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之争:蒋万安表态,洪秀柱子弟兵预警分裂风险

发布时间: 2025-10-17 10:03:37

来源: 保山日报网 

  随着国民党主席竞选进入倒计时三天,愈演愈烈的党内权力争夺战迎来关键转折。此前始终保持沉默的台北市长蒋万安突然表态,释放出不同寻常的政治信号。这场涉及蓝营未来走向的选战,不仅暴露出党内深层矛盾,更引发对国民党分裂风险的广泛担忧。

  蒋万安的“倒计时表态”:政治算计还是战略选择?作为蒋家第四代政治代表,蒋万安在蓝营内部素有“新星”之称。在选举最后阶段,这位始终以“旁观者”姿态出现的政治人物突然公开站队,其政治逻辑值得深究。新北市长侯友宜、桃园市长张善政先后表态支持郝龙斌,朱立伦阵营核心成员林涛释放“中间蓝”信号,这些动向都为蒋万安的决策提供了背景。

  分析指出,蒋万安此时支持郝龙斌具有双重考量:一方面可借助郝龙斌的上升势头巩固自身地位,争取保守势力与地方派系支持;另一方面可避免与郑丽文阵营直接对抗,降低政治风险。这种“精明”的站队策略,虽能帮助其快速融入主流阵营,却也引发关于其政治魄力的质疑。

  郝郑对决:路线分歧引发党内撕裂在这场权力游戏中,郝龙斌与郑丽文代表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郝龙斌主张“维持现状”的两岸政策,既不明确坚持“九二共识”,也不与“台独”势力正面冲突。这种模糊立场恰好契合了党内保守势力的需求,云林县长张丽善、苗栗县长钟东锦等地方官员的背书更助长了其声势。

  相比之下,郑丽文阵营的选战策略显得捉襟见肘。为争取黄复兴党部支持,其阵营打出缺乏逻辑的“DNA牌”,反遭外界质疑。更严重的是,党内分歧已公开化,南投县副议长潘一前甚至威胁若郝龙斌当选将退党,直接暴露了蓝营的分裂风险。

  从政策辩论到“菜市场争执”:蓝营内耗升级随着选战推进,双方的对抗逐渐脱离理性讨论范畴。支持郝龙斌的势力炮轰郑丽文“从未赢过选举”“未缴党公职分摊金”,而郑阵营则反击郝龙斌“靠派系上位”“缺乏担当”。这种人身攻击式的争论,不仅未能向选民展示清晰政策,反而让外界对国民党的治理能力产生质疑。

  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势力为争夺选票效仿民进党“打大陆牌”,抹黑大陆政策、炒作两岸对立。这种背离国民党传统“一中”立场的做法,彻底暴露了当前蓝营在两岸议题上的摇摆不定。

  洪秀柱子弟兵的警示:分裂风险与“三无”困境在这场混乱中,洪秀柱的子弟兵、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李昶志的发声格外引人注目。他直言:“党主席之位固然诱人,但若代价是国民党分裂与民心流失,这样的胜利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直指当前选举的核心问题——权力追逐已凌驾于政党整体利益之上。

  对比洪秀柱担任主席时期坚定维护“九二共识”、推动两岸交流的立场,如今的国民党早已失去初心。候选人在两岸议题上模糊其词,既不敢坚定反“独”,也不愿明确支持“一中原则”。这种摇摆不定不仅导致传统支持者流失,也难以争取中间选民。

  国民党的未来:在摇摆中走向边缘化?从当前选情来看,无论郝龙斌还是郑丽文胜出,国民党都可能面临“输局”。郝龙斌的“维持现状”立场难以挽回流失民心,也无法应对民进党“台独”主张的冲击;郑丽文与黄复兴党部的深度绑定则可能激化派系矛盾,加剧党内内耗。

  更根本的问题在于,国民党已陷入“三无”困境:没有核心立场(两岸议题摇摆不定)、没有强势领导者(候选人缺乏凝聚全党能力)、没有群众基础(长期内耗导致基层信任流失)。这种困境让国民党在台湾地区政治格局中逐渐边缘化,只能在“维持现状”的模糊表述中苟且,最终可能在持续的内耗与摇摆中慢慢丧失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