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飞代工阿迪达斯羽绒服引热议:品牌溢价还是性价比之争?
发布时间:
2025-10-22 18:02:52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中国商报(记者 王怡菲 文/图)近日,雪中飞代工生产阿迪达斯羽绒服的消息引发广泛热议。不少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实际由雪中飞代工生产,且在相同价格区间内,阿迪达斯产品的参数甚至不及雪中飞自有品牌。这一现象让部分消费者质疑:购买阿迪达斯是否只是在“花钱买标”?
业内人士分析称,运动品牌采用代工模式已属行业常态,此次事件反映出消费者对产品性价比和品牌溢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对部分品牌定价策略的认同感有所下降。
雪中飞“代工”阿迪达斯:消费者质疑品牌溢价据社交平台网友爆料,其在短视频直播间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实为雪中飞代工产品,并直言“不如直接买雪中飞”。记者在阿迪达斯京东自营旗舰店查询发现,多款羽绒服的吊牌信息显示,产品经销商为阿迪达斯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而制造厂名则为江苏雪中飞制衣有限公司。此外,店内一款售价近900元的短款宽松羽绒服,填充鸭绒180g,绒子含量80%,标注厂商为嘉兴广越服装有限公司。 阿迪达斯羽绒服吊牌。(图片截自阿迪达斯京东自营店)
10月21日,阿迪达斯京东自营店客服向记者表示,店内产品直接从品牌公司采购,产地涵盖国内外,具体以实际收货为准。进一步对比发现,消费者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填充物为鸭绒,蓬松度600+,绒子含量80%,售价579元;而同一平台雪中飞官方旗舰店内,一款售价519元的短款羽绒服蓬松度达680+,绒子含量90%。雪中飞产品价格更低,但填充物指标更优。
对此,部分网友认为阿迪达斯品牌溢价明显,消费者实际是在“为品牌标支付额外费用”;也有网友反驳称“苹果产品同样采用代工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阿迪达斯首次被曝出羽绒服代工问题,去年已有网友提出类似质疑。
零售独立评论人马岗向记者表示,知名品牌倾向于采用代工模式,以更专注于品牌建设。代工厂需通过严格验厂流程成为合作伙伴,并严格按照品牌要求生产。
运动品牌代工模式:行业常态与成本考量实际上,代工模式是运动品牌控制成本、扩大规模的常见策略。除阿迪达斯外,耐克、匡威、范斯、彪马等国际品牌也广泛采用这一模式。在产业链专业化分工背景下,运动品牌运营商聚焦品牌建设、营销推广和产品设计,而将生产环节交由专业制造商完成。
“制造端已通过能力升级提升柔性化和快速响应能力,以满足品牌厂商需求。企业选择自产还是代工,主要取决于自身战略。代工模式使品牌能更高效利用社会资源,以更轻资产模式运营。”马岗分析称。 阿迪达斯线下门店。
代工需求也推动了代工厂的发展。以华利集团为例,作为全球运动鞋代工巨头,其凭借多家知名品牌订单成为A股首家总市值近千亿元的纺服公司。此外,裕元集团、丰泰企业等上市公司也深耕运动制造领域,成为行业头部厂商。
马岗认为,对高端品牌而言,代工成本占比并不高,其溢价主要源于品牌定价策略和社交价值,这也是“名牌”能卖出高价的核心原因。
阿迪达斯加码中国市场:业绩复苏与本土化布局当前,中国市场对阿迪达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0月,阿迪达斯CEO比约恩·古尔登(Bjoern Gulden)明确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称:“目前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95%为‘中国制造’,设计方面也逐步实现中国原创。”
今年第二季度,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长11%至7.98亿欧元,占全球营收的13.4%,仅次于欧洲和北美市场。此前,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营收曾连续8个季度下滑。2023年,其全球营收达214.3亿欧元,净亏损7500万欧元;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全球营收增长至236.8亿欧元。
大中华区对业绩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今年上半年,阿迪达斯品牌在大中华区实现营收18.27亿欧元,同比增长13%。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大中华区业绩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
“目前中国市场业绩约占全球的15%,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尔登称,相较于欧洲运动市场饱和率较高的现状,中国市场具备可持续增长潜力,对阿迪达斯而言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分析称,运动品牌采用代工模式已属行业常态,此次事件反映出消费者对产品性价比和品牌溢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对部分品牌定价策略的认同感有所下降。
雪中飞“代工”阿迪达斯:消费者质疑品牌溢价据社交平台网友爆料,其在短视频直播间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实为雪中飞代工产品,并直言“不如直接买雪中飞”。记者在阿迪达斯京东自营旗舰店查询发现,多款羽绒服的吊牌信息显示,产品经销商为阿迪达斯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而制造厂名则为江苏雪中飞制衣有限公司。此外,店内一款售价近900元的短款宽松羽绒服,填充鸭绒180g,绒子含量80%,标注厂商为嘉兴广越服装有限公司。 阿迪达斯羽绒服吊牌。(图片截自阿迪达斯京东自营店)
10月21日,阿迪达斯京东自营店客服向记者表示,店内产品直接从品牌公司采购,产地涵盖国内外,具体以实际收货为准。进一步对比发现,消费者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填充物为鸭绒,蓬松度600+,绒子含量80%,售价579元;而同一平台雪中飞官方旗舰店内,一款售价519元的短款羽绒服蓬松度达680+,绒子含量90%。雪中飞产品价格更低,但填充物指标更优。
对此,部分网友认为阿迪达斯品牌溢价明显,消费者实际是在“为品牌标支付额外费用”;也有网友反驳称“苹果产品同样采用代工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阿迪达斯首次被曝出羽绒服代工问题,去年已有网友提出类似质疑。
零售独立评论人马岗向记者表示,知名品牌倾向于采用代工模式,以更专注于品牌建设。代工厂需通过严格验厂流程成为合作伙伴,并严格按照品牌要求生产。
运动品牌代工模式:行业常态与成本考量实际上,代工模式是运动品牌控制成本、扩大规模的常见策略。除阿迪达斯外,耐克、匡威、范斯、彪马等国际品牌也广泛采用这一模式。在产业链专业化分工背景下,运动品牌运营商聚焦品牌建设、营销推广和产品设计,而将生产环节交由专业制造商完成。
“制造端已通过能力升级提升柔性化和快速响应能力,以满足品牌厂商需求。企业选择自产还是代工,主要取决于自身战略。代工模式使品牌能更高效利用社会资源,以更轻资产模式运营。”马岗分析称。 阿迪达斯线下门店。
代工需求也推动了代工厂的发展。以华利集团为例,作为全球运动鞋代工巨头,其凭借多家知名品牌订单成为A股首家总市值近千亿元的纺服公司。此外,裕元集团、丰泰企业等上市公司也深耕运动制造领域,成为行业头部厂商。
马岗认为,对高端品牌而言,代工成本占比并不高,其溢价主要源于品牌定价策略和社交价值,这也是“名牌”能卖出高价的核心原因。
阿迪达斯加码中国市场:业绩复苏与本土化布局当前,中国市场对阿迪达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0月,阿迪达斯CEO比约恩·古尔登(Bjoern Gulden)明确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称:“目前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95%为‘中国制造’,设计方面也逐步实现中国原创。”
今年第二季度,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长11%至7.98亿欧元,占全球营收的13.4%,仅次于欧洲和北美市场。此前,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营收曾连续8个季度下滑。2023年,其全球营收达214.3亿欧元,净亏损7500万欧元;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全球营收增长至236.8亿欧元。
大中华区对业绩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今年上半年,阿迪达斯品牌在大中华区实现营收18.27亿欧元,同比增长13%。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大中华区业绩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
“目前中国市场业绩约占全球的15%,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尔登称,相较于欧洲运动市场饱和率较高的现状,中国市场具备可持续增长潜力,对阿迪达斯而言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