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泽连斯基会面引关注,普京扩军200万加剧俄乌局势
发布时间:
2025-10-17 12:23:34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俄乌冲突持续胶着,近期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面,以及普京签署扩军法案的消息,再次将国际社会的目光聚焦于此。美俄乌三方围绕“战斧”导弹的频繁交锋,以及俄罗斯大规模扩军的举措,让这场冲突的未来走向更加扑朔迷离,和平的曙光似乎愈发遥远,而乌克兰的寒冬也将更加难熬。
据央视新闻消息,13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进行了会面。会面中,泽连斯基表示,他和特朗普详细探讨了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能力,这一表述暗示“战斧”导弹或许会随时抵达乌克兰战场。“战斧”导弹作为一款具有强大打击能力的武器,若真的进入乌克兰,无疑将改变当前俄乌冲突的军事格局。
外媒透露,近几个月来,乌克兰在美国情报部门的协助下,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展开了连续轰炸,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援助者,而是成为了共同策划者。美国这种深度介入冲突的行为,无疑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从美国国内情况来看,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成为现实。三年来,美国累计向乌克兰提供了669亿美元的军援,这不仅掏空了美国的军事库存,也消耗了美国的政治耐心。如今,美国国会山对援助乌克兰的质疑声浪越来越高,诸如“欧洲人呢?”“钱花到哪去了?”等问题不断被提出。特朗普利用武器作为筹码,一方面逼迫乌克兰在谈判桌上加码,加大对俄罗斯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试图逼欧洲盟友接下这个烂摊子,承担更多的责任。
然而,战场另一头的俄罗斯也做出了强硬回应。就在特朗普会见泽连斯基前48小时,克里姆林宫悄然通过了一项新法案,允许总统在不宣战的情况下,直接征召合同制预备役人员。这一举措使得俄罗斯理论上能够瞬间调动200万受过训练的后备军,而且无需承担“战争动员”所带来的政治风险。
目前,俄军在乌作战的部队约有70万,明年扩军至150万的目标尚未完成。若真的启动这200万预备役,俄乌之间的兵力对比将发生彻底颠覆。不过,俄罗斯在这个时候通过新法案,并非真的要将这200万人全部送上战场。毕竟,去年征召30万兵员已导致很多适龄男性仓皇出境,若再强行征兵,恐怕社会稳定问题会比战场胜负更让克里姆林宫头疼。
所以,这200万预备役更像是俄罗斯摆在谈判桌上的威慑筹码,其目的就是向美国表明,如果美国执意深度介入冲突,俄罗斯不介意“鱼死网破”,这200万人就是俄罗斯为长期战争所做的准备。此外,俄罗斯还与古巴、朝鲜签订了军事协议,朝鲜随时可能派兵前往俄罗斯参战,而“榛树”核导弹也随时可能部署到古巴,一旦如此,古巴核武器危机2.0将会重新上演,这无疑将给国际局势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如今的乌克兰,正处于史上最危险的境地。前线弹药配给减半,俄军无人机像蝗虫般遮天蔽日,对乌军造成巨大威胁;后方城市每周遭遇数十次空袭,40%的能源设施被毁,民众不得不在零下气温里烧柴取暖,生活苦不堪言。从经济数据来看,乌克兰国内GDP萎缩超过30%,黑海粮道被锁,曾经的“欧洲粮仓”如今自己都要靠国际救济度日,根本无暇顾及国内的发展。
泽连斯基心急如焚,过去三个月辗转柏林、巴黎、伦敦求援。然而,欧洲国家早已经在三年的俄乌冲突中耗干了耐心,坚持到现在,更多是出于以往身为“列强”不服输的病态心理。法国总统马克龙嘴上说着“坚定支持”,却迟迟不批准幻影2000战机;英国新首相斯塔默签了一堆制裁文件,但军火库早已见底,无法为乌克兰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乌克兰视为救命稻草的美国,态度也是一天一变。特朗普的处事风格让人直呼看不懂,欧洲国家担忧,特朗普的行为已经偏离了欧洲整体的考量。如果“战斧”导弹真的到位,将让乌军首次具备打击克里米亚大桥、甚至莫斯科近郊的能力。但美国也需要考虑代价,毕竟美国现在也面临“战斧”导弹库存不足的现实,即便“战斧”导弹运到了乌克兰,乌克兰也会处于“有弹无枪”的状态,因为乌克兰根本没有相应的发射装备。
另一方面,俄罗斯现有的米格 - 31、苏 - 35、苏 - 30SM、地面防空系统S - 400、S - 300、“山毛榉”以及“铠甲”等都可以执行拦截任务,乌军想要凭借“战斧”导弹取得突破并非易事。届时,如果乌克兰反攻仍无突破,西方援助持续萎缩,又当如何?美国能持续给乌克兰提供“战斧”吗?还是继续把乌克兰战场当做实验基地,实验美国新型导弹“梭鱼”导弹等武器的威力?
无论哪一种结局,都不是美国能够完全把控的。俄罗斯用三年时间证明了自身的军事实力,经济也没有像西方预期的那样崩溃。反观美国,看似削弱了老对手俄罗斯,却赔上了战略信誉和全球影响力。欧洲更是损失惨重,赔上了天价武器库存不说,还一边接收难民,一边支付天价能源账单,地缘安全梦彻底破碎,还沦为美国的输血包,直接耗光了国力。而乌克兰,政客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却要国民为此牺牲性命,但终究无法改变国土已成焦土的事实,乌克兰有今天,全都是拜泽连斯基所赐。
据央视新闻消息,13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进行了会面。会面中,泽连斯基表示,他和特朗普详细探讨了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能力,这一表述暗示“战斧”导弹或许会随时抵达乌克兰战场。“战斧”导弹作为一款具有强大打击能力的武器,若真的进入乌克兰,无疑将改变当前俄乌冲突的军事格局。
外媒透露,近几个月来,乌克兰在美国情报部门的协助下,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展开了连续轰炸,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援助者,而是成为了共同策划者。美国这种深度介入冲突的行为,无疑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从美国国内情况来看,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成为现实。三年来,美国累计向乌克兰提供了669亿美元的军援,这不仅掏空了美国的军事库存,也消耗了美国的政治耐心。如今,美国国会山对援助乌克兰的质疑声浪越来越高,诸如“欧洲人呢?”“钱花到哪去了?”等问题不断被提出。特朗普利用武器作为筹码,一方面逼迫乌克兰在谈判桌上加码,加大对俄罗斯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试图逼欧洲盟友接下这个烂摊子,承担更多的责任。
然而,战场另一头的俄罗斯也做出了强硬回应。就在特朗普会见泽连斯基前48小时,克里姆林宫悄然通过了一项新法案,允许总统在不宣战的情况下,直接征召合同制预备役人员。这一举措使得俄罗斯理论上能够瞬间调动200万受过训练的后备军,而且无需承担“战争动员”所带来的政治风险。
目前,俄军在乌作战的部队约有70万,明年扩军至150万的目标尚未完成。若真的启动这200万预备役,俄乌之间的兵力对比将发生彻底颠覆。不过,俄罗斯在这个时候通过新法案,并非真的要将这200万人全部送上战场。毕竟,去年征召30万兵员已导致很多适龄男性仓皇出境,若再强行征兵,恐怕社会稳定问题会比战场胜负更让克里姆林宫头疼。
所以,这200万预备役更像是俄罗斯摆在谈判桌上的威慑筹码,其目的就是向美国表明,如果美国执意深度介入冲突,俄罗斯不介意“鱼死网破”,这200万人就是俄罗斯为长期战争所做的准备。此外,俄罗斯还与古巴、朝鲜签订了军事协议,朝鲜随时可能派兵前往俄罗斯参战,而“榛树”核导弹也随时可能部署到古巴,一旦如此,古巴核武器危机2.0将会重新上演,这无疑将给国际局势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如今的乌克兰,正处于史上最危险的境地。前线弹药配给减半,俄军无人机像蝗虫般遮天蔽日,对乌军造成巨大威胁;后方城市每周遭遇数十次空袭,40%的能源设施被毁,民众不得不在零下气温里烧柴取暖,生活苦不堪言。从经济数据来看,乌克兰国内GDP萎缩超过30%,黑海粮道被锁,曾经的“欧洲粮仓”如今自己都要靠国际救济度日,根本无暇顾及国内的发展。
泽连斯基心急如焚,过去三个月辗转柏林、巴黎、伦敦求援。然而,欧洲国家早已经在三年的俄乌冲突中耗干了耐心,坚持到现在,更多是出于以往身为“列强”不服输的病态心理。法国总统马克龙嘴上说着“坚定支持”,却迟迟不批准幻影2000战机;英国新首相斯塔默签了一堆制裁文件,但军火库早已见底,无法为乌克兰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乌克兰视为救命稻草的美国,态度也是一天一变。特朗普的处事风格让人直呼看不懂,欧洲国家担忧,特朗普的行为已经偏离了欧洲整体的考量。如果“战斧”导弹真的到位,将让乌军首次具备打击克里米亚大桥、甚至莫斯科近郊的能力。但美国也需要考虑代价,毕竟美国现在也面临“战斧”导弹库存不足的现实,即便“战斧”导弹运到了乌克兰,乌克兰也会处于“有弹无枪”的状态,因为乌克兰根本没有相应的发射装备。
另一方面,俄罗斯现有的米格 - 31、苏 - 35、苏 - 30SM、地面防空系统S - 400、S - 300、“山毛榉”以及“铠甲”等都可以执行拦截任务,乌军想要凭借“战斧”导弹取得突破并非易事。届时,如果乌克兰反攻仍无突破,西方援助持续萎缩,又当如何?美国能持续给乌克兰提供“战斧”吗?还是继续把乌克兰战场当做实验基地,实验美国新型导弹“梭鱼”导弹等武器的威力?
无论哪一种结局,都不是美国能够完全把控的。俄罗斯用三年时间证明了自身的军事实力,经济也没有像西方预期的那样崩溃。反观美国,看似削弱了老对手俄罗斯,却赔上了战略信誉和全球影响力。欧洲更是损失惨重,赔上了天价武器库存不说,还一边接收难民,一边支付天价能源账单,地缘安全梦彻底破碎,还沦为美国的输血包,直接耗光了国力。而乌克兰,政客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却要国民为此牺牲性命,但终究无法改变国土已成焦土的事实,乌克兰有今天,全都是拜泽连斯基所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