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产配置新趋势:四位经济学家力荐增持中国资产

发布时间: 2025-10-22 13:03:27

来源: 保山日报网 

  

  2025年10月21日,由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福田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特别支持,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主办的2025香蜜湖财富管理周·湾区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会议聚焦全球资产配置新趋势,四位来自顶级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就中国市场投资机遇展开深度探讨。

  在本次交流会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瑞银财富管理大中华区投资总监胡一帆四位行业领军人物,结合全球宏观环境变化,系统分析了中国资产的重估逻辑与配置价值。

  风险溢价下降驱动A股上行,科技领域成投资焦点

  中金公司彭文生在主题演讲中指出,2025年A股市场持续走强主要源于风险溢价下降带来的估值修复。自2024年9月宏观政策转向后,叠加DeepSeek等科技突破,市场对中国经济转型预期显著改善。他特别强调,在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下,中国需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限制,同时应对全球制造业'去中心化'挑战,科技领域将成为资本配置的核心方向。

  牛市进入第二阶段,科技主线与价值轮动并存

  国信证券荀玉根提出,当前市场已进入基本面驱动的牛市第二阶段。对比1999年'519行情',本轮政策发力治理通缩的逻辑相似,但估值修复空间更大。他预测科技板块将率先受益,算力等细分领域已出现基本面好转迹象。值得注意的是,牛市中期可能出现风格轮动,地产、券商等低估值板块存在阶段性机会,但科技主线地位不变,AI赋能带来的产业变革将持续创造投资机遇。

  全球投资人低配中国资产,长期增持趋势明确

  摩根士丹利王滢披露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投资人中国股票配置比例仍处于历史低位。她强调,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的突破已获国际认可,长期资本流入趋势不可逆。具体配置建议方面,除持续看好AI、自动化等科技板块外,还推荐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平衡风险。对于全球市场,她预计2025-2026年美联储将实施四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为股市创造流动性利好。

  降息周期开启全球资产重配,黄金成避险首选

  瑞银胡一帆分析指出,全球降息周期下,企业盈利改善与AI技术革命形成双重驱动。她特别提醒关注美联储降息路径对资产配置的影响,预计2025年四季度前还有三次降息机会。在资产选择上,四位经济学家罕见形成'黄金共识',认为地缘政治风险、央行购金潮及美元贬值预期将推动金价上涨至少5%。胡一帆建议,投资者应将黄金作为组合风险对冲工具,特别是在美债评级下调、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背景下。

  全球股市配置分化,中国市场迎结构性机遇

  针对区域市场配置,摩根士丹利提出差异化策略:美国市场看好优质股与周期性板块,但需警惕贸易摩擦风险;日本市场关注通胀受益股,警惕日元升值压力;欧洲市场建议增持国防、银行等韧性板块。对于中国市场,王滢透露已上调评级,预计MSCI中国指数ROE将在2025年底突破12%,AI创新、政策稳定性及低仓位水平构成三大支撑。她特别指出,若A股出现10%-15%回调且贸易风险缓和,将是绝佳买入时机。

  此次财富管理周的深度研讨表明,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资产正凭借科技创新实力与政策红利,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重要方向。投资者需把握科技转型与降息周期的双重机遇,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以应对不确定性。

  责编:战术恒排版:汪云鹏校对:刘榕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