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理工学霸跨界卖面,遇见小面冲刺港交所上市

发布时间: 2025-10-21 22:42:44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一碗重庆小面,从广州体育东横街的30平米小店出发,如今已站在港交所的上市门槛前。2025年10月14日,证监会正式公告,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遇见小面”)境外上市计划已获备案,拟发行不超过2.35亿股普通股,剑指港交所主板挂牌。这家由85后理工学霸创立的中式快餐品牌,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行业格局。

  理工学霸跨界餐饮:从实验室到厨房的标准化革命

  1986年出生于东北的宋奇,拥有华南理工大学本科与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的双重学历,更曾是麦当劳管培生。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传统餐饮依赖厨师手艺的痛点,恰恰可以通过标准化破解。2012年,他与华工学弟苏旭翔以60万元启动资金在广州珠江新城开设“方程式”茶餐厅,却因过度依赖厨师导致亏损。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妻子罗燕灵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水饺商机,三人转而开设“饺子工匠”,但标准化难题仍未解决。

  2014年6月,在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后,团队锁定重庆小面作为突破口。宋奇夫妇专程飞赴重庆,用5000元学费、8小时学习核心工艺,回国后将体育东横街门店改造为“遇见小面”首店。理工科思维在此发挥关键作用:他们用量杯、油温计、天平等工具实现用料精准,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使30平米门店日营业额从1300元飙升至8000元。开业仅三个月,便获得200万元天使投资,随后引入青骢资本、九毛九等战略投资者。

  资本助力下的连锁扩张:三年复合增长66%

  标准化体系与资本加持下,遇见小面开启高速扩张模式。2015年花城汇门店开业后,与万科、凯德茂等商业地产达成合作,其中万科里门店创下单日翻台33.8次的行业纪录。2016年,九毛九285万元Pre-A轮投资入局,同年弘毅投资旗下百福控股2500万元A轮融资使估值突破亿元。此后,碧桂园创投、喜家德等机构持续加注,门店数量从1家激增至451家(截至2025年6月),覆盖内地22城及香港,新加坡首店将于12月开业。

  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03亿元,同比增长33.8%;净利润4183.4万元,同比激增95.77%。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66.16%,总商品交易额(GMV)从4.18亿元增至11.54亿元,稳居中国川渝风味面馆市场首位、中式面馆市场第四。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主打川渝风味,其门店却未在川渝地区布局,而是聚焦高线城市与海外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上市背后的战略调整:特许经营与下沉市场双轮驱动

  面对高线城市租金与人力成本压力,遇见小面已放缓“千店计划”,转而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加速下沉。目前331家直营店贡献超80%收入,但特许经营门店占比正逐步提升。2024年底员工数量较上年减少1177人(降幅45%),反映其通过供应链优化与数字化管理提升人效的战略转型。

  根据规划,2026-2028年将每年新增150-230家门店,重点布局低线城市与海外市场。IPO募集资金将用于门店扩张、中央厨房建设与数字化系统升级。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中国中式面馆市场2029年规模可达5100亿元,川渝风味细分市场增速更高,遇见小面凭借标准化运营与品牌认知,具备行业整合潜力。

  结语:理工思维能否讲好中式面馆的现代故事?

  从一碗街边小面到叩响资本市场大门,遇见小面用十余年验证了“标准化+资本化”的餐饮革新路径。创始人宋奇以机械工程思维重构传统行业,通过供应链管控、数字化运营与品牌建设,在分散的中式面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港股上市后,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利润增长、应对下沉市场消费差异、讲好“重庆味道”的全球化故事,将成为其能否持续领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