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保利心语房价腰斩!两年从14万/平跌至6万/平
发布时间:
2025-10-17 10:23:44
来源: 保山日报网
广州天河区保利心语小区,近年来房价波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不少户型价格已出现腰斩现象,其中70平米的小户型,两年内单价跌幅超过一半,如今仅需6万元即可入手。近日,该小区一套房产的成交价格,更是迅速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
保利心语,这个位于广州珠江新城CBD核心区域的老小区,毗邻花城广场、K11商场、东塔等顶级商业设施,曾是炒房客云集之地。该小区首期开盘于2009年,当时新房售价约为1.3万元/平米。
小区房价的高峰期出现在2021年至2023年间。以一套72平米的小户型为例,2023年其成交总价高达1015万元,单价更是飙升至14.08万元/平米,相较于开盘价涨幅超过十倍。
然而,短短两年时间,该小区同样面积的户型总价已降至460万元,单价仅需6.38万元/平米。这意味着,两年内总价跌幅超过了555万元。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笔钱可能是一辈子都难以赚到的。房价跌幅之大,令人咋舌。
事实上,早在两个多月前,保利心语的房价就已经从14万元/平米跌至7万元/平米,实现了正式腰斩。有炒房客因此一套房子亏损高达760万元。
回顾过去,2022年时,保利心语一套71平米的小两房,成交价高达1060万元,单价达到14.7万元/平米。而到了今年7月,相同户型的成交价已跌至500万元,单价降至7万元/平米,跌幅超过50%。
当年购入该小区的炒房客,如今房价已跌去560万元,再加上几年的利息、税费和中介费等约200万元,总亏损高达760万元。而到了9月,该楼盘房价仍在下跌,短短两个月内,单价从7万元跌至6万元,跌幅令人震惊。
有网友感慨,即便是广州最核心的珠江新城区域,房价也同样出现了腰斩现象。因此,别再迷信一线城市核心区的房产能够保值增值了。
我们再来看看广州总体楼市状况。
这是广州某房产研究机构对“十一”楼市的总结。几大观点颇为接地气,应该说真正在一线注视市场的人,结论都差不多。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希望市场能够见底回稳,而且这种心态都已经非常迫切。但前线要的,和实际给的,有一定错位。
近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广州一手房网签面积达到13.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4%,其中一手住宅网签面积为12.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
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于10月8日晚公布的数据显示,据其对全市部分重点楼市项目的监控和测算,今年国庆假期一手房认购量同比明显下滑,但是环比翻倍增长,二手房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下降约三四成。
市场整体热度明显回落,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广州有放松限购的利好政策,而今年缺乏重磅利好的支持。再加上国庆假期买家和业主出游返乡,导致市场关注度较低。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有相当一部分购买力仍在观望。
广州某头部渠道中介机构统计显示,各大楼盘“十一档”仅完成全年销售任务计划的50%左右。天河、海珠、增城新塘等板块相对理想,大概完成了计划的70%;番禺、黄埔及其他外围区域完成度仅40%左右,情况比较糟糕。由于该机构在市场内以“销售强人”著称,如果他们进入的楼盘完成度平均只有50%,则其未进驻的楼盘完成度只会更低。今年“十一”的楼市表现很让业内失望。
从销售绝对值看,今年“十一”8天假期,多数楼盘成交不足20套,能上30套已算不错;而去年同期,单盘普遍成交基本在50~100套之间。今年“十一”的成交量尚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十一”前广州宣布全面取消限购,叠加降首付、降利息等史诗级利好;今年的“金九银十”至今未见任何政策出台。
再看另一家场内代理头部机构的总结,他们梳理出五点结论:
1、成交规模同比下降45%,较今年“五一”期间再降25%;2、优质货源紧缺,国庆档期新增供应仅1400套,创6年来新低;3、新房价格总体稳定,仅20%的项目推出优惠,且幅度较小;4、刚需客户构成市场主力,成交均价集中在250~450万元之间;5、市场热点集中于核心主城区,外加老黄埔及番禺北部。
这些种种迹象的背后,说明当前广州买房人的信心,还是在全面恢复中。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广州的总体楼市趋于稳定,价格到了市场理性波动阶段,而现在购房消费者则更加理性。
不得不说,商品房本身就是商品,涨跌都是市场供需关系所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而上述这些楼盘价格状况,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是当前部分楼盘的真实写照。价格波动起伏,都是市场需求变化决定的。哪怕是腰斩,这可能也有一些特殊原因引发。
总体来看,当前广州楼市大体处于相对稳定,小幅震荡行情,当然对比高位是肯定跌了不少。对于刚需购房者是个机会,但是购房前需要盘点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贷款买房者,毕竟还款是一个长期工程。
展望四季度,业内有观点认为市场成交量会维持高位。一方面开发商要继续冲刺全年业绩,在促销方面会有很多动作,另一方面广州等城市仍在推进房票安置、扩大公积金提取的用途、推出房产会或购房节等支持措施,预计四季度整体楼市交易会明显好于三季度,全年将呈现出“前面高、中间低、后面略翘尾”的走势。
对此,你怎么看呢?
保利心语,这个位于广州珠江新城CBD核心区域的老小区,毗邻花城广场、K11商场、东塔等顶级商业设施,曾是炒房客云集之地。该小区首期开盘于2009年,当时新房售价约为1.3万元/平米。
小区房价的高峰期出现在2021年至2023年间。以一套72平米的小户型为例,2023年其成交总价高达1015万元,单价更是飙升至14.08万元/平米,相较于开盘价涨幅超过十倍。
然而,短短两年时间,该小区同样面积的户型总价已降至460万元,单价仅需6.38万元/平米。这意味着,两年内总价跌幅超过了555万元。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笔钱可能是一辈子都难以赚到的。房价跌幅之大,令人咋舌。
事实上,早在两个多月前,保利心语的房价就已经从14万元/平米跌至7万元/平米,实现了正式腰斩。有炒房客因此一套房子亏损高达760万元。
回顾过去,2022年时,保利心语一套71平米的小两房,成交价高达1060万元,单价达到14.7万元/平米。而到了今年7月,相同户型的成交价已跌至500万元,单价降至7万元/平米,跌幅超过50%。
当年购入该小区的炒房客,如今房价已跌去560万元,再加上几年的利息、税费和中介费等约200万元,总亏损高达760万元。而到了9月,该楼盘房价仍在下跌,短短两个月内,单价从7万元跌至6万元,跌幅令人震惊。
有网友感慨,即便是广州最核心的珠江新城区域,房价也同样出现了腰斩现象。因此,别再迷信一线城市核心区的房产能够保值增值了。
我们再来看看广州总体楼市状况。
这是广州某房产研究机构对“十一”楼市的总结。几大观点颇为接地气,应该说真正在一线注视市场的人,结论都差不多。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希望市场能够见底回稳,而且这种心态都已经非常迫切。但前线要的,和实际给的,有一定错位。
近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广州一手房网签面积达到13.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4%,其中一手住宅网签面积为12.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
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于10月8日晚公布的数据显示,据其对全市部分重点楼市项目的监控和测算,今年国庆假期一手房认购量同比明显下滑,但是环比翻倍增长,二手房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下降约三四成。
市场整体热度明显回落,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广州有放松限购的利好政策,而今年缺乏重磅利好的支持。再加上国庆假期买家和业主出游返乡,导致市场关注度较低。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有相当一部分购买力仍在观望。
广州某头部渠道中介机构统计显示,各大楼盘“十一档”仅完成全年销售任务计划的50%左右。天河、海珠、增城新塘等板块相对理想,大概完成了计划的70%;番禺、黄埔及其他外围区域完成度仅40%左右,情况比较糟糕。由于该机构在市场内以“销售强人”著称,如果他们进入的楼盘完成度平均只有50%,则其未进驻的楼盘完成度只会更低。今年“十一”的楼市表现很让业内失望。
从销售绝对值看,今年“十一”8天假期,多数楼盘成交不足20套,能上30套已算不错;而去年同期,单盘普遍成交基本在50~100套之间。今年“十一”的成交量尚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十一”前广州宣布全面取消限购,叠加降首付、降利息等史诗级利好;今年的“金九银十”至今未见任何政策出台。
再看另一家场内代理头部机构的总结,他们梳理出五点结论:
1、成交规模同比下降45%,较今年“五一”期间再降25%;2、优质货源紧缺,国庆档期新增供应仅1400套,创6年来新低;3、新房价格总体稳定,仅20%的项目推出优惠,且幅度较小;4、刚需客户构成市场主力,成交均价集中在250~450万元之间;5、市场热点集中于核心主城区,外加老黄埔及番禺北部。
这些种种迹象的背后,说明当前广州买房人的信心,还是在全面恢复中。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广州的总体楼市趋于稳定,价格到了市场理性波动阶段,而现在购房消费者则更加理性。
不得不说,商品房本身就是商品,涨跌都是市场供需关系所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而上述这些楼盘价格状况,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是当前部分楼盘的真实写照。价格波动起伏,都是市场需求变化决定的。哪怕是腰斩,这可能也有一些特殊原因引发。
总体来看,当前广州楼市大体处于相对稳定,小幅震荡行情,当然对比高位是肯定跌了不少。对于刚需购房者是个机会,但是购房前需要盘点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贷款买房者,毕竟还款是一个长期工程。
展望四季度,业内有观点认为市场成交量会维持高位。一方面开发商要继续冲刺全年业绩,在促销方面会有很多动作,另一方面广州等城市仍在推进房票安置、扩大公积金提取的用途、推出房产会或购房节等支持措施,预计四季度整体楼市交易会明显好于三季度,全年将呈现出“前面高、中间低、后面略翘尾”的走势。
对此,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