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揭秘:蒋总裁追查内鬼,周至柔与段厅长为何护吴石?

发布时间: 2025-10-17 08:23:28

来源: 保山日报网 

  “21架战机说没就没,周至柔却忙着给吴石打掩护,这戏码比谍战片还离谱。”刚翻完台湾档案局新解禁的那摞灰纸,这句吐槽便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纸页带着老宿舍霉被子的味道,一翻就掉渣,但上面的数字却触目惊心:1950年4月,海东青计划的实际折损比旧账多出47%,飞机残骸散落在舟山外海,连打捞都难以凑齐。

  最尴尬的是,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在作战日志边上批了行小字——“暂缓报厅,美援交涉期,勿生枝节”。简单来说,就是飞机可以掉,但美国人的支票不能飞。

  更魔幻的还在后面。

  同一份档案中,夹着一张薄到透字的便笺,是吴石用铅笔写的“空域协同单”,落款日期比空袭命令早三天。这意味着,他提前把国民党空军要走的路线摸得比自家客厅还熟,然后转手就送给了对方。

  毛人凤后来气得拍桌子,却只能在日记里写“周庇吴,似有难言之隐”,因为老蒋在旁边红笔批了一句:“先换飞机,再换人头。”翻译成人话就是:美援到账前,谁都不许掀桌。

  于是,段退之成了那个被掀的桌布。

  1955年,段退之被调去金门管后勤,结果经手的计划像筛子一样漏洞百出,今天丢炮位图,明天丢潮汐表。学者翻旧账才发现,他的侄儿段澐当时卡在陆军总部考核,吴石一句话就能让侄儿升官或蹲冷板凳。亲情价码摆在那儿,泄密成了“顺手人情”。

  说到底,国民党自己人给自己人递梯子,梯子另一头连着对岸的电台,这又能怪得了谁呢?

  最黑色幽默的是美方的反应。

  斯坦福胡佛研究所的那堆英文电报里,美国顾问团直接写道:“暂停交付F-84战机,直至空军指挥链可信度评估完成。”简单来说,就是你们先内斗,飞机先锁仓库。

  这一锁,就是17个月。台湾天空那阵子只能靠老掉牙的P-51撑场面,飞行员自嘲:“飞一次掉一次零件,对面共军飞机没打来,自己先被自家bureaucracy击落。”

  对岸呢?

  华东局当年备好的“吴石暴露应急预案”压根没启用。原因特实在:国民党自己把火掐了,老蒋一句“暂停深挖共谍”,毛人凤只能把档案锁进铁皮柜,钥匙丢进淡水河。3.7亿美元的上海设备因此多跑出72小时,装上轮船,笛声一响,对岸情报科的小年轻在电报里狂打感叹号——“敌人内斗,我们捡漏,爽!”

  故事讲到这儿,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大魔王。就是一群各怀鬼胎的普通人:周至柔想保美援,吴石想保同志,段退之想保侄儿,老蒋想保面子。

  每个人都顺手往系统里踹一脚,踹着踹着,21架飞机就成了散落的铁海鸥,沉在海底替他们背锅。

  如今档案公开,学者们排队写论文,标题一个比一个长。可老百姓更关心的是:下次要是再有人拿“大局”当借口,把飞机、把人命、把真相往海里扔,我们能不能别再等70年才翻出一堆霉味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