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强势入局儿童餐市场,与西贝展开激烈竞争
发布时间:
2025-10-21 19:43:19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从色彩缤纷的小玩具到造型各异的气球花,商场餐厅为吸引儿童群体可谓绞尽脑汁。在这场争夺战中,儿童餐正展现出惊人的消费潜力。2024年初,西贝董事长贾国龙透露:“过去一年西贝儿童客流超640万人次,儿童餐已成为营收重要支柱。”公开数据显示,2019至2022年期间,西贝儿童餐营收增长达415%,2022年8月更登顶外卖产品销售榜首位。
儿童正成为家庭用餐场景中的核心决策者,“带娃家庭”已然成为餐饮业竞相争夺的优质客群。作为餐饮行业的标杆企业,海底捞也加大了在儿童餐领域的布局力度。
海底捞宝宝餐厅西安首秀,打造沉浸式用餐体验近日,海底捞首家“宝宝餐厅”在西安万和城店正式营业。这家专为3至12岁儿童设计的用餐区,虽非独立门店,却在原有空间内开辟出专属区域。餐厅提供超过20款定制餐品,采用回转自取模式让孩子自主选餐,15个专属餐位配备2名专职看护人员,定价39.9元/位。家长既可陪同用餐,也可将孩子交由工作人员照看。
其实,海底捞在儿童服务领域早有布局。自2013年起,海底捞就提供宝宝餐和儿童玩具等随餐服务,近年来更在全国数十家门店升级儿童乐园设施。2024年7月,深圳首家亲子友好店配备约200平方米主题游乐园;年底与猿编程合作的“边吃火锅边学编程”项目,更是将用餐体验提升至新高度。
不过,设施与互动终究只是引流手段。儿童餐能否撬动家庭消费,关键在于家长对营养、安全和服务的高度关注。这种信任需要长期积累,而任何风波都可能导致信任崩塌。2025年9月,曾领跑儿童餐市场的西贝陷入“预制菜”争议,客流大幅流失,不少宝妈在社交平台发起抵制。
从玩具套餐到专业餐,儿童餐市场进化史提及儿童餐,西式餐厅的玩具套餐堪称一代人的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肯德基、麦当劳等品牌就开始尝试儿童套餐,在薯条、汉堡基础上加入小玩具吸引儿童。以麦当劳1979年推出的开心乐园餐为例,据Nutrition Nibbles 2012年数据,其年销量达30亿份,售出玩具15亿个。QSR Magazine 2019年数据显示,开心乐园餐贡献了麦当劳20%的年营收。
1990年,中国内地市场迎来首套开心乐园儿童餐,并随麦当劳门店扩张覆盖全国。相比之下,当时中餐厅仍以炒菜为主,家长只能从成人餐中挑选清淡菜品给孩子食用,缺乏专门的儿童餐选项。
海底捞可算是国内首批关注儿童餐的品牌之一。2013年,部分门店开始提供免费儿童蒸蛋和宝宝套餐;烤鱼品牌江边城外也在同期推出细软易消化的宝宝餐。消费者夏夏表示:“我们夫妻口味偏重,但宝宝不能吃太咸太辣,所以出门就餐优先选择提供宝宝餐的门店。”
尽管海底捞率先布局,但真正在儿童餐领域建立优势的却是西贝。2017年,西贝提出“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口号;2022年正式推出“专业儿童餐”。2019至2022年,其儿童餐营收增长415%,2022年8月更成为外卖销售冠军。
儿童餐市场成新蓝海,巨头争相布局儿童餐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中国儿童餐食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儿童餐食市场规模达3623.27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0亿元。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显示,6至12岁儿童经常在外就餐比例达44.4%,高频消费特性对增长乏力的餐饮企业极具吸引力。
以海底捞为例,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公司解释称,利润下滑主要受客流与翻台率下降及创新调整初期影响。上半年门店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同比减少近2000万人次。
对于以成人餐饮起家的海底捞而言,儿童餐业务不仅能吸引家庭客群,还能提升客单价与消费频次。中国儿童产业中心数据显示,我国80%的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至50%,家庭儿童年平均消费达1.7万至2.55万元。
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九毛九表现亮眼。2024年,其儿童餐销量达73万份,儿童体验店家庭客群占比超80%,单店日销儿童餐超200份。火锅市场同样竞争激烈:湊湊联名IP推出的米菲儿童套餐预计3个月销售2万份;呷哺呷哺的“童年好食光”限定套餐销售额预计达208.5万元。
从餐品竞争到体验升级,行业步入深水区与西贝专注食材不同,海底捞选择以场景体验带动亲子消费。西安宝宝餐厅的菜单目前包含清炒西兰花、炸小酥肉、面条等常见菜品,处于试运营阶段,后续将根据反馈优化。在亲子体验方面,海底捞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今年7月开业的深圳亲子友好店设有200平方米游乐园,包含海洋球池、滑梯、积木区等设施。
受火锅业态限制,海底捞难以在核心产品上大幅调整,而儿童餐研发成本并不低。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主任赵红梅指出,儿童餐需综合考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元素,同时要低油低盐,减少添加剂使用。
西贝则从食材入手巩固优势。今年5月,其专业儿童餐公开食材卡,承诺不添加鸡精、香精、味精及人工色素、防腐剂。升级后的儿童餐包含4套成长套餐和11道可自由搭配的单品。此外,西贝还将业务延伸至“食育课堂”和“宝贝生日会”,丰富消费场景。
随着西贝逐步走出信任危机,海底捞需在窗口期建立核心优势。随着更多亲子设施落地,海底捞在游乐设施维护、专业托管等方面也将面临更高要求。餐饮业的竞争本质仍是产品、服务与品牌认知度的综合较量,只有持续精进,才能赢得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
儿童正成为家庭用餐场景中的核心决策者,“带娃家庭”已然成为餐饮业竞相争夺的优质客群。作为餐饮行业的标杆企业,海底捞也加大了在儿童餐领域的布局力度。
海底捞宝宝餐厅西安首秀,打造沉浸式用餐体验近日,海底捞首家“宝宝餐厅”在西安万和城店正式营业。这家专为3至12岁儿童设计的用餐区,虽非独立门店,却在原有空间内开辟出专属区域。餐厅提供超过20款定制餐品,采用回转自取模式让孩子自主选餐,15个专属餐位配备2名专职看护人员,定价39.9元/位。家长既可陪同用餐,也可将孩子交由工作人员照看。
其实,海底捞在儿童服务领域早有布局。自2013年起,海底捞就提供宝宝餐和儿童玩具等随餐服务,近年来更在全国数十家门店升级儿童乐园设施。2024年7月,深圳首家亲子友好店配备约200平方米主题游乐园;年底与猿编程合作的“边吃火锅边学编程”项目,更是将用餐体验提升至新高度。
不过,设施与互动终究只是引流手段。儿童餐能否撬动家庭消费,关键在于家长对营养、安全和服务的高度关注。这种信任需要长期积累,而任何风波都可能导致信任崩塌。2025年9月,曾领跑儿童餐市场的西贝陷入“预制菜”争议,客流大幅流失,不少宝妈在社交平台发起抵制。
从玩具套餐到专业餐,儿童餐市场进化史提及儿童餐,西式餐厅的玩具套餐堪称一代人的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肯德基、麦当劳等品牌就开始尝试儿童套餐,在薯条、汉堡基础上加入小玩具吸引儿童。以麦当劳1979年推出的开心乐园餐为例,据Nutrition Nibbles 2012年数据,其年销量达30亿份,售出玩具15亿个。QSR Magazine 2019年数据显示,开心乐园餐贡献了麦当劳20%的年营收。
1990年,中国内地市场迎来首套开心乐园儿童餐,并随麦当劳门店扩张覆盖全国。相比之下,当时中餐厅仍以炒菜为主,家长只能从成人餐中挑选清淡菜品给孩子食用,缺乏专门的儿童餐选项。
海底捞可算是国内首批关注儿童餐的品牌之一。2013年,部分门店开始提供免费儿童蒸蛋和宝宝套餐;烤鱼品牌江边城外也在同期推出细软易消化的宝宝餐。消费者夏夏表示:“我们夫妻口味偏重,但宝宝不能吃太咸太辣,所以出门就餐优先选择提供宝宝餐的门店。”
尽管海底捞率先布局,但真正在儿童餐领域建立优势的却是西贝。2017年,西贝提出“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口号;2022年正式推出“专业儿童餐”。2019至2022年,其儿童餐营收增长415%,2022年8月更成为外卖销售冠军。
儿童餐市场成新蓝海,巨头争相布局儿童餐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中国儿童餐食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儿童餐食市场规模达3623.27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0亿元。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显示,6至12岁儿童经常在外就餐比例达44.4%,高频消费特性对增长乏力的餐饮企业极具吸引力。
以海底捞为例,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公司解释称,利润下滑主要受客流与翻台率下降及创新调整初期影响。上半年门店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同比减少近2000万人次。
对于以成人餐饮起家的海底捞而言,儿童餐业务不仅能吸引家庭客群,还能提升客单价与消费频次。中国儿童产业中心数据显示,我国80%的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至50%,家庭儿童年平均消费达1.7万至2.55万元。
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九毛九表现亮眼。2024年,其儿童餐销量达73万份,儿童体验店家庭客群占比超80%,单店日销儿童餐超200份。火锅市场同样竞争激烈:湊湊联名IP推出的米菲儿童套餐预计3个月销售2万份;呷哺呷哺的“童年好食光”限定套餐销售额预计达208.5万元。
从餐品竞争到体验升级,行业步入深水区与西贝专注食材不同,海底捞选择以场景体验带动亲子消费。西安宝宝餐厅的菜单目前包含清炒西兰花、炸小酥肉、面条等常见菜品,处于试运营阶段,后续将根据反馈优化。在亲子体验方面,海底捞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今年7月开业的深圳亲子友好店设有200平方米游乐园,包含海洋球池、滑梯、积木区等设施。
受火锅业态限制,海底捞难以在核心产品上大幅调整,而儿童餐研发成本并不低。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主任赵红梅指出,儿童餐需综合考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元素,同时要低油低盐,减少添加剂使用。
西贝则从食材入手巩固优势。今年5月,其专业儿童餐公开食材卡,承诺不添加鸡精、香精、味精及人工色素、防腐剂。升级后的儿童餐包含4套成长套餐和11道可自由搭配的单品。此外,西贝还将业务延伸至“食育课堂”和“宝贝生日会”,丰富消费场景。
随着西贝逐步走出信任危机,海底捞需在窗口期建立核心优势。随着更多亲子设施落地,海底捞在游乐设施维护、专业托管等方面也将面临更高要求。餐饮业的竞争本质仍是产品、服务与品牌认知度的综合较量,只有持续精进,才能赢得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