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骤降33%!迈瑞医疗港股IPO前夕董事辞任引发关注
发布时间:
2025-10-22 12:43:30
来源: 保山日报网
导语:不差钱的迈瑞,为何还要三次上市?摘要:国内集采与招标延迟导致业绩承压,现金流与商誉风险需警惕。港股上市将拓宽融资渠道,为全球化与AI业务提供新动能。迈瑞医疗研发投入高、分红稳健,仍是国产医械龙头中的稀缺资产。近日,国产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300760.SZ)发布公告,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正式启动第三次IPO征程。截至10月21日收盘,迈瑞医疗股价223.57元/股,总市值约2711亿元。
作为覆盖体外诊断、生命信息与支持及医学影像三大业务领域的行业巨头,迈瑞医疗同时布局微创外科、动物医疗和心血管等高潜力业务。此次港股IPO前,公司已先后经历2006年纽交所上市、2018年A股回归两次资本运作。如今启动“A+H”双平台布局,意在加速资本全球化进程。
01 第三次IPO,缓解现金流焦虑?从资本化历程看,迈瑞医疗堪称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标杆。1991年,李西廷与徐航、成明和在深圳创立公司,从代理进口设备起步,通过自主研发监护仪打破外资垄断。2006年登陆纽交所后,凭借2.7亿美元募资完成对美国Datascope、瑞典Artema等企业的收购,实现从“国内制造商”到“国际品牌”的跨越。
2016年因估值原因私有化退市后,迈瑞医疗于2018年以创业板最大IPO姿态回归A股,募资59.3亿元。至2021年,公司市值一度接近6000亿元,成为国产医疗器械的象征。
此次港股IPO计划显示,公司拟发行H股数量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0%(行使超额配售权前),并授予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专项审计,华泰证券与摩根大通或成承销商,募资规模预计不低于10亿美元。
尽管账面货币资金高达169.67亿元(截至2025年6月),资产负债率仅约25%,但迈瑞医疗的经营性现金流已现隐忧。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39.22亿元,同比骤降53.83%;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匹配度降至0.77,显示盈利兑现能力承压。
同期,公司营收约167亿元、净利润约51亿元,分别下降18.45%和32.96%。受公立医院设备采购周期延长、招标推迟及集采降价影响,国内收入同比下降30%至84.1亿元,占总营收的50.2%。应收账款回收周期拉长,导致现金回笼放缓。国际业务虽实现5.4%同比增长,但受高基数与汇率波动影响,增速显著放缓。
02 从全球并购到资本平台国际化,李西廷的“全球化野心”面对国内增长压力,董事长李西廷提出新目标:到2030年跻身全球医疗器械企业综合实力Top10,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70%以上。截至目前,迈瑞已在全球布局60余家海外子公司、14个生产基地,拥有3000多名海外员工。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50%。
但全球化之路充满挑战。迈瑞的国际化主要依赖并购驱动,从Datascope到德国DiaSys的收购虽补齐产品短板,却导致商誉激增至115.1亿元(占总资产19.6%)。若未来并购标的盈利不及预期,公司将面临减值风险。
更关键的是,迈瑞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优势,但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仍与国际巨头存在差距。CT、MRI、超声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全球市场,仍被GE、西门子、飞利浦垄断,三者合计市占率超八成。
“靠并购打开国际市场是捷径,但核心竞争力来自长期研发积累。”迈瑞表示,赴港上市旨在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支撑海外业务拓展、研发投入及全球化布局。这场“第三次IPO”,不仅是融资补血,更是资本结构国际化的起点。
在搭建资本平台的同时,迈瑞医疗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达40.08亿元,占营收10.91%;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8.47亿元,占比10.28%。自2015年起,公司布局人工智能医疗系统,构建“设备+IT+AI”的智能医疗生态。
2024年推出的全球首个临床落地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已在多家国内顶级医院应用。2025年发布的“启元·国术期医学大模型”,覆盖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具备风险识别与智能推荐功能,被视为医疗AI商业化的重要突破。
03 增长放缓下的高管变动与争议IPO前夕,迈瑞医疗高层出现人事变动。2025年10月,公司公告称创始人之一成明和辞任副董事长。成明和拥有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历,曾任总经理、联席CEO,是迈瑞国际化业务的重要推动者。此次辞任被视为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的结果,以满足港交所上市规则要求。同时,董事会增选顾敏康为独立董事,并调整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结构。
不过,成明和控制的Ever Union自2020年起累计减持近1300万股,套现金额逾50亿元,引发市场议论。更令迈瑞陷入舆论的是“低价中标”风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项目预算300万元,却由迈瑞医疗旗下MT8000设备以1000元中标。事件曝光后,校方暂停采购并启动调查。迈瑞回应称,该项目为“设备+试剂”绑定销售模式,并非单纯设备报价。
在港股上市关键期,上述事件成为企业治理与声誉管理的新考验。管理层表示,随着国内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启动,2025年三季度营收有望实现同比正增长,且国际市场增速将进一步提速。
正如李西廷在2023年致股东信中所言:“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迈瑞医疗的全球化征程,仍需跨越重重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