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最大罚单!中诚信托因十项违规被罚660万,合规风险引关注

发布时间: 2025-10-22 03:22:40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2025年信托行业迎来已知最大金额罚单,老牌机构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诚信托”)成为焦点。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行政处罚公示显示,中诚信托因十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660万元,涉及公司治理、风险管控、业务合规及信托贷款等多个领域。同时,5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

  中诚信托方面对《国际金融报》回应称,此次处罚涉及事项为监管部门2022年对公司前期业务的检查结果。公司表示高度重视,坚决拥护监管决定,并将严格落实整改要求。

  依托中国人保集团等股东资源,中诚信托连续30年保持盈利,2024年净利润达9.38亿元,行业排名稳定在第14位。然而,公司资产不良率持续攀升,2024年已升至12.46%,在57家信托机构中排名第11位。

  值得关注的是,中诚信托正在压降房地产信托规模,从2023年的456.6亿元降至300亿元以下。但资产质量压力依然存在,背靠中国人保集团的中诚信托该如何破局?

  十项违规重罚660万,5名责任人受罚具体来看,中诚信托的十项违规行为包括:部分高管未经任职资格核准提前履职;风险项目未及时纳入要素表;尽职调查不审慎;项目后期管理不到位;向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项目融资;以永续债权变相开展融资业务;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失职;合格投资者人数突破“资管新规”限制;个人信托贷款业务不规范;部分信托计划分级比例超标。

  由此,中诚信托被处以660万元罚款。

  图源:罐头图库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660万元罚单虽不构成致命打击,但严重损害公司声誉与监管评级,可能引发更高监管关注,限制新业务审批,甚至影响股东增资及资本市场融资能力。

  这并非中诚信托首次受罚。2023年12月,公司因合格投资者审查不到位、员工违规汇集资金购买信托产品、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被罚款100万元。2019年11月,公司因违规接受银行理财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信托资金违规用于土地出让价款等问题被罚70万元。

  图源:罐头图库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近期两次处罚均涉及“合格投资者”问题,反映出公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流于形式,如未穿透核查资产证明真实性,或为冲规模放松标准,将高风险产品销售给非合格投资者。这可能导致风险向非专业群体扩散,加剧市场波动。

  此次受罚的5名责任人包括陈郭瑞、熊谞龙、金紫雨、余明、尤彦媚。公开资料显示,陈郭瑞为深圳信托事业部负责人;熊谞龙曾获“2020年度优秀信托经理”称号;金紫雨已调任人保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明曾任上海、杭州业务总部总经理;尤彦媚在2023年12月处罚中已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图源:罐头图库

  根据中诚信托2024年年报,公司高管团队包括总裁安国勇、四名副总裁、财务总监、总裁助理及董事会秘书。针对“高管未经任职资格核准提前履职”问题,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这反映出公司人力资源与合规部门缺乏制衡,决策层对监管规定严肃性认识不足,导致关键岗位空缺时让未获核准人员提前顶岗。

  此前“踩雷”恒大汽车,违约金额超30亿此次处罚虽未公布具体违规项目,但“风险项目未纳入要素表”“尽职调查不审慎”等问题,与其此前“踩雷”恒大汽车暴露的问题类似。

  中诚信托曾通过“新能源3号”“新能源5号”信托产品为恒大汽车融资,两笔信托先后违约,金额超30亿元。据多家媒体报道,投资者多次上访维权,监管机构认定公司存在多项违规。

  图源:罐头图库

  对于“新能源3号”违约,投资者质疑中诚信托存在编造信托目的、伪造合同、挪用资金等重大违规。2022年12月,原北京银保监局认定公司存在尽职调查不到位、隐瞒信息误导投资人等问题。

  对于“新能源5号”违约,投资者质疑推介材料不符、抵押物监管失职等问题。监管认定公司存在多项履职不到位,但无法认定欺骗投资人、未经投资人大会决策损害利益等问题。

  图源:罐头图库

  此外,裁判文书网披露,中诚信托曾与多家关联公司签订《债权转让合同》,实际为8亿元融资借款关系。因中泽农控股公司未按约还款,中诚信托提起诉讼。天眼查显示,中泽农控股公司已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借款是否收回尚不明晰。

  针对“以投资永续债权变相开展融资业务”问题,支培元指出,该行为在2018-2020年信托扩张期较常见,但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部分机构仍通过结构化设计规避监管。中诚信托此次违规可能涉及存量业务整改不彻底。

  支培元表示,信托公司此举一是规避规模限制,二是提升收益率,三是满足客户需求。查询中诚信托官网发现,其永续产品仅有一项“中诚信托-山东黄金股份永续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目前已清算。

  图源:中诚信托官网

  连续3年“增收不增利”,房地产信托规模一年下降36%中诚信托前身是中煤信托,成立于1995年11月。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7760.65亿元,其中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占比85.1%。

  公司通过参控股嘉实基金、国都证券等公司搭建多元化金融平台。2024年,公司重点布局标品信托业务,受托型标品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07%。

  图源:罐头图库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诚信托部分产品年化收益率表现优于业绩基准。然而,从近三年业绩来看,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7.22亿元、27.63亿元、29.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56亿元、10.2亿元和9.3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同比分别下降23.49%和27.98%。

  对于经常与房地产打交道的中诚信托而言,资产质量仍是一大难题。

  2024年,公司自营资产中房地产占比28.23%,信托资产中房地产占比3.76%,规模较2023年下降36%。同时,公司不良资产从58.63亿元增至90.37亿元,资产不良率从6.35%上升至12.46%。

  图源:罐头图库

  2024年,公司自营贷款前两大客户均为房地产项目公司,贷款占比合计达66.85%,且均出现还款逾期。天眼查显示,福建顺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注销,重庆金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破产重整。

  廖鹤凯指出,中诚信托2024年房地产信托规模大幅下降是行业趋势,但存量项目风险正在滞后显现。在市场持续下行尚未见底时,信用风险暴露在所难免。

  面临合规与业绩的双重压力,你认为中诚信托该如何破局?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