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智嘉营收增长仍陷亏损,高负债现金流承压成隐忧
发布时间:
2025-10-23 11:43:00
来源: 保山日报网
2025年,机器人行业迎来港股上市热潮,极智嘉(02590.HK)、优必选(09880.HK)、越疆(02432.HK)等企业相继披露半年业绩。其中,AMR仓储机器人赛道代表企业极智嘉虽实现营收增长三成、经调整EBITDA转正的阶段性突破,但长期亏损未止、存货高企、现金流承压等问题仍待破解。
营收增长背后:业务转型与存货压力并存
极智嘉于2025年7月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核心业务聚焦仓储履约和工业搬运场景的AMR机器人解决方案。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达10.25亿元,同比增长30.96%;期内亏损4795.6万元,同比收窄91.29%;经调整EBITDA首次转正至1162.1万元,成为港股机器人企业中首家实现该指标为正的企业。
尽管营收增速回升,但极智嘉尚未恢复至2023年47.57%的高增长水平。历史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52亿元、21.43亿元、24.09亿元,增速逐年放缓。业务结构转型成为关键变量:极智嘉逐步缩减RaaS(机器人即服务)业务规模,将重心转向机器人解决方案销售。2022年至2024年,RaaS业务营收从2.05亿元锐减至669.7万元,营收占比从14.1%降至0.3%;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进一步缩至107.2万元,占比仅0.1%。与此同时,机器人解决方案销售业务同比增长31.46%至10.24亿元,成为营收增长主引擎。
业务转型的代价是存货规模激增。2025年上半年,极智嘉存货达14.41亿元,同比增长9.67%,较2024年末增长40.01%,约是同期营收的1.4倍。其中,制成品存货占比高达96.3%(13.87亿元),公司解释称这是为满足未来需求进行的战略储备。然而,1.68亿元存货撇减直接侵蚀了利润空间。
亏损魔咒难破:研发投入不及销售,技术领先性存疑
极智嘉的财务困境不仅体现在存货上。2022-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15.67亿元、11.27亿元、8.32亿元,累计亏损超35亿元。招股书将亏损归因于“业务扩张及创新优先”的战略决策,东吴证券研报则指出,前期产品研发、渠道拓展投入过大,叠加融资导致的赎回负债面值增长,是利润端亏损的主因。
在技术布局上,极智嘉进一步聚焦具身智能赛道。2025年7月,公司全资设立北京极智嘉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专注于机械手拣货、通用机器人产品等研发。8月,极智嘉发布通用机械臂操作技术方案及全球首个仓储场景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Brain。然而,技术投入的力度仍不及销售端: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为1.47亿元,同比增长10.53%,但研发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17.02%降至14.36%;同期销售及营销开支达2.4亿元,同比增长4.6%,销售费用率高达23.44%。
资金链承压:高负债与现金流“失血”双重考验
尽管累计融资近30亿元,极智嘉仍面临“造血”能力不足的困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总额为7.26亿元,较去年末减少约1040万元;同期借款总额达5.64亿元,较2024年全年的4.14亿元显著上升。
资产负债率方面,极智嘉上半年末达269.9%,剔除70.28亿元赎回负债后为80.1%,较去年末的75%小幅攀升。更严峻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1亿元,长期亏损与现金流“失血”叠加,正持续考验其资金链韧性。
极智嘉的案例折射出机器人行业的普遍挑战:在技术迭代加速、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在研发投入与市场扩张间找到平衡,如何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将成为决定其能否突破“亏损魔咒”的关键。(本文/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