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规模排名大洗牌:科技行情助力,谁成最大赢家?
发布时间:
2025-10-29 10:43:51
来源: 保山日报网
随着2025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公司最新规模排名的揭晓,一场关于规模与业绩的激烈角逐正式浮出水面。在这场科技行情与被动投资浪潮交织的盛宴中,哪些基金公司精准踩中节奏,实现了规模与业绩的双重飞跃?又有哪些公司未能跟上步伐,暂时掉队?让我们一同揭开这背后的秘密。
权益市场回暖,公募规模再创新高
第三季度,权益行情领跑全年,公募基金业绩随之大幅反弹。科技主题基金更是表现抢眼,不仅业绩上你追我赶,规模也同步攀升,实现了业绩与规模的双丰收。与此同时,债市震荡导致债基业绩不佳,投资者赎回较多,对部分基金公司的规模造成了一定影响。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总规模达到36.45万亿元(含部分基金的估算规模),相比二季度末的34.05万亿元,增长约2.41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大幅增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权益市场的回暖以及ETF规模的持续攀升。具体来看,指数基金及指数增强基金第三季度规模增长1.1万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近6000亿元,海外投资基金规模增长2253亿元,而债券基金规模则缩水1428亿元。
头部公募展现综合实力,非货规模普涨
在这场规模争夺战中,头部公募基金公司继续展现其综合竞争实力,非货管理规模实现普涨。易方达基金第三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大幅增长,单季度规模增长超2500亿元,位列全市场第一。华夏基金和富国基金紧随其后,非货管理规模增长均超1500亿元。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也表现出色,单季度实现超1000亿元的规模增长。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广发基金和国泰基金等公司的规模增长也均超过900亿元。
从规模梯队来看,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依旧是唯二非货管理规模超万亿元的公司,且规模均超过1.5万亿元。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则处于第二梯队,规模在8000亿至10000亿元之间。华泰柏瑞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招商基金和鹏华基金等公司则紧随其后,构成了公募基金行业的中坚力量。
规模排位悄然生变,ETF成关键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资源禀赋的基金公司规模排位正在悄然发生变动。非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的非货管理规模排名上升1位,景顺长城基金非货管理规模排名上升2位。这背后,一些基金公司抓住了被动投资的发展机遇,ETF管理规模持续攀升,对公司规模排名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南方基金旗下南方中证500ETF第三季度规模增长266.6亿元,南方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和南方中证1000ETF规模均增长超百亿元。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规模分别增加508.77亿元和153.75亿元。这些ETF产品的规模增长,不仅提升了基金公司的整体规模,也增强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资金流向含权基金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表现远好于债券市场,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资金在债券基金市场呈现净流出趋势,而流向含权基金,尤其是股票ETF和固收+产品。第三季度规模增长居前的基金产品主要为ETF产品,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增长超500亿元,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规模均增长超300亿元。尽管部分ETF产品份额遭到小幅赎回,但基金净值的上涨对规模增长贡献更多。
除此之外,一些固收+产品也在第三季度受到投资者青睐,规模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如永赢稳健增强、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中欧丰利这三只固收+产品规模分别增加273.31亿元、222.25亿元和186.47亿元。权益资产的仓位成为固收+业绩领先的法宝,不少固收+产品业绩表现良好。如永赢稳健增强、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今年以来净值分别增长15.35%和24%。
中小公募面临挑战,马太效应加剧
然而,在公募管理规模大幅上涨的第三季度,多数中小公募非货管理规模却出现明显缩水迹象,行业马太效应更加显著。超70家公募第三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出现下滑,其中浦银安盛基金、兴业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国寿安保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非货管理规模单季度缩水均超百亿元。
从具体原因来看,第三季度规模下滑较多的基金公司普遍是由于旗下债券基金规模遭遇较多赎回,而权益基金规模又未能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且缺失在ETF产品的布局,综合导致公司规模缩水较多。从产品角度来看,规模缩水超百亿元的5只非货基金产品均为债券基金。
科技主题主动权益基金大放异彩,主动管理迎来春天
近年来,被动基金的发展势头压过主动权益基金,两者的发展呈现出一升一降相反走势。然而,今年三季度,伴随权益市场大幅反弹以及科技主题基金业绩大放异彩,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触底反弹。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约4.3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超7000亿元,为近几个季度以来最大增长。
从整体规模排名来看,易方达基金三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超过3100亿元,位列第一。中欧基金、广发基金和富国基金规模紧随其后,均超过2000亿元。排名前十的公司还有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和南方基金等,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均超千亿元。
其中,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和永赢基金第三季度的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增长靠前,均超500亿元。今年以来,永赢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增长765.13亿元,增量位列全市场第一。从具体产品来看,中航机遇领航、中欧数字经济、永赢科技智选3只产品第三季度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且今年业绩表现突出,年内涨幅分别高达143.06%、147%和223.81%。
然而,业绩表现不佳以及基金经理出走成为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的重要原因。今年第三季度共有16只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超10亿元。这再次提醒我们,在公募基金行业,业绩与规模始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关键因素。
责编:战术恒
排版:汪云鹏
校 对:刘榕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