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灵活就业骑手保障体系:美团如何破解行业难题?

发布时间: 2025-10-30 19:44:05

来源: 保山日报网 

  一个覆盖千百万人的系统性保障工程,对于美团而言仅仅只是开始。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句话精准描绘了穿梭于城市街巷的外卖骑手群体。他们既是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一灵活就业群体。数据显示,中国外卖骑手累计超千万,仅美团平台核心活跃骑手就达数百万。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外卖行业已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但骑手的权益保障尤其是社会保障问题,始终是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痛点。尽管平台与政策层面从行业诞生之初便着手构建保障体系,但骑手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传统社保模式难以直接套用,保障体系的搭建远比想象中复杂。

  从试点到全国:美团骑手保障体系迈出关键一步

  2024年11月,美团宣布覆盖全国的骑手养老保险补贴制度正式实施。经过半年试点,该制度向全行业骑手开放,允许骑手根据需求在户籍地或工作地参保,平台提供现金补贴。这一举措标志着美团骑手保障体系从区域试点转向全国落地,但正如美团所言,这仅是系统性工程的开端。

  灵活就业的“双重困境”:高流动性与保障缺失

  外卖骑手群体的复杂性远超传统职业。从业者来源广泛,包括自媒体博主、大学生兼职、中年转行者等,准入门槛仅需年龄、体力与基础手机操作能力。这种开放性导致队伍规模庞大,但同时也带来两大保障难题:

  高流动性:骑手常跨平台接单或多城市流动,超过两年从业者占比低,多数人将骑手工作视为职业过渡。保障需求错位:骑手更看重现金收入与工作自由度,对长期缴费的养老医疗保障规划存在差异。从法律层面看,传统劳动二分法下的雇佣关系难以适配平台与骑手的松散合作模式,导致五险一金体系无法直接覆盖。平台运营角度,骑手高频流动带来的社保异地转移成本与管理损耗,使得“硬上”社保在初创期不具可行性。

  三级保障体系:从“工伤”到“养老”的渐进式探索

  美团的解决方案遵循“务实、普惠、可持续”原则,以骑手实际需求为导向:

  基础保障层:2022年7月试点“新职伤”保障,累计为超1300万骑手缴纳超20亿元保费,解决职业伤害核心痛点。2025年推行的养老保险补贴,通过“补贴50%”激励自愿参保,试点收集上万条建议后优化打款机制,提前两个月全国覆盖。100%覆盖的商业意外险,构建“老有所养、伤有所医”的安全网。进阶保障层:“大病关怀保障”覆盖骑手及其家人,甚至扩展至其他平台骑手。“袋鼠宝贝”计划面向全行业骑手子女提供教育帮扶,截至2025年9月已援助1150名儿童。日常支持层:联合10万家商户推出“骑手餐”,建设5.2万个“骑手驿站”提供饮水、充电、热饭服务。提供年度免费体检、女骑手“两癌筛查”等健康福利。

  行业标准与系统重构:从“谋生”到“体面”的跨越

  美团的探索正在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2024年12月试点的“超时免罚”机制,通过“安准卡”积分制替代罚款,已在22个城市试行,预计年底全面取消超时罚款。这一变革不仅减轻骑手压力,更重构了平台与骑手的合作关系。

  相比之下,京东为全职骑手按劳动二分法购买社保,饿了么方案与美团类似但存在局部差异。美团的劳动三分法保障方案,因贴合骑手“灵活跑单”特性,成为灵活就业领域的重要参考。

  系统性工程的未来:2.4亿灵活就业者的希望

  尽管美团已构建相对完善的骑手保障体系,但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仍需政府、平台、个人三方协同。保障骑手权益的本质,是推动“灵活就业”向“规范体面”转型。根据《2024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外卖员以月均7496元收入和高弹性成为蓝领就业热门选项,但“高风险无保障”的标签亟待撕除。

  全球范围内,灵活就业者保障均为难题。美团的实践不仅为骑手群体提供保障,更为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2.4亿灵活就业者探索了可行路径。从“谋生”到“乐业”,从“裸奔”到“体面”,这场系统性工程的每一步,都在重塑社会对灵活就业的认知。

  正如美团所展现的,保障体系的完善非一蹴而就,但只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迭代,终能为千万骑手乃至整个灵活就业群体铺就一条有尊严的发展之路。