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曹德旺退休交班:福耀传承为何从容不迫?

发布时间: 2025-10-21 16:23:31

来源: 保山日报网 

  

  曹德旺以制度先行实现福耀平稳传承,而宗庆后仓促交棒致娃哈哈陷入动荡,这一对比折射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深层逻辑。

  2025年10月16日,福耀玻璃发布公告称,79岁的董事长曹德旺正式申请辞去职务,其55岁的长子曹晖接任董事长。这场跨越十年的接班计划,与娃哈哈宗馥莉辞职引发的品牌分裂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中国制造业巨头传承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

  曹晖的成长轨迹堪称家族企业传承的典范:从车间基层员工起步,历经海外分公司历练,甚至独立创业后被父亲整合回集团。这种"基层淬炼+外部历练+回归整合"的三段式培养模式,与安踏、特步等晋江系企业的传承策略高度契合,成为制造业二代接班的标准化路径。

  曹德旺和曹晖(右) 图源:网络

  交班时机:巅峰期交接VS危机中仓促就在福耀完成权力交接的当口,娃哈哈因宗馥莉辞职陷入品牌分裂危机。"娃小宗""娃小智"等新品牌涌现,导致全国近20名经销商因不确定供应链稳定性而不敢追加货款。这种动荡与福耀的平稳过渡形成强烈反差,根源在于两位企业家截然不同的交班策略。

  图源:网络

  曹德旺与宗庆后曾在谈话节目中就矿泉水盈利性展开争论,但在接班人培养上,曹德旺展现出更深的战略眼光。他通过三益发展(持股14.97%)和河仁慈善基金会(持股6.50%)控制约21.47%股份,确保家族始终是实际控制人。这种股权结构设计,为曹晖提供了其他接班人无法比拟的决策权支撑。

  反观娃哈哈,宗馥莉虽持有29.4%股份成为最大个人股东,但需面对国资大股东和职工持股会的制衡。在其他关联企业中,其股权优势更不明显,这种权力结构缺陷在宗庆后去世后集中爆发,导致企业陷入内部争夺。

  曹晖(左)和曹德旺

  传承智慧:制度先行VS权力真空曹德旺的另一高明之处在于提前公示接班人。面对外界对曹晖接班意愿的猜测,以及女婿叶舒在公司威望的提升,曹德旺选择将原定2027年的任期提前一年半结束。这种明确的人选公示策略,与宗庆后生前反复修改遗嘱、对接班人选闪烁其词形成对比,有效避免了权力真空期的争夺。

  宗庆后虽因病离开,但提前交班或明确接班人本可避免后续危机。即便宗馥莉被视为不二人选,重要事项的模糊处理仍为非婚子女争夺产业埋下隐患。这种差异在资本市场立即显现:曹德旺宣布交班当日,福耀玻璃股价仅下跌7%,显示市场对制度传承的认可。

  图源:网络

  更关键的是,曹德旺选择在企业巅峰期交棒。2023年前三季度,福耀玻璃营收333亿元(同比+17.6%),净利润70.64亿元(同比+28.9%)。这种"高位交接"为曹晖提供了充足的战略缓冲空间,与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面临的转型压力形成鲜明对比。

  培养模式:东方智慧VS西方制度麦肯锡数据显示,全球仅5%家族企业能传至第三代,而标普500公司通过职业经理人体系实现平稳过渡的概率更高。这种差异源于东西方市场对"系统传承"与"血缘传承"的不同认同度。曹德旺的实践显示,东方家族企业需要构建"血缘+制度"的复合传承体系。

  中国企业的二代培养呈现两大路径:一是"沉浸式内部培养",如安踏、特步等晋江企业,让子女早期参与董事会和生产研发。曹晖2015年担任副董事长,开启十年储备期即属此类。二是"外部学艺模式",如李锦记将子女派往海外攻读MBA后,安排在其他企业历练,再通过家族业务部门进行实战训练。

  李锦记家族股东委员会 图源:李锦记官网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企业价值取决于社会贡献而非权力延续。曹德旺试图传承的是制度与价值观,而宗庆后过度依赖个人权威的传承模式,最终难以为继。这种差异在资本市场得到验证:福耀玻璃的制度传承增强了投资者信心,而娃哈哈的权力真空引发了市场担忧。

  宗庆后和女儿宗馥莉

  两个截然不同的传承样本正在上演:一边是宗馥莉辞职后经营个人品牌,娃哈哈陷入品牌分裂;另一边是曹德旺欣然卸任,福耀玻璃在制度保障下平稳过渡。这种对比揭示出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真谛:超越血缘局限构建制度体系,才能避免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曹德旺借鉴李嘉诚经验,通过提前布局将个人影响力制度化。虽然仍未完全脱离血缘传承,但股权结构和制度设计显著提升了交接稳定性。对投资者而言,评估家族企业时,二代的真实能力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才是决定投资安全的关键因素。

  参考资料

  1、曹德旺交棒,1700亿福耀玻璃进入新时代,投资者网

  2、从曹德旺父子,看企业家二代的接班问题?中欧商业评论

  3、娃哈哈系新品牌林立,经销商四顾茫然,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