不愿意为南海承担真正的军事成本,其高调重申协防承诺,更多是为了给菲律宾撑腰打气,维持自身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
面对美方这种罔顾事实的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月1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给出了明确回应。
他首先指出,各种事实和证据都表明,菲律宾侵权挑衅在先,是制造海上危险的肇事者、破坏地区稳定的责任方。这句话直接点破了事件的本质,把菲方的真实面目公之于众。
紧接着,林剑强调,美方罔顾事实,恶意抹黑指责中方正当合法维权行动,还妄图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相威胁,再次暴露美方蓄意挑动对抗、搅乱南海的不良居心,再次表明美方才是破坏地区稳定的最大风险源。
这两句话既还原了事实真相,又揭露了美方的真实意图,立场鲜明,掷地有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南海的维权策略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2025年9月,中方宣布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划定保护区的同时保留北部具备填海潜力的退潮区域。
中国坚定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坚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涉海争议,这一立场从未改变。美方试图通过军事威慑阻止中方反击菲方挑衅,本质上是在纵容侵权行为,违背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国际共识。
事实已经多次证明,任何威胁挑衅都是枉费心机,不可能得逞。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海域安宁,也始终愿意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但前提是菲方停止挑衅,美方放弃霸权思维,真正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参考资料:
外交部:中方坚定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任何威胁挑衅都是枉费心机——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