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加速 房票政策引爆楼市新需求

发布时间: 2025-10-21 19:02:50

来源: 保山日报网 

  

  近期,楼市迎来一股新的活跃力量——房票政策。随着多地城中村改造项目进入签约和安置阶段,因房票而释放的集中购房需求正迅速升温市场。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部分新盘,因房票客户的集中看房与成交而热闹非凡,不少开发商更是借机掀起了“房票争夺战”。

  多位房地产分析人士指出,房票政策的实施,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安置模式,更促使新房市场与城市更新形成了更为紧密的联动,从而释放出新的购房需求与市场活力。

  开发商打响“房票争夺战”“我们楼盘最近新签了六七套房,都是房票客户。”广州黄埔区的一位楼盘销售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国庆假期以来,房票客户明显增多,尤其是拆迁片区周边的项目,更是直接受益。

  无独有偶,黄埔区另一家楼盘的销售人员也透露,项目中的三房、四房户型房源已基本售罄,仅剩少量两房户型在售,且多数成交均来自房票客户。

  房票客户的集中入市,已成为当下楼市的重要增量。据黄埔区今年8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五村七片、枫下、镇龙西、九楼、金坑银岭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已通过房票认购商品房达1459套,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金额约26亿元。这些房票不仅在区内认购,还跨区“落户安家”至增城、从化、天河、海珠、白云等兄弟区,黄埔区的房票实施速度更是位居广州市前列。

  与此同时,上海也在加快房票安置试点的落地。上海嘉定区马陆镇彭赵村(北片区)改造项目近期启动签约,首日便开出了17张房票,成为上海市首家在签约第一天就开出多张房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为了吸引这些“定向客户”,开发商们纷纷推出定制化的促销方案。有的项目在海报上打出醒目的标语——“房票优选楼盘”“回迁房变商品房,能住又能卖”;有的楼盘则推出“到访即送米面油”“签约享租房补贴”“搬家服务”“送车位”等丰厚活动,甚至专门设立房票客户接待经理,安排熟悉政策流程的销售员全程协助客户购房。

  “房票客户购买意向明确、资金充足,并享有政策保障,因此成为开发商重点争夺的对象。”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记者表示,“相比交付期较长的期房,现房或即将交付的房源更具吸引力;同时,房票客户也更倾向于选择熟悉的生活环境,使得改造片区周边楼盘自然成为首选。”

  房票与城中村改造紧密结合房票购房热潮的背后,是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的坚实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城中村改造已扩围至300多个城市,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达1790个。2025年,为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住房城乡建设部更是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计划在新增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

  与此同时,房票安置也在更多城市落地生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约130个城市(区)鼓励采用房票安置方式对拆迁安置户实施安置,以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推进,为楼市释放更多住房需求。

  不少地区更是计划将房票和城中村改造进行更紧密的结合。日前,重庆就推出了10条楼市相关创新举措,其中首要一条便是推广房票安置制度,包括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鼓励区县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城中村改造等项目中扩大房票安置比例,支持积极探索房票有限转让、差异化奖励等,以及提供入学、装修补助、家电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开发企业加大使用房票购房的优惠力度,以更好释放购房需求。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记者表示,房票安置这一方式的应用,或能有效加速城中村改造工程的推进。各地加快对房票安置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有望为更多城市提供参考,带动全国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加速实施。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认为,房票安置实现了“政府、居民、市场”的多方共赢。对居民而言,可缩短回迁周期;对开发商而言,在去库存的同时激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对政府而言,则减少了安置房建设压力,加快了城中村改造进度。

  不过,李宇嘉也提醒道,房票政策的实施前提是地方财政需具备充足的兑付资金保障。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在房票方案启动前,地方政府需将足额的兑付资金存入封闭监管账户,以确保后续开发商兑付房票时能够及时到账,防止出现隐性债务。以广东省为例,此前获得的专项借款,便为房票兑付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从趋势上看,房票政策有望在更多城市落地生根。业内预计,随着各地城中村改造项目陆续进入实操阶段,房票安置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带动更多潜在购房需求释放。随着政策机制的逐步完善,房票有望成为稳楼市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