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人事调整与新能源转型,能否突破销量困局?
发布时间:
2025-10-22 21:23:32
来源: 保山日报网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曹杨
在豪华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汽奥迪正通过一系列改革与市场策略,试图在行业寒流中寻找突破口。从人事调整到降价促销,再到新能源车型的布局,这家老牌豪华车企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
10月20日,上市仅两个月的一汽奥迪A5L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车10月累计订单突破一万台,并实现了单日交付千台的佳绩。这一数据不仅展示了市场对A5L的认可,也为一汽奥迪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与此同时,一汽奥迪在北京市场的布局也在加速。一周前,一汽奥迪北京中升裕迪展厅正式开业。这一举措被一汽奥迪视为完善区域销售与服务网络布局的关键一步,旨在提升客户触达的便利性,进一步巩固北京市场的地位。
一汽奥迪北京中升裕迪展厅开业 图片来源:一汽奥迪官网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汽奥迪宣布完成了营销体系的变革。公司强调,此次变革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主旨,旨在打破惯性、革新思维,为品牌发展注入全新势能。然而,这些积极举措的背后,是一汽奥迪在豪华车市场寒流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近年来,豪华车市场持续承压,一汽奥迪也未能幸免。从2020年的72.63万辆高点,到2024年的61.11万辆,一汽奥迪的销量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2025年上半年,一汽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28.76万辆,同比下降10.2%,降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不过,营销体系变革的成效在9月已初步显现。数据显示,一汽奥迪当月销售58323辆(含进口车),同比提升13.5%。这一数据或许为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销量压力之下,一汽奥迪的人事调整也备受关注。9月1日晚,一汽奥迪宣布最新人事任命:郭永锋自2025年9月1日起接替李凤刚,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在华所有国产及进口车的销售、售后服务、网络与品牌营销工作。
李凤刚则调任一汽富华生态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总经理。这并非一汽奥迪今年首次对销售业务板块进行人事调整。面对传统豪华车市场下滑与电动化转型的双重挑战,一汽奥迪正试图通过组织重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9月的人事任命通知中,一汽奥迪对李凤刚的贡献给予了肯定。李凤刚任职期间积极践行“油电共进”战略,坚守“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持续推动服务升级与销售模式创新,有效提升了用户信任度及渠道效率。
接替李凤刚的郭永锋同样为80后,拥有丰富的公司管理、营销和运营经验。他曾在多个领域管理岗位上工作多年,此次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被寄予厚望。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一汽奥迪今年第三次高层人事调整。1月,中国一汽红旗海外营销部总经理刘洪涛任一汽奥迪网络副总经理,中国一汽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公共关系部总监梁梁任市场副总经理;5月,刘洪涛接替宋晶晶任一汽奥迪代理销售负责人。
一汽奥迪的调整不仅限于人事方面。8月7日,基于PPE纯电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一汽奥迪Q6Le-tron家族正式上市,这是奥迪在产品生产端发力电动化的重要体现。Q6Le-tron家族所依托的PPE纯电平台,其主体公司是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奥迪为加速在中国的电动化布局而专门成立的新能源合资公司。
一汽奥迪A3 图片来源:一汽奥迪官网
在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当下,中国豪华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自主品牌陆续推出配置更豪华、价格更理性的旗舰车型,对传统豪华品牌构成了严峻挑战。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国内豪华车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1%;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0.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面对持续的销量压力,换帅成为一汽奥迪寻求突围的重要策略之一。此外,降价、出新也是一汽奥迪“自救”的方法。近日上市的2025款奥迪A3改款车型,厂商指导价为16.59万-20.99万元,远低于2024款奥迪A3的价格,部分经销商报价更是只有12.61万-16.47万元。
降价的同时,一汽奥迪也在继续深化“油电共进”战略。除了在8月上市的、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一汽奥迪Q6Le-tron家族,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市场与用户运营部副总经理梁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公司将学习新势力的数字化经验,但不会丢掉豪华品牌的底色;将加快电动化转型,但安全与品质的底线永远不会突破。
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也公开表示,奥迪已在中国开启品牌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布局。从基于PPE平台的多款纯电车型,到基于PPC平台的内燃机车型,双线并进,协同发展。这充分印证了奥迪品牌果敢的战略抉择,以及对中国市场坚定不移的长期承诺。
然而,从当前销量表现来看,一汽奥迪在新能源产品中仍缺乏一款“爆款车型”。据懂车帝数据,今年8月上市的一汽奥迪Q6L e-tron,在8月和9月的销量仅为1200辆和1000辆。而同一时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已分别达到55.2%和57.8%。
即便是在如此背景下,一汽奥迪基于旗舰平台PPE纯电平台推出的产品,仍未能实现销量“破圈”。未来,一汽奥迪能否在新能源领域打造出爆款车型,成为其突破销量困局的关键。
在豪华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汽奥迪正通过一系列改革与市场策略,试图在行业寒流中寻找突破口。从人事调整到降价促销,再到新能源车型的布局,这家老牌豪华车企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
10月20日,上市仅两个月的一汽奥迪A5L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车10月累计订单突破一万台,并实现了单日交付千台的佳绩。这一数据不仅展示了市场对A5L的认可,也为一汽奥迪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与此同时,一汽奥迪在北京市场的布局也在加速。一周前,一汽奥迪北京中升裕迪展厅正式开业。这一举措被一汽奥迪视为完善区域销售与服务网络布局的关键一步,旨在提升客户触达的便利性,进一步巩固北京市场的地位。
一汽奥迪北京中升裕迪展厅开业 图片来源:一汽奥迪官网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汽奥迪宣布完成了营销体系的变革。公司强调,此次变革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主旨,旨在打破惯性、革新思维,为品牌发展注入全新势能。然而,这些积极举措的背后,是一汽奥迪在豪华车市场寒流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近年来,豪华车市场持续承压,一汽奥迪也未能幸免。从2020年的72.63万辆高点,到2024年的61.11万辆,一汽奥迪的销量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2025年上半年,一汽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28.76万辆,同比下降10.2%,降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不过,营销体系变革的成效在9月已初步显现。数据显示,一汽奥迪当月销售58323辆(含进口车),同比提升13.5%。这一数据或许为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销量压力之下,一汽奥迪的人事调整也备受关注。9月1日晚,一汽奥迪宣布最新人事任命:郭永锋自2025年9月1日起接替李凤刚,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在华所有国产及进口车的销售、售后服务、网络与品牌营销工作。
李凤刚则调任一汽富华生态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总经理。这并非一汽奥迪今年首次对销售业务板块进行人事调整。面对传统豪华车市场下滑与电动化转型的双重挑战,一汽奥迪正试图通过组织重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9月的人事任命通知中,一汽奥迪对李凤刚的贡献给予了肯定。李凤刚任职期间积极践行“油电共进”战略,坚守“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持续推动服务升级与销售模式创新,有效提升了用户信任度及渠道效率。
接替李凤刚的郭永锋同样为80后,拥有丰富的公司管理、营销和运营经验。他曾在多个领域管理岗位上工作多年,此次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被寄予厚望。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一汽奥迪今年第三次高层人事调整。1月,中国一汽红旗海外营销部总经理刘洪涛任一汽奥迪网络副总经理,中国一汽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公共关系部总监梁梁任市场副总经理;5月,刘洪涛接替宋晶晶任一汽奥迪代理销售负责人。
一汽奥迪的调整不仅限于人事方面。8月7日,基于PPE纯电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一汽奥迪Q6Le-tron家族正式上市,这是奥迪在产品生产端发力电动化的重要体现。Q6Le-tron家族所依托的PPE纯电平台,其主体公司是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奥迪为加速在中国的电动化布局而专门成立的新能源合资公司。
一汽奥迪A3 图片来源:一汽奥迪官网
在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当下,中国豪华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自主品牌陆续推出配置更豪华、价格更理性的旗舰车型,对传统豪华品牌构成了严峻挑战。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国内豪华车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1%;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0.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面对持续的销量压力,换帅成为一汽奥迪寻求突围的重要策略之一。此外,降价、出新也是一汽奥迪“自救”的方法。近日上市的2025款奥迪A3改款车型,厂商指导价为16.59万-20.99万元,远低于2024款奥迪A3的价格,部分经销商报价更是只有12.61万-16.47万元。
降价的同时,一汽奥迪也在继续深化“油电共进”战略。除了在8月上市的、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一汽奥迪Q6Le-tron家族,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市场与用户运营部副总经理梁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公司将学习新势力的数字化经验,但不会丢掉豪华品牌的底色;将加快电动化转型,但安全与品质的底线永远不会突破。
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也公开表示,奥迪已在中国开启品牌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布局。从基于PPE平台的多款纯电车型,到基于PPC平台的内燃机车型,双线并进,协同发展。这充分印证了奥迪品牌果敢的战略抉择,以及对中国市场坚定不移的长期承诺。
然而,从当前销量表现来看,一汽奥迪在新能源产品中仍缺乏一款“爆款车型”。据懂车帝数据,今年8月上市的一汽奥迪Q6L e-tron,在8月和9月的销量仅为1200辆和1000辆。而同一时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已分别达到55.2%和57.8%。
即便是在如此背景下,一汽奥迪基于旗舰平台PPE纯电平台推出的产品,仍未能实现销量“破圈”。未来,一汽奥迪能否在新能源领域打造出爆款车型,成为其突破销量困局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