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企业思必驰:以智能语音技术对话全球市场

发布时间: 2025-10-21 19:02:47

来源: 保山日报网 

  

  文/冯玲玲

  在英国伦敦街头,一辆中国品牌汽车的车载系统正用英语精准响应导航指令;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智慧教室里,吸顶麦克风将教授的授课内容清晰传递至每个角落;东南亚某家庭中,中国扫地机器人用流利当地语言与用户互动——这些场景的背后,是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智能语音技术搭建的全球对话网络。

  作为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民企破浪记」系列报道的焦点企业,这家深耕智能语音交互领域十余年的中国科技公司,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反而加速了全球化布局。从技术输出到品牌落地,思必驰正用AI语音技术重新定义中国企业的出海路径。

  全链路技术筑基:从感知到认知的语音革命「真正领先的技术是无国界的。」思必驰科技董事长高始兴的这句话,揭示了企业出海的底层逻辑。作为国内少数实现从声学感知、语音识别到自然语言理解全链路技术覆盖的企业,思必驰已构建起包含算法研发、芯片设计、场景落地的完整技术体系。

  截至2025年,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与全球60余家汽车品牌达成合作,AI语音系统累计装机量突破1500万辆。在智慧物联领域,近200家合作伙伴覆盖家电、消费电子等行业,形成从智能家居到工业设备的语音交互生态。

  在技术纵深上,思必驰自研的AI多语种语音交互系统支持英语、泰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越南语、俄语、西班牙语、挪威语、印尼语等11种语言,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语音特征、文化习惯进行动态适配。这种技术能力使其服务网络延伸至欧洲、东南亚、中东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双轮驱动战略:技术跟随与品牌出海的协同效应思必驰的全球化路径呈现出独特的「双轮驱动」特征:一方面通过「跟随出海」模式,为中国企业的海外业务提供智能语音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实施「自主品牌出海」,将麦克风音箱、吸顶麦克风等智慧办公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在技术跟随领域,追觅科技土耳其语扫地机器人、某国产手机品牌东南亚市场语音交互方案等案例,验证了思必驰对中国品牌出海的赋能价值。而在自主品牌层面,其智慧办公产品已进入欧美、中东及新加坡市场,与多家国际Pro AV集成商建立战略合作。

  这种战略设计暗含风险对冲逻辑。当某区域市场出现波动时,另一条业务线可维持增长动能。更关键的是,通过技术输出与品牌落地的双重渗透,思必驰实现了从「中国供应商」到「全球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跃迁。

  深度本地化:破解文化差异的技术密码出海企业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让技术适配不同市场的文化语境。思必驰的解决方案是建立「技术+场景」的双重本地化机制。

  在东南亚市场,系统需应对多语言混杂使用的特殊场景。技术团队开发出能够自动识别泰语、印尼语、英语交叉使用的语音引擎,确保导航指令、音乐控制的精准执行。而在欧洲市场,针对德语区、法语区的语音习惯差异,系统通过百万级语料训练,实现了对不同口音、表达方式的兼容。

  这种精细化运营在2025年NexTech Week东京展上得到充分验证。其展示的天琴车载语音助手不仅能识别日语的敬语体系,还能根据上下文自动切换正式/非正式表达模式,引发丰田、本田等车企的技术关注。

  合规与认证:构建国际信任的技术壁垒在数据安全与行业标准日益严苛的全球市场,思必驰通过构建合规认证体系筑起技术护城河。其获得的TISAX AL3最高等级认证,成为进入德系车企供应链的「网络安全通行证」;为梅赛德斯-奔驰打造的语音平台通过ASPICE 2级认证,则标志着其汽车软件研发能力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这些认证背后是持续的技术投入。与上汽通用五菱共建的智慧语音实验室,围绕新能源汽车场景开发出低功耗语音芯片;针对中东市场沙尘环境优化的麦克风阵列算法,使设备在极端条件下仍能保持98%的语音识别准确率。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智慧教室项目中,技术团队面对2.4米极限层高的挑战,通过自适应算法优化和128麦克风阵列设计,实现了8米有效拾音半径。这一突破不仅赢得教育领域订单,更为智慧城市场景拓展了技术边界。

  未来图景:多语种大模型驱动的全球扩张面向2030年,思必驰的全球化战略将聚焦两大方向:技术层面,采用MoE混合专家系统架构训练多语种大模型,通过动态路由机制实现40种语言的实时交互;市场层面,深化与海外集成商的战略合作,计划在德国、新加坡设立区域研发中心。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全球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千亿美元,其中车载语音、智慧办公等场景增速领先。这为中国AI企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但算力部署成本、文化适配难度等挑战依然存在。

  思必驰的实践表明,「技术自信」与「深度本地化」是破局关键。从为保时捷提供德语语音交互方案,到在新加坡打造智慧教育标杆案例,这家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旅程,正在重新定义中国科技出海的内涵——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

  当中国汽车穿梭在柏林街头,当东南亚家庭享受着中文指令控制的智能家居,世界正在通过思必驰的语音技术,听见中国创新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